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檔兩優,是中國央行首次明確提出存款準備金制度框架。 “三檔兩優”兼顧了防範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小微企業,有利於最佳化結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檔兩優
- 發布日期:2019年5月6日
- 發布機構:央行
- 性質:存款準備金制度
正式形成,基本概況,重大意義,
正式形成
2019年5月6日,中國央行宣布年內第二次降準,對中小銀行實施較低存款準備金率。央行有關負責人當日晚間表示:由此,中國的存款準備金制度將形成更加清晰、簡明的“三檔兩優”基本框架。
基本概況
第一檔,對大型銀行,實行高一些的存款準備金率,體現防範系統性風險和維護金融穩定的要求;第二檔,對中型銀行實行較第一檔略低的存款準備金率;第三檔,對服務縣域的銀行實行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目前為8%。
“兩優”是指在三個基準檔次的基礎上還有兩項優惠:一是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考核標準的,可享受0.5個或1.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優惠;二是服務縣域的銀行達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於當地貸款考核標準的,可享受1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優惠。
重大意義
‘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制度框架兼顧了防範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小微企業,有利於最佳化結構。此次進一步梳理‘三檔兩優’框架,更加簡化了政策體系,對金融機構的引導作用更明確,操作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