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地區沉積地質演化、盆地類型與控礦條件》是由地質礦產部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成都理工學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羅建寧、杜德勛、惠蘭、朱夔玉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江地區沉積地質演化、盆地類型與控礦條件
- 成果登記號:19970226[08365]
- 第一完成單位:地質礦產部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成都理工學院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19970226[08365] |
項目名稱 | 三江地區沉積地質演化、盆地類型與控礦條件 |
第一完成單位 | 地質礦產部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成都理工學院 |
主要完成人 | 羅建寧、杜德勛、惠蘭、朱夔玉 |
研究起始日期 | 1991-05-01 |
研究終止日期 | 1995-07-01 |
主題詞 | 構造演化;沉積建造;盆地;西南地區;三江地區 |
任務來源 | B |
成果摘要
“三江地區沉積地質演化、盆地類型與控礦條件”是地礦部“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區銅、鉛、鋅、金、銀、錫等多金屬成礦條件研究”下屬的一個二級課5-01-003-02。課題研究任務是:重點研究昌都地塊、保山地塊與中代-中生代沉積岩相古地理;研究盆地沉積類型、性質及形成與演化;的“盆、相、位”控礦條件。運用現代沉積學,大地構造學、地層學、區域成礦學等理論,以“區域展開為指導思想,對三江地區構造背景、沉積地質、沉積盆地類型、主要沉與“盆、相、位”控礦機制、重要賦礦盆地的成礦條件、重點普查目標論述和分析,對昌都、中咱和保山地塊沉積地質演化、層序地層與海平究表明,介於岡瓦納和勞亞兩個超級大陸之間是個多階段發育的具島嶼其間存在一系列的地塊群,包括上述三個地塊;提出三江地區自古生代構造演化階段,並利用大陸和大洋岩石圈構造演化體制的觀點對三江地與沉積建造類型作了系統劃分;論述了三江地區沉積、層控礦床的成礦床特徵、成礦機制和建立了成礦模式,提出了找礦靶區三處、成礦遠景在造山帶地層研究方法上不能簡單地使用Smith的地層原理和方法,而劃分為沉積-地層體型、構造-地層體型、構造-岩石體型和構造-混其具體地質條件加以套用;運用板塊構造和大地構造相理論,對三江地元重新作了厘定,論述了各大地構造相的地質特徵與主要成礦特點,建造山帶與盆地關係的框架。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有部分達到國際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