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簡介
大三林分為西三林,三林鎮和東三林,三林城及東明社區
歷史追源
三林鎮建於明初
故事真假不得而知,但北宋水利專家郟壇在《治田七論》中列舉淞南七大浦,其中有三林浦。三林中又以西林最為有名,因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師淨和尚建積善教寺,百年後邑人高子鳳撰《積善教寺記》,述及西林:“西林去邑不十里,東越黃浦,又
上海豫園有一塊鎮園之寶,名曰“
玉玲瓏”,與蘇州瑞雲峰、杭州縐雲峰,並稱江南三大名峰。該石峰高約3米,寬約1.5米,厚約80厘米,重量3噸左右,具有太湖石的皺、漏、瘦、透之美。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有詩讚美:“壓盡千峰聳碧空,佳名誰並玉玲瓏。梵音閣下眠三日,要看繚天吐白虹。”
不過,玉玲瓏之前曾“落戶”三林。據記載,宋徽宗
趙佶為在首都汴梁建造花園艮岳,從全國各地搜羅名花奇石,即“花石綱”,其中有的奇峰因種種原因沒能運走,史稱“艮岳遺石”,玉玲瓏即其中之一。“玉玲瓏石最玲瓏,品冠江南竅內通。花石綱中曾采入,幸逃艮岳劫灰紅。”(《上海縣竹枝詞》)講的就是這段故事。明代,“玉玲瓏”到了上海浦東三林塘人、官至江西參議儲昱的私人花園中。萬曆年間,儲的女兒嫁給尚書潘允端的弟弟潘允亮。後來潘家建造豫園時,便把“玉玲瓏”移來。相傳,船過黃浦江時,江面突然起風,舟石俱沉。潘家認為這不是個好兆頭,一定要設法補救,重金請善水者打撈上岸,而且同時又撈起了另一塊石頭。說也奇怪,兩塊石頭竟然珠聯璧合,那塊同時撈起的石頭就是現在“玉玲瓏”石的底座。還有傳說,船從董家渡泊岸後,索性就近在城牆上開了個洞,把“玉玲瓏”搬進城內,開洞處成為小南門。
地方名產
三林名產要有三林標布,崩瓜,醬菜。
三林標布
三林塘標布是“名牌產品”。清代作為棉紡織重鎮的上海地區,優質棉布品種繁多,不勝枚舉。
徐蔚南先生認為主要是四大類:一種是標布,又名套布;一種是稀布,有名的如龍華稀;一種叫扣布,還叫小布、短頭布;最後一種是高麗布。其中以標布質量為佳,紗支勻細、布身堅密、結實耐穿,而三林塘、周浦一帶出產的標布又是最好的,“烏泥涇廟祀黃婆,標布三林出數多”,盛銷北京、天津、山西、牛莊、關東、山東等地,在那裡染色或漂白後,可做成外套、馬褂、靴面、纏腳帶等。“三林塘標布進京城”家喻戶曉,上海祥泰布號便索性在牌子上印有“上海三林塘套布”字樣。當然,三林地區也出產稀布等其他布種。
紡織業是三林的“支柱產業”。四鄉家家紡紗織布。當地俗諺有“一個布不到夜,一個錠子不消黑”,說的是一整個白天,可以織一段布,或紡半斤紗。有一位三林織戶回憶:民國年間“我們一家人,除農忙種田外,農閒時節都紡紗織布。日常生活全靠‘賣布’,一年之中每人要織十多機(每機16匹)標布,合200多匹。其中自用布只有二三匹。”
棉布貿易也是盛極一時。清末,三里長街布莊毗連,作坊工場遍布市梢。著名的布莊有湯義興號、陸萬豐號、億大號等,上海縣城的名號如祥泰、啟成玉、恆乾仁等也在鎮上設座莊收購土布,最多時一年有200多萬匹銷往全國各地。
三林崩瓜
曾聽一位老先生誇讚,昔日上海市面上有一種白瓤西瓜煞是好吃,可解放後卻看不見了。我在清同治《上海縣誌》中找到了出處:“滬郊西瓜以三林塘雪瓤西瓜為最,味甜、質脆、水多,為西瓜中上品。”
看來,三林西瓜也是一絕。當然,最有名的還數三林塘崩瓜。該瓜形長圓,中部略粗,皮呈淺綠色,有淺色花網紋,個不大,三四斤左右,皮特薄,味極甜。
傳說每當雷雨過後,該瓜常破裂滿地,故名崩瓜或迸瓜;又因為形狀如馬鈴,人稱“馬鈴瓜”。也有寫成“浜瓜”的,是否因種在河浜邊而得名,這要請教當地老農了。
崩瓜的身世也是眾說紛紜。據說川沙麥家圈中種得更早,後才引至三林塘,種源在浙江紹興一帶,可從沒聽說過紹興歷史上有如此名品;或說引自遙遠的新疆,還有洋西瓜和本土瓜雜交而成的講法,可都找不到確鑿的史料,暫時只好諸說並存。後來崩瓜飄洋過海傳到日本,改稱“嘉寶”。
