三狗(歷史上的曹魏人物合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概述,背景,曹魏五帝,

概述

何晏、鄧颺、丁謐被合稱“台中三狗”。

背景

隨著漢丞相曹操對北方的統一和屯田制租調製的施行,北方社會趨於穩定,生產逐漸恢復。政府修整道路,興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運。恢復的冶鐵業中,水排得到推廣,絲織業也興盛起來。商品交換漸有起色,魏明帝時重新頒用錢幣。洛陽、鄴城都日趨繁華。曹操進駐冀州後頒行租調製。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稱魏王,建立魏國。220年正月,操死;十月,子曹丕稱帝,國號魏,都洛陽,建元黃初。魏得北方。魏置司、豫、兗、青、 徐、涼、雍、冀、幽、並、荊、揚等州。其中涼州領戊己校尉護西域;幽州地境達於遼東;南部諸州大致依秦嶺、淮河分別與漢、吳相接,魏有戶六十六萬餘,人口四百四十餘萬;魏建立不久,政權開始腐敗。齊王芳在位時發生了輔政的宗室曹爽太尉司馬懿的權力之爭。曹爽重用名士三狗及李勝畢軌、等人,改易朝典,排斥懿。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家大族,懿本人又富於謀略,屢有軍功。238年,他率軍平定公孫淵,使遼東歸入魏版圖。249年,又乘曹爽奉齊王芳出洛陽城謁高平陵的機會發動政變,逼迫爽屈服,並處死爽及其黨羽,獨攬朝政,史稱高平陵事變。後來,懿及子司馬師司馬昭陸續壓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251年)、毋丘儉(255年)、諸葛誕(257年)的軍事叛亂和其他朝臣的反抗,鞏固了司馬氏的統治。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一批玄學名士對司馬氏持消極反抗態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馬氏以非毀名教和欲助毋丘儉為亂之罪名殺害。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晉初都陸續歸服於司馬氏。當反抗力量都被消滅以後,司馬氏趁時立功,於263年出兵滅漢。兩年後,司馬炎以接受禪讓為名,代魏為晉。歷五帝,共四十六年。

曹魏五帝

廟號 諡號 封號 名字 在位時間
無 高皇帝 無 曹騰
無 太皇帝 無 曹嵩
太祖 武皇帝 魏王 曹操 (魏國締造者,216年稱王,在位4年)
世祖文皇帝 無 曹丕 (魏國建立者,220年稱帝,在位7年)
烈祖 明皇帝 無 曹睿 (226年即位,在位13年)
無 魏哀帝齊王(厲公) 昭陵縣公 曹芳 (239-254 在位15年)
無 廢帝 高貴鄉公 曹髦 (254-260 在位6年)
無 元皇帝 陳留王 曹奐 (260-265 在位6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