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三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三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創建於1983年11月。27年來,在市委、市政府領導和省文聯的指導下,市文聯和各團體會員認真履行聯絡、協調、服務職能,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凝聚力量、鼓舞人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文學、音樂、舞蹈、書法、美術、攝影、電視、電影、曲藝、戲劇和民間文藝各個藝術門類百花齊放、碩果纍纍,文藝活動廣泛開展,文藝隊伍不斷壯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 創建:1983年11月
  • 主要做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 主要做法2: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文聯簡介,

文聯簡介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文藝事業。
27年來,三明市文聯及團體會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藝事業。以讀書班、培訓班、座談會、研討會等各種形式,組織文藝工作者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黨的重大戰略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和全國、全省文代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對文化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明確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的重要意義,統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心、明確了方向,形成了共識,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四個結合”:即善於繼承與勇於創新相結合,精品創作與人才培養相結合,依靠文藝骨幹與發動民眾參與相結合,提高素質與隊伍建設相結合。
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文藝活動豐富多彩。
27年來,市文聯及各團體會員堅持服務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圍繞重大的節慶,組織開展文藝活動,宣傳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唱響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旋律,營造健康和諧向上的文化環境,服務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一是圍繞重大節慶主題開展活動。特別是圍繞重大傳統節日,圍繞慶祝建國50、60周年,紀念建黨70、80、85周年、建軍80周年、抗戰勝利60周年,長征勝利70周年、香港澳門回歸、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毛澤東誕辰110周年,迎接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等重大節慶活動,策劃組織了文藝採風、歌詠晚會、歌手賽、徵文、征歌、書法美術作品展、攝影賽、民間藝術品展等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200多場。
二是緊扣中心服務大局開展活動。圍繞市委、市政府“強市富民,發展三明”這一主題,圍繞紀念 “搶險救援勇士”鄭忠華、優秀共產黨員張仁和、慶祝高速公路通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等內容,與市文化與出版局、市總工會、市教育工委聯合舉辦了二屆三明市音樂舞蹈節;與市文化與出版局聯合舉辦二屆三明市曲藝節;與省文聯、省各文藝家協會,市直單位聯合舉辦了主題文藝活動100多場。與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舉辦“三明十大名片”徵文、征歌和攝影比賽。組織開展《鄉野之美——走進三明最美的名鎮名村》採風活動,出版了《鄉野之美》一書。
