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岩龍鄉

三岩龍鄉

三岩龍鄉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轄鄉。清置三岩龍土百戶,改土歸流後屬三岩龍保,1956年置三岩龍鄉,1974年改三岩龍公社,1984年復三岩龍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岩龍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
  • 面積:938.28平方千米 
  • 人口數量:2866人(2017) 
區域概況,自然景觀,概述,地理環境,山峰,海水,古道,植被,優良傳統,人才,經濟社會,

區域概況

三岩龍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4公里。面積938.28平方千米,人口2866人(2017)。轄柏林、田根、白楊坪3個村委會。三岩龍鄉農業主產玉米,馬鈴薯、小麥,牧業以牛、羊為重。礦產資源有水晶、綠柱石等。

自然景觀

概述

三岩龍是九龍縣帶“龍”字地名中雄踞西南的一條祥龍,擁有自然秀美神秘之光環,是一方人傑地靈之寶地。
三岩龍是一片神奇美麗的自然景觀世界,北有挺拔俊秀的久魯祝山,南有潔白如玉的麥地貢嘎雪山和奔騰不息的雅礱江。原始森林遍布全景,高山湖泊星羅棋布,有豐富的珍稀野生動植物種類資源,有亞洲成片的珍貴櫟樹,有世界體型最大的氂牛,還有令人陶醉的濃郁的民族風情。

地理環境

三岩龍鄉地處九龍縣境西南,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2250米,平均氣溫11.1℃。那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景色迷人。

山峰

從縣城往西行至34公里,便是呷爾、湯古、三岩龍三鄉交界處“山梗子”。登上山頂舉目遠眺,藍天白雲,海闊天空,群山起伏,青山疊翠。山頂公路傍便有海子,再往西約三公里處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雄偉壯觀挺拔俊秀的久魯祝群山,久魯祝群山由七座五千米以上的山組成,最高處5256米。山腳處三山之間又是康屋湖海子。久魯祝山北面與伍須海十二姊妹峰相望,仿佛展示著它那高大健壯的體魄。久魯視群山冬天冰雪覆蓋,白雪皚皚,形如銀色的寶塔,蔚為壯觀,夏天雲霧繚繞,時隱時現、神神秘秘。

海水

七座山的中央還有個海子如珍珠般鑲嵌,形成獨特而神奇的自然景觀。傳說海中有水怪出沒,過往人行道過海邊高聲喧譁,驚動水怪,水怪便在海中翻騰,捲起巨浪,天氣驟然變化冰雹隨之砸來,遊人躲閃不及便會傷其頭部。從伍須海往南行20公里,便可一覽久魯祝群山風姿,人們會驚喜地發現那裡又是一處人間仙境。關於久魯祝山的傳說很多,七座山峰像七位壯漢巍然屹立在海子周圍,它又像身著濃裝的七位仙女下凡姍姍來到湖邊。傳說又是七姊妹爭奇鬥豔之地,面向三岩龍方的姑娘長得美,因而有三岩龍出美女之說。山中有海、海中有山、山海相連、山山相連。觀山雄奇壯觀,賞海美如珍珠。形態上它更像一位巨人伸開雙臂由北向南懷抱著三岩龍那片綠水寶地。

古道

南邊有連線涼山州木里縣的茶馬古道、麥地貢嘎雪山、雅礱江大峽谷。境內青山環繞、地勢開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奇特的自然景觀和地形,形成了一個村就有一個神話故事。如孔雀吃水、鳳凰展翅、大象背仙、犀牛下山、仙女下凡,天鵝孵卵,羅漢打坐、巨人壘石、三雄爭寶、龍鳳相鬥、仙人洞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南有麥地貢嘎雪山和雅礱江,是神奇的茶馬古道線的必經之地,奇觀異景千姿百態,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和遐想。據木里縣誌記載20世紀30至40年代探險家洛克就是沿著茶馬古道從木里縣水洛鄉出發,再經九龍縣到貢嘎山考察。

植被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高山、半高山和矮山三個不同海拔氣候帶。高山是天然牧場,九龍氂牛的半數以上分布在那裡;半高山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長著紅豆杉、香樟、樺木、華山松、冷杉等珍稀植物群類,有成片的櫟樹,九龍縣約半數的松茸出產在那裡。還有蟲草、貝母、杜仲、三七、天麻等名貴藥材;有小熊貓、金絲猴、馬雞、鹿、麝、熊、虎、豹等珍稀動物;有金、銀、銅、鐵,鈹、稀土等地下寶藏。矮山有肥沃的土地,氣候溫和,盛產玉米、小麥、大豆等農作物。三岩龍山川秀美,林海茫茫,綠色明珠閃爍。
風景這邊獨好,山山水水都有神話般的傳說,溝溝谷谷都有美妙動聽的故事,悠久的茶馬古道,獨有的亞洲成帶櫟樹,是先天賜給的旅遊絕品。三岩龍擁有的這筆寶貴財富,在當今旅遊開發熱中,成為三岩龍發展的不竭後盾。

