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路和中山一路立交橋下有一條彎彎曲曲的水溝,蓄水壩將溝水攔得嘩啦直響。但在三百年前,這卻是一條清澈的小河,河面寬闊平坦,兩岸儘是沙灘,故名沙河。沙河發源於北面的白雲山脈,自北向南灌溉著大水圳村(今天河村)、冼村、簸箕村(今楊箕村)的大片農田。人們在其上游搭起木橋,建起圩市,因河而得名,叫沙河圩,即今天沙河鎮得名的由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村爭水案
- 糾紛對象:河村冼村簸箕村
- 時間:清代乾隆七年
- 結果:連日械鬥,互有死傷
簡介
沙河,給人們帶來勃勃的生機,但也流淌過血和淚。
沙河下游的楊箕村,有一座建於四百多年前的北帝廟。兩進大殿,中有天井,雕樑畫棟。兩廊牆壁上鑲嵌著10塊石碑,其中有兩塊記載著兩百多年前番禺縣判處這裡的村民們為爭沙河水灌田而械鬥的經過。
那是清代乾隆七年(1742年)農曆六月,正是夏收夏種的關鍵時候,但持續大旱,烈日當空,農田龜裂,沙河河道變窄,水量漸少。為取水灌溉,插秧下田,上游的鄉民築壩截流。而下游的鄉民無水灌溉,下游鄉民為取水,便舉鋤舉鍬,前往上游毀壩。後來演變成天河村、冼村、楊箕村三村爭沙河水。而為爭水,三個村的村民竟敲響銅鑼,連日械鬥,互有死傷。
當時天河地區屬番禺縣。番禺縣管轄的地方很大,包括現在的越秀區、東山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和番禺區,象楊箕村這樣的村就有569條。番禺縣縣衙門設在今天中山二路兒童公園一帶。後來,天河村、冼村、楊箕村三村眼看械鬥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終於作出明智的選擇:一起上縣衙門,請縣令裁決,主持公道。
縣令十分重視這些村民的申訴,親自受理“大水圳村與冼村、簸箕村(即楊箕村)三莊互爭大沙河陂水灌田一案”(引文摘自碑文,下同)。上游的村民說,
因沙河流水變小,如果不築壩截流,田地無法灌溉。下游村民說,上游築壩截流,下游田地就沒水插秧了。真是公講公有理,婆講婆有理。如何裁決呢?聰明的縣太爺經過“縣府議詳”後,作出一個互不偏頗的“均斷”:“輪流二日得水”。可能縣令的裁決還管用吧,爭執平息了,事件終於得到暫時的解決。
五年後,乾隆十二年(即1747年)農曆七月,又是大旱,歷史再次重演:三村再次械鬥,流血、死人、上公堂,縣令還是作出同樣的“均斷”:“ 輪流二日得水”。
可能是楊箕村居沙河下游,受害最深,惟恐另外兩村事後不認帳,就將縣令的兩次裁決刻在石碑上,立在該村最神聖的地方北帝廟。
事情又過了近三百年,河水和堤壩依然還在,但農田卻沒有了,遍地高樓大廈,成了大都市的中心區。幸虧楊箕村的北帝廟還在,那兩塊記載著縣太爺判案的石碑還在,人們還可以從石碑的碑文上依稀看到當年三村爭水事件的始末,體會到當年農民種田謀生的艱辛。
(摘自天河區——《天河掌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