三是立足培育文藝新人開展活動。連續舉辦了五屆福建省文藝出新人大賽三明分賽區的比賽活動。積極組織音樂、舞蹈等藝術類別的考級活動。文藝家協會主動作為,多次舉辦書法展、美術展、攝影展和徵文活動,組織了三明市中小學生聲樂歌詠比賽、管樂比賽、“星海杯”全國鋼琴福建三明選拔賽、“閩光杯”全市職工歌手賽、三明市青年歌手大獎賽、三明市少兒電視舞蹈大賽、少兒電視主持人選拔賽、職工國際標準舞、交誼舞大賽、民間藝術品博覽會、三明市絕技絕活表演等文藝活動30多場次,為文藝新人搭建學習平台、展示平台和交流的平台。
三、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積極打造文化品牌。
1996年,三明市政府、中國書協篆刻委員會、中國美術雜誌社、中國書法雜誌社聯合舉辦三明“金葉杯”全國書畫精品展。2008年在泰寧舉辦“南風韻”全國剪紙大賽。
永安市大力培育抗戰文化,舉辦筍竹文化旅遊節,舉辦了“盛世桃源杯”魅力永安風光風情全國攝影大賽、“魅力永安”文藝採風、音樂會等一系列有影響的活動,打造魅力城市特色。沙縣大力發展小吃文化,舉辦中國(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協助福建電影廠完成電影《走進廊橋》拍攝工作。舉辦了羅從彥全國學術研討會,出版了《羅從彥研究文集》。大田縣以茶文化為主題,舉辦了茶文化藝術節。 尤溪縣著力打造朱子文化品牌,舉辦了“朱子故里,錦繡尤溪”美術、攝影、書法展覽及徵文、歌手賽等文藝活動。明溪縣開展了“共建共享 和諧明溪”音樂舞蹈比賽和“魅力明溪”文藝演出、攝影書法展,擴大了文聯的影響力。清流縣舉辦了全國首屆刻字藝術名家作品提名展暨福建省第三屆刻字藝術作品展。寧化縣大力弘揚蘇區文化、客家文化,挖掘利用客家文化資源,開展客家祭祖文化交流活動;設立“黃慎文藝獎”,舉辦紀念黃慎誕辰320周年文體活動,海峽兩岸書畫家作品展暨黃慎學術研討會。將樂縣舉辦擂茶文化節,重視南詞的創作表演和傳承,出版了《福建民間文藝奇葩——將樂南詞》;協助省電影廠、省電視台做好電影《發財喜洋洋》、電視紀錄片《紅星照耀下的將樂》的拍攝工作。建寧縣大力弘揚蘇區文化,組織開展蓮鄉行文藝採風活動和“多情山水——綠色建寧”攝影大獎賽。泰寧縣大力發展旅遊文化,舉辦中國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揭碑開園慶典活動,舉辦中國泰寧丹霞文化旅遊節系列慶典活動和中國名人名家書畫精品展。在泰寧舉辦了全國風光風情攝影大賽,華東六省一市大學生舞蹈大賽暨首屆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活動。
四、立足基層,服務百姓,持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文藝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民大眾,滿足人民民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27年來,各級文聯組織堅持面向基層,服務民眾,組織開展“文化下鄉”、“送歡樂、下基層”、“藝術進校園”等文藝活動。積極推進社區文化、村鎮文化、校園文化建設,開展了“我眼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學採風活動、廣場文化活動、書畫展、詩歌朗誦大會等活動。建立了文藝網站,拓展服務活動空間。舉辦職工文藝匯演、音樂、書法、攝影、燈謎等展賽,豐富職工文化生活,發展企業文化,弘揚企業精神。文化惠民蓬勃開展,豐富了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既營造了歡樂祥和的文化氛圍,又加強了文藝工作者與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五、打造亮點,立足創新,文藝創作碩果纍纍。
創作優秀的文藝作品,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誌。27年來,我市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鼓勵探索、支持創新,努力營造良好的創作環境。設立了三明市政府百花文藝獎,組織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勤奮耕耘,潛心創作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優秀文藝作品。這些優秀文藝作品熱情歌頌秀美河山,謳歌人民民眾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唱響了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旋律。