大凡名貴品種總顯得有些“嬌氣”,命運多舛。因為皮薄瓜脆,崩瓜在搬運過程中極易破裂,損耗率高,所以售價要比一般西瓜高許多,只有富裕人家才享受得起。解放後一度種得很多,可後來實行計畫種植,瓜田面積越縮越小,1958年人民公社的生產計畫中竟然沒有了崩瓜種植。眼見為三林爭得名氣的崩瓜面臨絕境,老瓜農很是心疼,千方百計覓來瓜籽,交給生產隊繼續種植。可在當時情況下,崩瓜的收購價只能和其他瓜差不多,這不成了賠本的買賣?終於,
三林塘崩瓜在1976年徹底絕了種。1978年,上海農業科學院從日本引回“嘉寶”原種300粒,交三林公社種籽站,由老瓜農試種0.7畝,1979年試種2.1畝,當年上市32擔,特供錦江飯店。後來產量多了,超市也曾見過供應,但似乎並不如想像中那樣甜,也許是變種的緣故,昔日據說甜度達17度的“妙物”已成為“廣陵散”。
醬菜
醬菜是三林塘的又一名產。萬泰醬園首創,用料精細,做工考究。以三林醬瓜為例,所選用的黃瓜,採摘的全是50克左右的童子小黃瓜,又稱乳瓜,肚小嫩綠。醃製時,每條瓜胚上都要用針刺眼打洞,幾經鹵浸日曬,味道都漬人瓜內。而所用的醬料是用上好的麵粉摻入黃豆粉加工而成,兼配有白糖、桂花和甘草等作料,因此色香味鮮。三林醬菜廠的大頭菜、乳瓜、桂花大頭菜,適合上海市民口味,聞名滬上,還遠銷到日本、香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三林名人
湯學釗
清末民初三林流傳著一首民謠,開頭便是“湯家的房子,火家的銀子”。湯姓、火姓都是三林的大族,富甲一方。特別是曾任三林商會商董的湯學釗,善於理財,有“浦東財神”之譽。陳行的秦錫田誇他“遴擇嚴而精,配置勻而密,交易誠而信”。
湯學釗(1854-1929年),字蘊齋,三林鄉荻山村人。家中擁有許多良田,但他不願像祖輩那樣僅僅靠土地積聚財富,還想到商界去搏擊一番,便遷居三林鎮,開設米行、布莊、當鋪等,前面提到的湯義興號布莊就是他開設的,稱雄三林。
然而,此時洋布洋紗在市場已占得上風,土布因質粗色暗,賣不出去,鄉民生計窘困,湯學釗很是不安。他覺得土布雖不如洋布細潔美觀,但厚實耐穿,還應有一定銷路,不過洋布的優點也要儘量吸取,於是訂定土布規格,把經緯粗細、布匹長短闊狹都規定好,告知鄉民,收購時凡合乎標準的價格從優。經過這樣的努力,土布質量大為提高,果然銷路大增,織戶的生活稍得保障。清宣統元年(1909年),湯學釗將改良後的“扣布”送去參加全國比賽,獲兩江總督、江蘇巡撫頒給的二等獎狀和二等銀質獎章。次年,冠以元大牌商標的尖布、格子布,在南洋勸業會上再獲農商部銀質獎章。1915年,京莊白套布參加農商部國貨展覽會展覽,獲金質繪馬獎章。
湯學釗樂善好施,熱心公益事業。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與陳行秦榮光、楊思周希濂一起創辦三林書院於鎮上的文昌閣,教學方面仿照上海縣城內敬業、龍門書院。1902年按朝廷新政要求,書院須改為學堂,頭等難題是校舍,因學堂要讓四鄉子弟入學,得有宿舍。於是湯學釗領頭捐募田款,四方籌措,最後把文昌閣附近的慈悲閣、城惶廟、慈善場所“和衷堂”、張氏宗祠改為教室、宿舍、膳房、操場等,新建的學堂頗為像樣。可惜l912年暑假校舍毀於火災。後來的新校舍另建於天池北的桑園裡,有樓房11幢、平屋11間,現在這裡是三林中學。校園內青磚紅牆的圖書館、功能完備的體育館、草亭、仰高亭與圓天池等,都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建築、景觀,雖都歷經滄桑,但卻保存完好。
湯學釗70大壽時,子弟準備大辦特辦,湯堅決不許,用省下來的錢把楊思港上的薛家木橋改建為三孔石橋。據說,他出資在家鄉建造的石橋共有十五六座呢!
最後還得說說湯家的房子,它位於三林鎮上的中外合資上海吉列有限公司內,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兩層住宅,外觀為明清傳統建築風格,中式走馬樓雕樑畫棟,然而陽台卻是西式風格的券形,水泥欄桿,西方文化的影響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