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18日,三星堆一號祭祀坑被發現。
1986年7月18日至8月14日對一號坑的發掘,出土了青銅人頭像、青銅面具、金杖、金面罩以及玉器等400餘件;8月16日至9月17日,二號坑出土了青銅大立人像、青銅面具、青銅人頭像、青銅神壇、青銅神樹、青銅尊、青銅罍以及玉璋、玉璧、玉戈等1300餘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星堆一號祭祀坑
- 發現時間:1986年7月18日
1986年7月18日,三星堆一號祭祀坑被發現。
1986年7月18日至8月14日對一號坑的發掘,出土了青銅人頭像、青銅面具、金杖、金面罩以及玉器等400餘件;8月16日至9月17日,二號坑出土了青銅大立人像、青銅面具、青銅人頭像、青銅神壇、青銅神樹、青銅尊、青銅罍以及玉璋、玉璧、玉戈等1300餘件。
1986年7月18日,三星堆一號祭祀坑被發現。1986年7月18日至8月14日對一號坑的發掘,出土了青銅人頭像、青銅面具、金杖、金面罩以及玉器等400餘件;8月16日至9月17日,二號坑出土了青銅大立人像、青銅面具、青銅...
《三星堆祭祀坑發掘記》是一本反映一、二號祭祀坑在1986年夏秋之際的發掘現場。通過一、二號祭祀坑發掘現場場景、文物投放入坑的位置、文物的堆積和迭壓情形、文物的破碎情況的了解,讓更多的人對古蜀王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宗教禮儀、民風、民俗等方面,做進一步深入的分析研究。目錄 前言 壹 三星堆一號祭祀坑 ...
,三星堆文物。2022年 ,三星堆 遺址新發現6座“祭祀坑”。截至2022年9月,三星堆遺址新發現的6座“祭祀坑”共出土編號文物15109件,近完整器4060件。2023年6月9日,由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四川省文物局共同主辦,四川大學承辦的第三屆“文物科技創新論壇”在成都召開。論壇以“文物保護...
玉璋,三星堆遺址出土。玉璋1 玉璋1 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通長38.2厘米。器身呈魚形,兩面各線刻有一牙璋圖案,在射端張開的“魚嘴”中,鏤刻有一隻小鳥。魚鳥合體的主題,寓意深刻,可能與古史傳說中古蜀王魚鳧有關。該器製作精美,綜合運用了鏤刻、線刻、管鑽、打磨拋光等多種工藝,在選材上,還充分利用...
金面罩是1986年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出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三星堆博物館。文物特徵 金面罩,殘高11.3厘米,殘寬21.5厘米 用金箔在銅頭像上捶拓而成,大小和造型風格與同出土的銅像相同,可能原是 粘在銅頭像上的。雙眉、雙眼及口部鏤空,鼻部凸起。出土環境 1986年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一號...
三星堆遺址出土玉戈 玉戈,三星堆遺址出土。文物簡介 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通長40,寬10.1厘米。形體寬大,援呈三角形,。在援本部的兩面正中陰刻有長方形的幾何紋飾。全器呈黃褐色,上有流水狀紋理,色調明快,通體打磨,線條流暢,製作精美。
玉劍,三星堆遺址出土。文物簡介 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殘長28.2,寬3.4厘米。前鋒殘斷,劍身呈竹葉片狀,劍身一面凸起,另一面兩側平,中間呈弧形下凹。扁莖無格,莖上有一圓穿。玉制的劍目前在全國僅此一件,其形狀與後來在四川地區廣為流行的一種青銅“柳葉劍”很相似,應是巴蜀式劍的“鼻祖”。
即“祭祀坑”)器物的掩埋時間,確定為商末周初。地理位置:商代四川地區的祭祀器物坑,位於中國西部四川省的廣漢市。意 義:三星堆祭祀器物坑的發現,對認識長江上游的青銅文化面貌和探索中國區域性青銅文明具有重要意義,為研究當時的社會生活、祭祀禮儀、宗教意識等,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材料。
三星堆祭祀坑 《三星堆祭祀坑》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通一號祭祀坑出土 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共出土青銅戈61件,其形制均為十字形。按其形態的相對變化,共分五種類型。文物特點 三星堆十字形青銅戈的援呈細長等腰三角形,兩側有鋸齒或連弧狀刃口。一般認為,這種銅戈可能是西周至戰國時期巴蜀三角援無胡式銅戈的祖型。就器物分類而言,銅戈屬“青銅兵器”,但從...
