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日間的幸福
- 原版名稱:三日間の幸福
- 其他名稱:壽命を買い取ってもらった。一年につき、一萬円で。
- 作者:三秋縋
- 插畫:E9L
- 譯者:許郁文(中國台灣)
- 出版社:ASCII Media Works
- 所屬文庫:Media Works文庫
- 刊行冊數:全1卷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25日
- 其他出版社:台灣角川(中國台灣)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中國大陸)
映像出版Media(韓國) - 網路連載:輕文輕小說
作品背景,故事內容,登場角色,用語解說,出版信息,衍生漫畫,作品評價,Anitama的評價,天聞角川的評價,
作品背景
作者認為“死前蠢病才治好的傢伙們”眼裡的世界應該是美麗又不可方物的。而當他們不斷後悔與感嘆“我明明生活在如此美麗的世界”或“我明明懂得接納各種事物活下去”,越是後悔時,這個世界卻越是殘酷地顯得美麗。作者常常想著要將這種美麗化為文字,於是完成了本作。
故事內容
看來在我今後的人生里不會有好事發生了。因此,我餘下的壽命被“估價”每年一萬日元。對自己未來非常悲觀的我,乾脆將餘下的壽命賣掉了大半,並想著至少讓餘下的一點點人生過得更幸福一些。誰知無論我做什麼都事與願違。就在我周而復始地做著徒勞無功的掙扎時,“監視員”宮城在我面前出現了。
可惜的是,當我終於意識到為宮城而活是最幸福的事情後,我只剩下不足兩個月的生命了。
登場角色
楠木(クスノキ) 孩童時期自認為人生價值高於別人,是個驕傲、又毫不謙虛的人。 在露天啤酒廣場打工,後因為生活所困,出售房間內書與CD,在這時從舊書店老闆口中得知了收購壽命的店鋪。 | |
宮城(ミヤギ) 沉默寡言,不會輕易對人吐露感情的人。 因為楠木出售壽命後而成為其監視員的女子。 | |
姬野(ヒメノ) 楠木國小時期的青梅竹馬。 | |
若菜楠木大學時期遇見的學妹,曾對楠木懷抱有好感。 | |
成瀨楠木的好友,在楠木賣出壽命後被邀請出來見面。 | |
新橋住在楠木公寓隔壁的鄰居。 | |
朝倉新橋的朋友,與楠木,宮城,新橋等人在其房間喝酒。 | |
舊書店老闆第一個告知楠木收購壽命的店存在的人,也是在楠木出售壽命後告知其如何提高身價方法的人。 | |
監視員男子代替休假的宮城小姐造訪楠木先生的另外一位監視員。 |
用語解說
名詞 | 解釋 |
---|---|
收購壽命的店 | 根據個人餘下生命可以達成多少幸福度、實現度、貢獻度這些因素來決定收取壽命價值高低的場所,總共可以進行交易三次。 |
監視員 | 為了避免出售壽命的對象自暴自棄而存在的人物,僅在出售對象餘下的生命不足三天時才會離開出售壽命的對象身邊。 |
原本會發生的事 | 出售壽命對象原本將經歷的人生,在出售壽命的對象決心出售壽命的一刻起將發生大幅度的改變。 |
壽命價值的標準 | 剩下的人生有多幸福,或是能讓別人獲得多少幸福,又或者能否完成夢想以及對社會是否有貢獻,都成為監價的依據。 |
二十歲不一定是一生中最美麗的年華 | 保羅·尼贊(Paul Nizan)在其代表作《亞丁阿拉伯》(Aden Arabic)開頭段落寫道:“我二十歲了。但我絕不願意讓任何人說什麼這是一生中最美麗的年華。” |
The Gift of the Magi | 《The Gift of the Magi》,講述的是一對年輕的藝術家夫婦雖然家境貧困,卻為了送彼此聖誕禮物而各自編了美麗的謊言,為愛情而犧牲自我。 |
出版信息
日文版出版日 | 繁體中文版出版日 | 簡體中文版出版日 |
---|---|---|
