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涌村

三涌村

三涌村位於廣東東莞中堂鎮的東部,東西兩面分別與潢涌、湛翠相鄰,南與高埗鎮保全圍一水之隔,北臨東江,與增城十字滘隔江相望。1993年9月三保大橋建成通車後經此到莞城10.7千米。北王公路和南潢公路由東至西貫通村中,全村總面積3.5平方千米,2006年,戶籍人口3662人,外來人口1305人,轄下六個村民小組,分別是:南汴(郭姓)958人、鶴樹廈(郭姓)694人、胡屋1038人、格壆(胡姓)511人、陳屋墩288人、李屋墩17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廣東東莞中堂鎮的東部
  • 面積:3.5平方千米
立村沿革,經濟狀況,教育文體,地圖信息,

立村沿革

由於村前是三條涌(小河)的交匯點,這些小河的河水給這附近的人們飲用、灌溉及運輸都帶來方便,立村時人們便把附近幾個村落的組合命名為三涌。
三涌村樓房三涌村樓房
根據郭氏家譜記敘,三涌郭氏於北宋徽宗(趙佶)宣和一年(1119年)由新會遷居到三涌南汴落戶,後部分村民到鶴樹廈村定居。胡氏於南宋理宗(趙昀)淳祐年間(1209~1220)從番禺明徑村遷到胡屋(同德坊)落籍,後分出格壆村(同樂坊)。陳屋墩村民在明代從石碣水南村遷入定居。李屋墩村民(涌口坊)在明代從番禺沙灣遷入定居。
三涌除郭、胡、陳、李四大姓氏外,還有張、袁、吳、鐘、黎五姓共60多人。另外在入鶴樹廈大路邊的東頭一帶還有一個地方叫楊屋地,曾有楊姓村民居住,後來全部遷走。曾經在1970年三涌學校的師生辦小農場在這裡鋤出近1000千克的銅錢,證明楊姓曾是這裡的大戶。

經濟狀況

三涌村在1987年1月辦起了第一間外商合資企業——三涌合益手袋廠,該廠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建築面積4300平方米,1988年3月又辦起了“三來一補”企業——三涌毅宏針織廠。1993年6月港商投資800萬元的嘉軒(後先後更名為三漁、旭翠軒、耀華等名)酒家開業。至2006年底,三涌共有電子廠、裝飾板廠、製衣廠、洗水廠、毛織廠、玻璃廠、紙箱廠、五金廠等企業40多家。在2002年為最佳化投資環境及調整產業結構,通過債務重組把水泥廠拆除,並重新招商,立成旭豐紙業、愛隆紙業等一些投資大的企業。另外,三涌的農業方面發展也比較好,特別是蔬菜方面如黑皮冬瓜,早年出口香港、澳門等地,內銷北京、上海等都享有盛名。到2006年底,村工業總產值27294萬元,村本級資產總額6263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8521元。

教育文體

從民國以來,三涌尊師重教之風盛行,1922年胡屋坊辦了時新國小。鶴樹廈坊在1923年開辦了礎智國小,礎智國小由東莞明倫堂出資建辦,直至日本侵華時才解散。1947年旅港同胞郭莫桃(灼華,三涌鶴樹廈人)郭忠成(三涌南汴坊人)等捐資興建了二層樓的三涌華新學校。1979年改革開放以後,村重視智力投資,實施科教興村方略,為給師生造就一個良好的教學、學習環境,先後幾次不惜貸款投資建校。1、三涌學校(國小部)1991年初動工,投資79萬元,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同年8月竣工使用。2、建五層教師宿舍大樓35個單元,建築面積3050平方米,投資200萬元。3、拆除舊校(華新學校危樓),新建三涌學校中學部,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投資171萬元(其中購置儀器約60萬元)。
在1991年至2002年的12年中,三涌都是中堂鎮的“尊師重教先進單位”,中考成績十二年中有十一年居全市或全鎮聯中第一。

地圖信息

地址:東莞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