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運用後長江中下游防洪技術研究》是2011年長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三峽工程運用後長江中下游防洪技術研究
- 作者:仲志余、胡維忠、陳肅利
- 出版社:長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
- ISBN:9787807089315
《三峽工程運用後長江中下游防洪技術研究》是2011年長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三峽工程運用後長江中下游防洪技術研究》是2011年長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三峽工程運用後泥沙與防洪關鍵技術研究》是2012年4月長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仲余志。內容簡介 《三峽工程運用後泥沙與防洪關鍵技術研究/三峽工程運用後泥沙與防洪關鍵技術研究叢書》通過分析三峽水庫泥沙輸移規律和泥沙輸移影響,深入研究三峽水庫調度運用方案對水庫長期使用的影響,提出三峽工程壩區關鍵泥沙問題及...
三峽工程運用後對長江中下游防洪的影響評價研究 《三峽工程運用後對長江中下游防洪的影響評價研究》是一本圖書。
目前,正在進行“十一五”國家支撐計畫“三峽工程運用後長江中下游防洪影響評價”項目的研究。 主要成果簡介:國家自然科學重大項目《洪水特性與減災方法研究》,建立了長江中下游面向江湖關係演變的一、二維混合非恆定流水沙數學模型和長江中下游實時防洪調度系統;“十五”攻關項目《海河流域洪水資源安全利用關鍵技術研究...
三峽工程建成後長江中下游防洪形勢及對策研究,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流域防洪及生態與環境影響研究,調水工程對流域防洪及生態與環境影響研究,大型水利水電工程下遊河道再造床過程及其對防洪、航運、取水等影響研究,樞紐泥沙問題研究,水利血防技術研究。河流模擬理論與技術研究 實體模型模擬理論與技術研究,試驗量測技術...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電樞紐工程,具有巨大的綜合效益。防 洪 洪澇災害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在長江防洪體系中,三峽工程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極為重要。“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荊江流經的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糧庫、棉山、油海、魚米之鄉,是長江流域最為富饒的地區之一,屬國家重要商品...
主要從事河流泥沙、河流模擬、防洪減災、工程泥沙和環境泥沙等相關專業和學科的套用基礎和工程套用研究。先後主持、負責或主要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三峽水利工程幾個關鍵問題的套用基礎研究(59493600)”、“洪水特性與減災方法研究(50099620)”,世界銀行和科技部“863”計畫資助“水災分析和決策支持的數據融合(...
參加了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長江中游荊江變遷研究》編寫;著有《長江河道演變與治理》、《長江河道崩岸與護岸》、《三峽工程運用後初期壩下游江湖回響過程》、《水利血防理論與技術》等著作。制定標準 主持編寫了行業標準《河工模型試驗規程》、《水利血防技術導則(試行)》及《水利血防技術導則(試行)實施指南...
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乾起,40年來一直在第一線從事長江開發治理的工程技術實踐工作。烏江渡、萬安、隔河岩、葛洲壩、三峽等大型水電工程的規劃、設計和施工中,凝結著他為之付出的大量心血,在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南水北調中線規劃、長江中下游防洪規劃和歷年長江防洪調度中,記錄著他參與研究和決策的身影,他歷任...
河道演變和河道整治歷程,河道演變與整治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第二部分分述長江中下游上荊江、下荊江、界牌、武漢、九江、馬鞍山、南京和鎮揚河段50多年來的河道演變特點,河道整治過程及主要經驗。第三部分為三峽工程建成後長江中下游河道演變趨勢預測,以及三峽工程建成後長江中下遊河道整治的方向。
7.4.1 “清水”沖刷條件下沙質河床抑制沖刷技術 234 7.4.2 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後荊江河勢控制 247 第8章 護岸工程關鍵技術 256 8.1 護岸工程布置 256 8.1.1 平面布置 256 8.1.2 斷面布置 257 8.2 護坡工程關鍵技術 261 8.2.1 砌石護坡 261 8.2.2 混凝土預製塊護坡 262 8.2.3 生態型護坡 262 8...
堅持科學高效。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手段在三峽工程運行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三峽工程運行管理信息化、智慧化建設,推動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創新,不斷提高管理效能。(三)總體目標 三峽工程是國之重器,是保護和治理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要持續保障三峽工程運行安全,充分發揮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
研究生: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案例 科研成果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979101,基於江湖水文連通的洞庭湖濕地修復社會生態網路構建與最佳化,2020.01-2023.12,61萬元,在研,主持;[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679082,三峽工程運行後變化環境下長江中下游濕地群水鳥適應性分布規律及棲息地保護網路...
1980年6月水利部遵照國務院領導同志指示,在北京召開了“長江中下游防洪座談會”,會上長辦提出了“長江中游平原區規劃要點報告”和“長江中游平原區近期防洪規劃方案”此次會議著重研究了在三峽工程至少十年不能依靠的情況下,長江防洪如何部署的問題。大家一致認為: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長江中下游近十年的防洪任務...
(二)防洪論證主要結論 二、水文評估 (一)設計洪水 (二)年徑流量和枯水流量 (三)2006年川渝乾旱事件分析 (四)泥沙 三、防洪評估 (一)長江中下游防洪形勢 (二)三峽工程在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中的作用 (三)三峽工程防洪規模 (四)三峽工程運用對江湖關係的影響 (五)三峽工程對城陵磯的補償調節 (六)泥沙淤積對...