2013年12月25日 | 2014年12月05日 | 2017年03月20日 |
衍生漫畫
漫畫 |
作品評價
Anitama的評價
這本如同“臨終筆記”般的小說,用文字灼灼叩問著讀者生命、幸福和愛為何物。良作當前,不容錯過。
第一眼看到《三日間的幸福》,首先被它的封面吸引。遠景碧空如洗,鱗次櫛比的房屋皆在明處;近景是只有背影的男主和略顯陰鬱的女主。背景在明,人物在暗,整個畫面刻意營造出冷意,放佛兩位主角的生活並不屬於這片藍天下。兩人間若即若離的距離,帶來淺淺的疏離感,一切都預示著這本小說的與眾不同。
“幸福的人有著相同的幸福,然而不幸的人卻有著各自的不幸。”用列夫·托爾斯泰的這句話來概括小說中角色的命運再恰當不過。書題為“幸福”,內容卻充斥著失意、失望和失去。故事越是深入,離楠木三個月後的死亡期限就越近,這世界並不會突然對死到臨頭的人變得親切。這個“幸福”的命題,真的能夠實現嗎,若非看到最後一頁,讀者心中的答案都會不斷變換。
三秋縋老師的小說一向以思想性見長,無論是出道作《重啟人生》,還是這本《三日間的幸福》,都是需要時間認真消化的佳作。在本書中,三秋沒有大而空洞地鼓吹主流價值觀,只是講述著男主楠木三個月的經歷。荒廢人生也好,賣掉壽命也罷,楠木的選擇沒有對錯,評判只存在於讀者的心裡。而那些發人深省的句子,即便在讀完小說很久之後,也會令人不時想起,再度回味。
世界上有七十億人,每秒鐘都有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死去,即使是讀著小說的現今。起初我想從書中找到人命的價值,究竟是三十億、三億還是三十萬。但當楠木和宮城不再期待夢中的永恆的時候,原本重要到值得出賣壽命的金錢也回歸了初春殘雪、朝間之露的本質,揮灑在空中聽“嘩啦”一陣響,一生於此盡可釋懷。誰說沒有價值的人生就不能幸福,又是誰在擅自給人生定價呢?
一言以蔽之,《三日間的幸福》不是一本快餐式的小說,更像是一頓輕奢式的晚餐,沒有金玉在外的噱頭,卻適合一個人獨自品嘗。死前清單上的事情一項項完成,未來尚存的可能一點點被封死,注定到來的死亡在為情節蒙上陰影的同時,也讓楠木和讀者走向惟一的終點。哪怕是如白天的螢火蟲般不起眼的人生,也會在夜晚為懂它的人發出迷人而溫柔的光芒。
天聞角川的評價
相信很多人與《三日間的幸福》男主角楠木一樣,在遭遇挫折之前都覺得自己是獨一的、無二的存在,往往因為身處順境就樂觀地高估自己的價值。然而當眼前的幻境破滅之後,現實便如一桶冰水當頭淋下。從自我製造的幻境中醒來之後,有人能立刻振作起來,痛定思痛。也有人像故事男主角一樣,非得把所有的希望之火都掐滅了,才能從徹底的絕望中幡然醒悟。
在這個故事裡,楠木從自信到自負,又從自負到自暴自棄。當他決定一直過著渾渾噩噩的人生時,知道了那間收購壽命、健康和時間的店鋪。這種設定放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太過天方夜譚,但是所謂的“店鋪”,不過是讓人暫時停下腳步,好好反思過去與展望未來的契機。
正因為有了這個契機,楠木才能打消一切不切實際的期望,才能遇上改變他的宮城,才能讓他原本悲哀至極的人生變得截然不同。最後,在重書後的美好人生前,他作出了旁人看來最不明智的選擇。
楠木失去過,也得到過;希望過,也絕望過;甚至“死”過,也重生過。在經歷過猶如過山車般的人生之後,比起前途無量的三個月人生,他更願意享受最濃縮最精華的,最後三天的人生,然後如一縷青煙般悄無聲息地消失在這個世界上。雖然三秋縋老師在後記中強調自己並不想通過這個故事來探討生命之重,但是《三日間的幸福》所講的就是這樣一個主題。或許正是這種“不刻意”,才讓人更想自發地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