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刺繡

三林刺繡

三林素有刺繡之鄉的美譽,刺繡在三林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三林古鎮自宋朝“林樂耕”而建三林莊。它影響了上海及江、浙周邊地區:其影響力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達到頂峰。特別是它的“抽、拉、雕”技藝在江浙一帶廣為傳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林刺繡
  • 批准時間:2007年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地區:上海浦東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三林刺繡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古稱“筠繡”。是用繡針引彩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料上刺繡運針,以繡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據三林塘《趙氏家乘》載:“宋人自靖康之亂,由汴京來滬瀆,亡國之餘,尚不改奢華,仍錦衣玉食。其錦衣章服,悉由繡工製成。”由此可見,早在宋朝時期,上海三林地區已經有了一定的刺繡工藝。只是當時所繡的繡品,主要是為上層社會的王公貴族們服務。三林刺繡並得顧繡精髓,吸收了明暗透視技法及“抽、拉、雕”工藝,其海納百川的胸懷和銳意創新的精神日趨成熟,臻於完善。
至清末民初,三林刺繡開始邁出了它的產業化道路。據《上海縣誌》載:上海縣花邊和刺繡工藝品生產已有100餘年歷史;其商品生產始於清末民初;刺繡業盛行於浦東三林、陳行等地。三林刺繡的產業經營活動曾有過兩次鼎盛時期:一次是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三林以刺繡聞名的三林繡娘與上海的洋行達成協定,交割刺繡業務,後來帶動了三林近千貧苦者藉此謀生,其後三林刺繡在上海、香港、南洋開設多家“專賣店”;第二次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上海鄉鎮企業興起,三林女子人人拿起繡花針,家家架起繡花棚,村村開辦了繡花廠,到八十年代參與刺繡者達到了20萬多人,三林刺繡合作社甚至在蘇浙地區廣授刺繡、發展業務。三林刺繡以其高超的技藝和放心的質量,贏得了海內外的好評。八十年代,三林繡娘跨出國門,赴法國博覽會做刺繡表演,為國家爭得了榮譽。高棉西哈努克親王的服飾,美國前總統里根的被套,英國女王伊麗沙白的真絲睡袍上都留下了三林刺繡的痕跡。其實早在宣統二年(1910年),清政府在南京舉辦的“南洋第一勸業會”上,三林鎮巨商湯學釗便曾邀集藝人選送刺繡展覽並獲得好評,三林刺繡在那時就已傳至海外。

工藝特徵

長期以來,三林地區從事刺繡的人們把顧繡的技藝和針法吸取並融入到三林的刺繡中,在技藝上不斷吸取“四大名繡”之精華,結合本土繡法,不斷改進以及創新刺繡的技藝,而變化出別梗、繞梗、拉絲、開洞、扣針、包針、亂針、套針、影子針等130多種針法和鑲、嵌等70多種工藝,尤以“抽、拉、雕”工藝為標誌,形成了線細、行針密、針法多樣、色彩豐富、精製細膩不留針線痕等特點。
三林刺繡其技法以抽、拉、雕為主,其工藝特徵為:抽繡針法、拉絲、雕繡針法。
抽繡針法:抽繡的繡制是在面料上按不同針法要求,抽去一定數量的經絲、緯絲,再扳出豐富多彩的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的圖案。用抽繡方法繡制的花心、花瓣、葉面等圖案,主體突出、立體感強。抽繡由抽絲、扳絲兩道工序組成。它的針法有幾十種之多,比較常用的有:老式抽、菊花抽、銅錢抽等。
拉絲:其形狀像細篩子眼,是用細絲線製作的。在繡制中,拉絲針法往往大面積地襯托主花,精緻細膩,虛實結合,成為獨立的高檔繡品而聞名於世。
雕繡針法:雕繡是先在面料上浮空繡制比較規則的幾何圖案紋樣,然後用實扣勾勒外廓,再沿闊內把底線修去的一種刺繡工藝。雕繡由打底、浮扣、實扣、修剪四道工序組成。

傳承保護

通過組建三林繡莊藝術品有限公司,結合當地政府、婦聯、勞動局等個部門的扶持與資助,形成了一個三林刺繡保護、傳承基地,建立一個再就業培訓及教育為一體的廣闊平台,同時結合當地幼、小、中學校的專業教育、社區業餘培訓等手段,鼓勵三林刺繡在社會廣大民眾中的傳播與發展,形成科學規範、運作高效的傳承制度和傳承體系。加強對刺繡傳承人的保護以及培養。
三林刺繡收藏有清末民初刺繡作品,上世紀二十年代、五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刺繡實品及現代三林繡莊刺繡作品,收藏的作品種類包括工藝框畫、服飾配飾、工藝禮品及一些古老繡片。其中“福龍”在2005年上海民族民間藝術博覽會上榮獲金獎,以及優秀遺產保護獎,優秀組織獎等,而繡品中心圖案以兩條並列升騰的魑龍構形成漢字“福”(畐)。好事成雙,每條龍的圖案都是一個“福”(畐)字,合而為一又仿佛是一個“福”(畐)字。畫面兩邊各有一隻飛舞的蝙蝠,諧音“福”,點出了雙福的主題。釆用了紅黃橙、青灰白兩組鮮艷、明快的色彩搭配,並運用了色彩漸變的插針繡法。龍用金線,蝙蝠用銀線勾繡輪廓。整體圖案風格吉祥、喜慶、富貴、寓意豐富。鏤空的背景運用了三林刺繡的“雕繡”工藝,使整幅刺繡作品從平面到立體,空靈欲出,豐富了視覺的享受。
隨著三林鎮的發展與變遷,三林刺繡作為歷史發展的見證和民俗文化的傳承,其生存、保護與發展遇到很多新的情況和問題,面臨著嚴峻形勢,現在傳統的刺繡業已被現代的機繡、電腦繡所替代。其省時省事的優勢較之於手工刺繡的耗時長、技藝高等要求,使得傳統的手工技術面臨生存危機。在傳承中面臨著老一輩刺繡藝人的萎縮與新生代興趣發散的困惑,給這一技藝的傳承及其質量帶來了不確定性。因為刺繡全憑藝人的藝術素養,既費心力,又費體力,與它業相比付出的多,而得到的收入低而不稱,難免出現後繼乏人的局面。對於這樣一個帶有民俗精粹性質的工藝,現在尚無一部研究著述面世,使得這一文化成果沒有得到成體系的研究和完整的保存。另外,對三林刺繡保護意義宣傳不夠,三林鎮政府在近兩年開始著手本地刺繡的發掘與保護工作。而三林女子對於自己的刺繡作品沒有一種收藏、保護意識,從而使得自己繡過的作品幾乎就成為了“孤本”。為了能讓三林刺繡這一古老的工藝傳承下去,三林鎮非遺保護相關單位特組織力量,深入到街鎮、鄉村,走訪民間刺繡老藝人,挖掘、收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失傳已久的針法與繡片等。另外,還在三林國小中學等開辦了刺繡特色班,力求使三林的刺繡品牌傳承下去。
三林繡莊以自己獨特的工藝和技藝榮獲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特許生產商,同時也使三林刺繡的保護和傳承得到一個歷史性的提升。
2007年,列入第一批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