1949~1984年,在長江乾支流上興建了大中小型水庫四萬多座,防洪作用主要在所在支流水庫的下游區。其中丹江口、柘溪、柘林、陳村、漳河等水庫防洪作用較大。丹江口水庫防洪,不僅提高了漢江中下游平原區的防洪標準,且明顯地減輕武漢市的防汛壓力。正在積極進行開工準備的三峽水利紐樞,是長江防洪系統的關鍵性工程。三...
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採用混凝土澆築,主要依靠壩體自身重量來抵抗上游來水壓力及其他外荷載並保持大壩建築穩定,壩體混凝土方量較多,壩頂可以溢流泄洪,壩體中可以布置泄流孔 洞。混凝土設計技術 三峽工程大壩混凝土設計將耐久性和強度要求並重,混凝土除滿足強度要求外還應滿足抗滲、抗,凍、抗裂、抗沖磨、抗碳化、抗...
根據長江的特性及其洪水特點,長江防洪應採取綜合措施,逐步建成以堤防為基礎,三峽工程為骨幹,乾支流水庫、蓄滯洪區、河道整治相配套,結合封山植樹、退耕還林、平垸行洪、退田還湖、水土保持等措施以及其他非工程防洪措施構成的綜合防洪體系。長江流域防洪的重點是中下游地區。國務院1990年批准的《長江流域...
圍繞長江黃金水道建設,以系統提高長江中下遊河段通過能力、推進長江航道綠色發展為目標,重點介紹了三峽工程蓄水後長江中下游水沙、河道、航道變化特點,航道系統治理方案,生態航道治理方法,工程實踐和效果等。本書可供從事航道整治工程前期研究和設計工作的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交通運輸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著作書系:三峽工程蓄水後長江中游航道演變規律及整治技術》可供從事航道整治工程前期研究及設計工作的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付中敏,博士,教授級高工,現任長江航道規劃設計研究院航道研究二所所長。主要從事長江中下游航道整治相關的規劃及科研設...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對解決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防洪問題,對提供電能,緩解能源緊張的局面,對改善航道條件,都具有重大作用。項目背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三峽工程水庫淹沒與移民安置,也對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加強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是當務之急,是促進移民...
三、加強防洪骨幹工程建設,不斷推進長江治理。繼續加強堤防、海堤達標建設和河口整治,重點加固與長江中下游形成封閉圈的連江支堤、洞庭湖和鄱陽湖重點圩堤、漢江中下游堤防等重要堤防;在對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後河道沖淤變化研究的基礎上,加強長江中下游重點河段的河勢控制;加強蓄滯洪區建設與管理,重點建設城陵磯附近...
、《再析洞庭湖防洪作用和綜合治理方案》、《洞庭湖區綜合治理的規劃研究》、《長江三峽工程的防洪規劃和防洪作用》、《構建長江和諧防洪體系 為健康長江提供保障》、《試論江湖關係》等。作為主編編寫了《長江防洪與98大洪水》、《長江防洪焦點關注》、《三峽工程運用後長江中下游防洪技術研究》等著作。
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技術培訓 第二部分水文與水旱災害防治 巴西水文業務綜合考察 防洪和海岸設施風險評價方法培訓 參加第13屆世界氣象組織水文學委員會會議情況報告 南非旱災管理及水資源利用技術 三峽工程運用後長江中下游防洪技術研究考察 水文測驗及測報技術 防洪防颱風和應急管理 第三部分灌溉與排水 ...
我國在技術上可以修建高達100多米的土壩,長期擋水不會滲漏垮壩。至於幾十米甚至只有一、二十米高的堤防,為保衛人民、城鎮、工礦企業、交通設施和農村的安全,也應當按標準認真加固。實在不懂完全可操作的規劃竟無端拖下來。記得1988年關於《三峽工程防洪論證報告》中,也提到了這一計畫。在對比不同的防洪措施時,還...
水利行業公益專項、中科院重大知識創新項目、國家重大水利工程科研與設計項目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等20餘項,內容包括三峽工程泥沙問題、河工模型模擬技術關鍵問題、長江中下游江湖演變與治理、崩岸機理及護岸工程技術、采砂影響論證、涉水工程(橋樑、過江隧道、取水口及碼頭)防洪評價影響等研究,以及護岸工程設計等。
這一年為滿足丹江口、葛洲壩、三峽工程和長江中下游河道整治需要,他主持籌建了九萬方試驗基地,並增設岩基、河流泥沙和爆破振動等專業,長江科學院就此成立。他被任命為副院長,與院長何之泰、副院長李榮夢組成了當時國內水利科研界豪華的“三駕馬車”。他們領導了一系列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水利工程試驗研究。1973年...
出版了《血吸蟲病》數十萬字的專著,多次為中共中央血防辦編寫及修訂《血吸蟲病防治手冊》,撰寫了多在全國性醫學、水利、地理等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如從地質和地理觀點探討我國釘螺分布的形成、長江與我國血吸蟲病流行的關係、南水北調是否會引起釘螺北移的研究、三峽工程有利於長江中下游血吸蟲病的防治、套用仿生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