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揖三讓是一個詞語,意思是古代迎賓之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揖三讓
- 拼音:sān yī sān ràng
- 注音: ㄙㄢ ㄧ ㄙㄢ ㄖㄤˋ
- 釋義:古代迎賓之禮
涵義,歷史,
涵義
古代迎賓之禮。
詞語分開解釋:三揖: 1.指卿﹑大夫﹑士。以其皆為君所揖禮,故云。
三讓: 1.古相見禮。主人三揖,賓客三讓。 2.指周泰伯讓位於季歷事,後人稱為盛德。 3.指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謙讓之禮。 4.再三責數其過失。 5.謂以三種方式資助。
三讓: 1.古相見禮。主人三揖,賓客三讓。 2.指周泰伯讓位於季歷事,後人稱為盛德。 3.指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謙讓之禮。 4.再三責數其過失。 5.謂以三種方式資助。
歷史
(1). 《周禮·秋官·司儀》:“賓三揖三讓,登,再拜授幣。”鄭玄註:“三揖者,相去九十步揖之使前也。至而三讓,讓入門也。”
(2). 《儀禮·鄉飲酒》:“主人與賓三揖,至於階三讓。”鄭玄註:“三揖者,將進揖,當陳揖,當碑揖。”
(3).梁啓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一章:“二十世紀,則兩文明結婚之時代也。吾欲我同胞張燈置酒,迓輪俟門,三揖三讓,以行親迎之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