文學方面:八十年代初,“大浪潮”三明詩群應運而生,在詩人范方的帶領下,活躍在省內外詩壇,編輯出版了現代詩集《青春協奏曲》。收集整理《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福建三明市分卷》40卷,1400萬字。編輯出版大型報告文學《創業風采》10部,近200多萬字。編輯出版《三明文化大觀》叢書、《杜鵑文叢》。
進入新世紀後,三明作家更是以飽滿創作熱情投入文學創作。蕭春雷、盧輝的小說、詩作分別獲省政府百花文藝獎。盧輝、林秀美、賴微、詹昌政、黃萊笙的詩作,蕭春雷、林萬春、蘇詩布的散文先後獲福建省優秀文學作品獎。張如騰、綠笙、林野、林秀美、瀋河、方葉、陳元武、朱五星、何愛蘭、張先震、嚴垂壁、王艷蓉、王嬌華、西風、張先震、吳富明、高珍華等人作品分別在國家級報刊和新聞媒體主辦、聯辦的徵文活動中獲獎。
書法方面:連長生、包仕武的作品入展中國書法蘭亭獎 。蘇寶星、顏群生、黃祥傑的作品獲全國群星獎,蘇寶星的作品獲省政府百花文藝獎三等獎,吳桂春、蘇寶星、顏群生、連長生、傅宏志、陳禹、朱盛柏、陳秀元、肖小梅等人作品入展或入選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書展、中青年書法家篆刻作品展等各類展賽。童金根、陳立忠、黃忠順、林旭煌、吳林生等人的作品分別入展 全國刻字藝術展等各類展賽。
美術方面:張美莉、游火旺、楊清延作品入選全國美展。黃文淵、游火旺作品入選全國中國畫展。張永山、王鵬飛、郭舒、林永權、張新仁、羅奮濤、鄧維明、童金根、鄧高健的作品入選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各類美術展。黃文淵、羅奮濤的作品獲福建省群星獎。黃文淵、王鵬飛、張永山、郭舒、游火旺、李常笙、崔靜洲、黃琪瓏、張龍翔、黃振華的作品入選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省美協舉辦的慶祝建國60周年福建省美術作品大展暨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作品選拔賽。
音樂方面:伍林發、賀磊、陳久麟的創作歌曲獲省政府百花文藝獎。賀磊的歌曲獲共青團中央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伍林發、肖少華、史建銘的歌曲分別獲全國第十三屆“群星獎”福建選拔賽銀獎、銅獎、優秀獎。伍林發、賀磊創作的歌曲在中央電視台8套連續播出一周,伍林發、賀磊、陳久麟、賴登明、陳聖潔、周治彬、王建和等創作的歌曲在省音舞節等各類比賽和全國行業歌曲創作大賽中獲獎。
舞蹈方面:張建海、胡佩芳、雷曉誼創作編排的舞蹈在全國舞蹈賽事中獲獎。特別是雷曉誼創作的客家舞蹈《踩竹麻》獲第六屆群星獎創作銅獎並連續三屆在福建省音樂舞蹈節比賽中獲金、銀獎。近年來我市舞蹈工作者們注重少兒舞蹈的創作和普及,胡佩芳創作的《醉茶》、張建海創作的《雞囡囡》在福建省音樂舞蹈節比賽中獲得金、銀獎,在“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中李紅、吳海棠、吳淑英創作、輔導的舞蹈分別獲表演金獎、銀獎。王思遠、丁雪琴、張勇民、黃曉蓮、劉梅、劉美珍、周治彬、王愛琴、張東虹等創作或編排的舞蹈多次在省級比賽中獲獎。國際標準舞方面:鞠洪青、王靜在新加坡第十二屆國際標準舞公開賽獲摩登舞第五名;林榕強、黃曉敏、在第福建省第十二屆國際標準舞錦標賽中獲職業組冠軍;劉桂珠、許玉堂、黃源照、鄭凱林、毛海婷等選手多次在省級賽事中獲獎。
攝影創作方面:楊為春作品獲全國攝影藝術展銀獎,陳永強作品獲全國攝影藝術展評審推薦獎、中國國際攝影藝術展銅獎,劉賢健作品獲中國國際攝影藝術展金獎,黃作文、劉賢健、儲志強等人的作品入選全國攝影藝術展。黃作文、白育琛、黃建明、儲志強、鄧英強、陳孝昭、謝守明、周志鴻、廖大強、陳小明、王惠勇、張美容等的作品分別獲中國攝協主辦的各類攝影大賽金、銀、銅獎和國際攝影展金、銀、銅獎。楊為春、陳永強、劉賢健、陳孝昭、黃建明、白育琛等榮獲福建省十大傑出攝影家稱號,其中楊為春榮獲福建首屆攝影金像獎。
戲劇方面:梁中秋先生創作、改編了越劇《芙蓉頌》、《洞庭浪》、梅林戲《貶官司記》、《孽緣》等一批優秀劇本。陳則慧編劇、黎秀珍導演的梅林戲獲中國劇協舉辦的第二屆國際小戲藝術節比賽劇目銀獎。應麗雅、陳則慧創作的古裝戲、小戲、小品多次獲中國戲劇文學獎。陳松霖、楊慶鴻獲中國第二屆舞台美術展三等獎,優秀作品獎。梅文、董國雷、戴中平、徐玉珠、陳飛、方荔紅、張紅玉分別獲福建省 “水仙花”戲劇比賽優秀編劇獎、優秀表演獎、演員獎。錢學蓮、黃振獲省戲劇會演演員獎。