遺憾的是,三星堆遺址自1934年首次發掘以後,發掘就長期停滯;1986年再次通過三星堆遺址一號、二號祭祀坑的考古發掘後,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國發〔1988〕5號檔案將商周時代廣漢三星堆遺址正式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200號),著名的三星堆博物館風景區就坐落在鴨子河南邊。 村內主要遺址景點有5處:...
先後主持發掘過廣漢三星堆遺址、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及廣漢三國雒城城牆遺址等。 在國內外發表的主要論著有《廣漢三星堆古遺址》、《三星堆一、二號坑發掘簡報》、The Sacrificial Pits at Sanxingdui Their Nature and Date(英國)、On The Designation Money Tree(香港)、《四川古代文物概論》(日本)、《三星...
三星堆兩坑共出土了50多件人頭像,這些人頭像面容清瘦,表情凝重,耳朵上有穿孔,估計是用來佩戴耳環的。這些文物主要現存三星堆博物館。古老謎團 在三星堆眾多的青銅器中,威嚴的青銅人頭像,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史前古蜀人的古老謎團。為何塑造 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了13件青銅人頭像,二號坑則要多得多,出土了44件...
金杖,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文物,全長1.42米,直徑2.3厘米,淨重約500克。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國同時期金器中體量最大的一件。現藏三星堆博物館。挖掘歷史 1986年7月,三星堆祭祀坑發掘第10天晚上,考古領隊之一的陳顯丹正在加緊清理文物,很快有了驚喜發現:黑色灰渣中露出了一點金黃色。隨著用竹籤和毛刷繼續清理...
玉戚形璧是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的文物,現在收藏於三星堆博物館。出土環境 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文物特徵 長20.8,寬9.3,孔徑3.3厘米。器形長而薄,兩端呈圓弧形,一端寬,一端窄,中間有一圓孔,孔璧高高凸起,這是三星堆特有的器型,因形似古代的一種兵器——戚,故命名為戚形方孔璧。也有學者認為...
銅人面像出土於三星堆一號祭祀坑,稱它為“人面像”是因為這是一張採用面具形制表現的人臉。銅人面像:高7、寬9.2、厚0.4厘米 二號祭祀坑出土 銅人面像上緣為“V”形,寬臉圓頜,粗長眉、大眼、尖鼻,闊口緊閉,其小耳耳廓較圓,耳垂有穿孔,雖很有可能是用來戴掛耳部裝飾品,但從這件器物的體量分析...
青銅人面像102是商朝的文物。文物特徵 銅人面像出土於三星堆一號祭祀坑,稱它為“人面像”是因為這是一張採用面具形制表現的人臉。其上緣為“V”形,寬臉圓頜,粗長眉、大眼、尖鼻,闊口緊閉,其小耳耳廓較圓,耳垂有穿孔,雖很有可能是用來戴掛耳部裝飾品,但從這件器物的體量分析,也不排除原系以繩等系...
通寬20.6、殘高29厘米 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 一號祭祀坑出土 一號坑A型人頭像(Aa型)。頭部為子母口形,原套接有頂飾或戴冠,腦後髮際線清晰可見。人像被塑成杏狀立眼,蒜頭鼻,高鼻樑。其雙唇緊閉,似略帶笑容,下頜寬圓,面部豐腴飽滿。其整體造型線條流暢,表情溫和恬靜,是三星堆出土大銅頭像中最具寫實...
玉鑿 玉鑿,三星堆遺址出土,現收藏於三星堆博物館。文物特徵 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高20,寬1.9厘米。器形細長,呈圓柱形,刃部似泥鰍頭狀。通體打磨,晶瑩剔透。
1986年7月,三星堆祭祀坑發掘第10天晚上,考古隊領隊之一的陳顯丹在清理文物過程中發現黑色灰渣中露出的一點金黃色。隨著竹籤和毛刷的繼續清理,一條雕刻著精美紋飾、彎彎曲曲的金杖露了出來,金皮裡面還殘留有炭化的木渣。商金杖現藏於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文物特徵 商金杖長143厘米,直徑2.3厘米,重463克,是已...
描述:高14.6厘米 1986年於四川廣漢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 寬臉,方頤,雲雷紋堅直方耳,耳垂穿孔。文物簡介 圓眼,正視前方,張口露齒,神態 嚴肅。頭髮從前向後梳,再向前卷,上有發套,似作扁高髻。上身穿右衽交領長袖 短衣,腰間系帶兩周。下身著犢鼻褲,一端繫於腰前,另一端反繫於背後腰帶上, 腳...
商陶器座 商陶器座是商代文物。此文物為商代的陶器,陶器座為夾砂黑褐陶,束腰,圈足方唇外凸。陶尖底盞及器座同出於一號祭祀坑。現收藏於三星堆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