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

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

2001年重慶市人民政府通過《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構建三大經濟區重點專題規劃》,將三峽庫區和與之具有很強相似性的武陵山區、大巴山區統稱為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也稱庫區生態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
  • 地區:三峽庫區
  • 屬於重慶市人民政府
  • 時間:2001年
庫區覆蓋範圍,庫區設計規劃,庫區劃分依據,庫區戰略意義,

庫區覆蓋範圍

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涉及萬州區涪陵區黔江區長壽區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彭水縣19個區縣(自治縣)。區域總面積58 102 km ,占全市總面積的70.5% ,2005年總人口1 578.28萬,其中農業人口占85% 以上。該地區生態農業的發展直接關係到三峽庫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庫區設計規劃

根據重慶市十五規劃,為實現“努力把重慶建設成為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的總體目標,必須結合重慶實際,因地制宜,實施多元化的區域發展戰略,規劃建設都市發達經濟圈(都市發達圈)、渝西經濟走廊(渝西地區)、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庫區生態區)三大各具特色的經濟區。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由此得名。

庫區劃分依據

三大經濟區的劃分,主要依據全市各區縣(自治縣、市)的自然經濟地理特徵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遵循勞動地域分工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按照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功能要求等因素綜合確定。經濟區域的界定是一個大體的範疇,發展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三大經濟區的邊界範圍是可能發生變化的。

庫區戰略意義

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處於水陸交通要道,自然資源富集,擁有獨特的移民、扶貧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等綜合政策優勢,對全市經濟發展具有後續支撐力,實施加快發展提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戰略。主要體現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礎設施的承載功能;加快科技教育發展,提升經濟發展動力;加快優勢資源的合理開發,加速構造特色產業體系,提升經濟總體實力;加快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發展的後續支撐力量,成為長江上游經濟中心最具特色的發展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