曲藝方面:周治彬的作品獲中宣部、中國文聯等八家單位授予的中國第八屆人口文化獎三等獎。王春寶、錢香袁、董國雷、戴中平、史建銘、唐偉等編導、創作、表演的作品分別在省 “水仙花”杯小戲小品比賽表演或全國、全省行業曲藝比賽獲獎。
民間文藝方面:廖允武、林秀美的剪紙作品分別獲中國民間藝術“山花獎”優秀獎、“第三屆中國國際民博會”銅獎。周建波的作品被授予“世界吉尼斯之最”獎牌。毛新華、陳華生、張旺金、張秀花、姚智木、張克明、廖允鳴的微雕作品分別獲中國民文協主辦的中國國際民博會、全國首屆大型精緻藝術文化展等各類展賽金銀銅獎。陳華生獲中國民協舉辦的“中國民間藝人節”中國十佳民間藝人提名獎。
電視電影方面:9件電視作品獲得“福建電視獎”(政府獎)一等獎。電視作品獲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組織的首屆中國旅遊電視周優秀旅遊電視節目評選城市及景點形象片類一等獎,《福建導遊之星大獎頒獎晚會》獲特別節目類二等獎。鄭樹鈺、廖允武、劉曉迎撰寫的大型電視專題片獲福建省外宣辦、省新聞出版局主辦的第四屆全省外宣品“金帆獎”三等獎。
六、走出山門,擴大交流,文化影響不斷提升。
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必須加強文藝交流。27年來,我市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擴大文藝交流,開闊眼界,展示三明文藝家風采,提升了文化影響力。一是企業文化交流開展活動。通過省文聯、省文學院聯絡北京、台灣、香港等地詩人、作家50餘人來明舉辦海峽兩岸(三明)“范方詩存作品研討會”,增進了海峽兩岸文藝界的感情與友誼。在永安市舉辦海峽兩岸詩人筆會暨三明詩群詩歌作品研討會。舉辦了“三明.舟山”、“三明.無錫”兩地書畫作品交流展。舉辦“兩岸青年相約林博會”民樂專場音樂會。組織少兒舞蹈團參加中國香港、澳門“金蓮花”青少年藝術大賽和“閩港邀請賽”,均獲佳績。蘇寶星、顏群生、連長生、付宏志的作品入展福建與日本篆刻交流展。在馬來西亞舉辦了黃文淵個人畫展。楊為春、劉賢健、陳永強、黃建明、陳孝昭、周志鴻、陳小明等人的作品入選國際攝影展。三明市客家民間藝術團赴馬來西亞進行了為期9天地演出訪問活動。二是舉辦專題講座和筆會,邀請省內外著名作家、藝術家授課,鼓勵和支持文藝家到藝術院校進修學習,建立文學、音樂、攝影等創作基地。全國性的“綠色文學筆會”、“改革文學筆會”、“閩西北旅遊文學筆會”、“客家祖地行筆會”等幾十場筆會在三明舉行。三是創辦文藝刊物。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重視下,創辦了《三明文藝》。創刊以來,我們堅持三明特色,堅持雅俗共賞,扶持文藝新人,繁榮文藝創作,展示三明風采,共出版23期,刊登近300萬字的文藝作品,400多幅攝影作品。7個縣創辦了文藝刊物,成為對外交流的視窗,文藝家展示的平台。
七、加強建設,提高素質,文藝隊伍發展壯大。
培養文藝人才,壯大文藝隊伍是繁榮發展文藝的關鍵。27年來,三明市文聯及各團體會員加強自身建設,廣泛開展 “弘揚德藝雙馨精神,爭做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活動,大力倡導崇德尚藝的良好風尚,不斷提高文藝工作者的道德修養和業務素質,形成了知榮辱、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的濃厚氛圍。市文聯被評為“2003-2005”年度省文聯繫統先進單位。市文聯秘書長林秀美榮獲三明市第五屆“十大傑出女性”稱號。廖允武獲中國民文協“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
文藝隊伍不斷壯大,市文聯團體會員發展到26個,12個縣(市、區)已成立文聯,11個市級協會、3個行業文聯、文協。現有市級會員 3025人,省級會員741,國家級會員82人。12個縣(市、區)共有縣級文藝家協會會員4210人,形成了一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德藝雙馨、開拓創新的文藝大軍,為繁榮文藝提供了人才保證。27年來不平凡的歷程,我們深深體會到,做好文藝和文聯工作要努力做到“四個堅持”:
第一、堅持突出“聯”,著力增強文聯活力。“聯”是文聯工作的主要抓手,是凝聚文藝家的有效途徑。我們深切感到,無論是舉辦重大文藝活動,還是組織重大題材文藝創作;無論是舉辦專業文藝展演,還是開展民眾性文藝活動,都離不開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文聯開展工作,尤其要重視“聯”的作用,發揮“聯”的優勢,找準“聯”的手段,拓展“聯”的方式,切實加強與各方面的聯絡與協調,努力以聯絡促活動,以活動增強文聯的活力,真正做到縱聯橫聯、上聯下聯;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必須堅持主動作為,牢固樹立有為才有位的理念,主動作為。既當主角,又要甘當配角,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動開展部門之間合作,省市縣文聯之間合作,協會之間的合作,形成合力。通過主辦、聯辦、承辦等形式開展文藝活動。進一步增強吸引力、凝聚力和親和力。資訊時代,任何文藝活動的開展,任何文藝作品的推出,任何文藝人才的成長,離開了媒體推介都是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的,因此,我們特別注重通過活動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繫,強化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充分運用現代傳播手段;通過媒體讓更多的人了解文聯工作,從而更加支持文藝工作。
第二,堅持突出“人”,著力培養文藝人才。事業發展,要在得人。只有把發現、扶持、培養文藝人才作為重中之重,堅持用事業凝聚人才,用實踐造就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才能使文藝工作者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尊重人才,尊重勞動;鼓勵探索,支持創新;最大限度地調動文藝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文藝家的創作熱情,增強文藝家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營造良好的文藝創作環境和人才成長環境。 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的統一,堅持社會責任與創作自由的統一,堅持時代共性與張揚個性風格的統一。
第三,堅持突出“特”,著力打造文藝特色。文藝作品感乎於情,貴乎於特,沒有藝術個性、缺乏地域特色的作品是很難打動觀眾和讀者的。三明市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資源豐富。朱子故里、客家祖地、旅遊勝地、中央蘇區。只有突出文化特色,大力發展客家文化、朱子文化 、紅色文化、旅遊文化、抗戰文化,文藝工作才能有特色,有優勢,有出路。發展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產業就必須堅持打造三明特色文化與發掘三明文化資源緊密結合起來,與培植三明風格的新流派結合起來,與開拓文化市場結合起來,努力開掘三明文化的內涵,不斷創作出更多“明”字號文藝作品,展現三明文化的獨特魅力,展現三明文藝新流派的獨特風采,使三明文藝在全國、全省文藝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四,堅持突出“精”,著力推出文藝精品。精品力作是支撐地方文藝的支柱,是擴大地域影響、提升文藝地位的重要載體。沒有精品力作的誕生,有負當代火熱的社會生活。精品出自精神。只要我們重新拾起自信,大膽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以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精神,把握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體驗人民前進的準確信號,發現時代變革的風氣,呼應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掌握科學發展的創新精義,把個人的藝術追求融入社會發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藝的生動創造寓於時代進步的運動之中,就能創作出烙上時代印記的精品。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深知“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以“板凳須坐十年冷”的沉著和定力,不慕虛名,苦練內功,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使之成為閃耀時代精神的力作,在三明文藝發展史上譜寫出絢爛多彩的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