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既入義

《三江既入義》是陳熾所著作品,出自於《陳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江既入義
  • 作者:陳熾
  • 作品出處:陳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收錄,作者簡介,
《貢捉朽悼拘》三江之說,諸儒聚訟,大半惑於三江口之說。三江口之名,始見《吳越春秋》,後庾仲初《揚都賦》注,始實指其地以為江入海處,陸氏《釋文》既乎霸燥引《史記》韋昭注,又據《吳地記》,附載三江口之說,張守節《史記正義》亦然。諸家因《禹貢》三江,與震澤連文,皆就吳越近地,以求三江。不知吳越之水,去海甚近,其水道半由三代之後,疏鑿而成,且與大江經流相去,若風馬牛之不及。況揚州之水,畢匯於江,江不入海,是無揚州矣。豈止震澤不能底定哉!
若言三江,而大江不在內,未可信也。郭璞知言江不可舍大江,因以浙松合岷江目為坑判海三江,其義較廣大姜辨射牛矣。歸熙甫主之。但水名,本不相借,江一而已。北江中江,均由大江分合,而被以江名,與浙松何與乎!以此當三江之二,亦非命名之義也。即雲會稽之會諸侯,當在奠定即位之後,不得以此附會放兆戀三江。自蔡氏集傳,力主庾仲初三江口之說,且據毛氏,力攻蘇氏。竊以為蘇氏之說,雖冥心獨創,實以暗合古人,但不善持論,而以味別為言,殊不足為典要。毛氏攻之,亦不能遠溯原始。蓋謂三江近在吳越者,誤實始於。於謎宙會稽吳縣下雲,南江在南東入海;毗陵下雲,北江在北東入海;丹陽蕪湖下雲,中江出西南,東至陽羨入海。獨不思中江、北江,名已詳於乎?系中江於導江條下,系北江於導漾條下,如班志所言,則丹陽、蕪湖之中江,不足見為江水之分,毗陵之北江,何以定為漢水之所獨乎?此德清胡氏之言,真可以窮支說矣。然則蘇氏以南江、北江、中江為三江,實為近古。毛氏又言無南江之名,不免牽合。
此文出自於《陳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陳熾(1855—1900),原名家瑤,字克昌,江西瑞金人。清光緒舉人,官至軍機章京、戶部郎中等。曾兵汽危遍歷沿海各地,又到香港、澳門考察,留心天下利病。1893—1894年著成《庸書》百篇,主張學習西方以求自強。曾致書李鴻章、翁同、劉坤一、陳寶箴等朝廷高官,對朝鮮內亂、黃河改道、修建鐵路等問題發表政見,頗受器重。關注家鄉事業,集資倡立賓興會,專資應考的貧困生員,並為族人修譜寫序。甲午戰爭以後,積極參加維新變法運動,與康有為等人在北京組織強學會,並擔任提調。1896年寫成《續富國策》,分農、礦、工、商四卷,闡述振興國家經濟的方略。戊戌變法運動失敗後,深受打擊,1900年逝世。編者簡介張登德,男,1973年8月生,山東昌樂人。歷史學博士,先後畢業於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山東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現為山東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國現代化史、山東地方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出版《尋求近代富國之道的思想先驅——陳熾研究》、《求富與近代經濟學中國解讀的最初視角:〈富國策〉的譯刊與傳播》、《山東對外交往史》(合著)、《齊魯烽火——辛亥革命在山東》(合著)、《甲午戰爭的和戰之爭》(合著)等著作,主編、參編著作多部,發表論文數十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