優良傳統

三岩龍鄉人民歷來就有團結—心保家衛國的傳統。解放前由於社會黑暗,治安混亂,生產力十分低下,盜匪盛行,民不聊生。三岩龍人民在這種情況下,團結一心反擊盜匪,維護治安,保衛家園。民改時期,三岩龍人民密切配合民改工作隊,從各方面支持民改工作順利進行,對那些不甘心滅亡的上層反動分子,組織的反民改武裝叛匪進行了有力打擊,在民改工作隊和鄉農會的指揮下,成功地圍殲了一股武裝叛匪,撲滅了一場燒及大門的戰火,為保衛民主改革,鞏固新生政權做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黨和國家發出抗美援朝的號召,“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愛國歌曲極大地激發了三岩龍鄉青年,在甘孜州民改前後積極參軍參乾的熱情,湧現出了獨生子也積極參軍的動人事跡,參軍參乾人數達40餘人。甘孜州民改平叛中,張家兄弟二人在甘孜平叛中1人犧牲,1人負傷。獨生子參軍的王世昌在平叛中多次立功,當上了團級幹部。為甘孜州民改做出了貢獻。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三岩龍青年繼承先輩優良傳統,參軍熱情更高,像嚴諾家多子參軍光榮之家不斷增多,湧現了李雪峰這樣的有志青年,在人民解放軍大熔爐里鍛鍊成長起來的軍隊優秀領導幹部。直到1997年對越自衛還擊戰中還有多名青年參戰立功。平時三岩龍鄉民兵發揮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優良作風,在急難搶險中立功,舉不勝舉。

人才

三岩龍人注重提高素質,把握機遇,積極參加國家招生招乾。據統計,全鄉參加工作的職工總計130餘人,出了2名地師級幹部,10餘名縣處級幹部,30多名區科級幹部,1名研究生,16名大專大學生,52名中專生。在各個時期,在國家的各項建設事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20世紀90年代末,三岩龍鄉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土石流災害,三岩龍鄉籍在外幹部職工熱愛家鄉,心繫家鄉,伸出了一雙雙援助之手,捐款5萬多元,保證了災後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別是分區李雪峰多次為家鄉的救災獻愛心。

經濟社會

三岩龍鄉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糧食產量成倍增長,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主要抓了農田水利、改田改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牧科學技術的推廣套用。糧食產量由解放初期畝產100多斤上升到800多斤,翻了三番多。糧食產量由過去填不飽肚子到現在戶戶都有餘糧,畜牧業生產成倍增長,因地制宜發展氂牛、山羊、毛豬、黃牛等畜種,狠抓畜種改良,疫病防治,全面實行了牲畜飼養私有私養,草場承包到戶,大力提高畜產品產量。各類牲畜解放初不到1000頭髮展到15000餘頭,增長了15倍。
多種經營不斷發展,鄉村企業不斷增加,個體工商戶、民營經濟遍布全鄉,出現了農村繁榮的景象。珍稀野生菌類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僅松茸一項人均年收入在500元以上。珍貴的沙棘資源得到保護、利用、開發,與什邡美麗藥業有限公司簽訂了銷售沙棘果籽的協定,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一道亮麗的項目。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及進行了飛播造林工程,生態環境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巨大發展。過去沒有任何公路,只有羊腸山道,一切生產生活物資全靠人背馬馱,苦難的歷史不堪回首。現在寬敞的公路從縣城修到了鄉上,全長61公里的政治、經濟、文化、幸福公路,一舉結束了人背馬馱的艱難歷史。人們享受了公路通家鄉的優越條件,生產生活物資不愁運不進,需要什麼運進什麼,喜歡什麼購進什麼。當地土特產不怕運不出,看好市場想運什麼出去就運什麼出去,真是公路通、財路通、致富通、經濟通、社會通。過去那裡的鄉民們祖祖輩輩依靠松光照明,付出了多少困苦。利用水電照明那是天方夜譚,夢想沒門的事,可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建起了一座座電站,用電照明夢想成真。人們感受到科技文明的喜悅,電燈照亮了人心,促進了文明建設。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而缺水是三岩龍鄉的一大難題,解放前居住在那裡的很多人家因缺水而背井離鄉。如今全鄉已建起了16處人口飲水工程,總架設輸水管道32100米,解決了全鄉吃水難的問題,使全鄉人民都基本上飲上了又方便又衛生的山泉自來水。在農田水利建設方面狠下了功夫,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在縣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全鄉修通了10多條水渠,80%以上的旱地農作物得到了灌溉,促進了農業增產。全鄉對坡地、瘦地、濕地進行了改土造田,大大提高了土地地力,促進了糧食增產增收。
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教育是基礎,學校辦到了家門口,民族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特別是隨著四川省民族地區教育十年行動計畫的實施,實現了“普九”,教育教學基礎設施落後狀況得到了根本改變,普初得到了鞏固,素質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入學率和升學率不斷提高。
辦起了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事業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堅持面向農村、服務農村、救死扶傷的方針,加強了醫療衛生隊伍建設,配備了比較先進的設備,服務質量、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方便了民眾就醫,農牧民看病不出門,徹底改變了缺醫少藥的狀況。
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全鄉已安裝大小衛星地面接收站103個,基本普及廣播電視收視,全鄉收視率達到80%以上,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為農牧民提供了科技、經濟方面的信息,促進了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舊社會為躲避烏拉差役,而居住在麥地貢嘎雪山下的折地、孟東、爛堡子等邊遠村組,都實現了通水、通電、通電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