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子群

三岔子群

齋藤林次(1943)原稱遼北鐵嶺、開原和撫順等縣的元古宙地層為“泛河系”,內分上部會試屯統,下部三岔子統(再分為上、下二部)。1944年他未經闡述及論證,在三岔子統之下另立“女真系”與“泛河系”同屬“前震旦系”。1964年崔盛芹將三岔子統改稱為三岔子群。同年,遼寧省地礦局鐵嶺地質隊再次降群為組,並將“泛河系”(群)下分三岔子組、樹芽屯組與會試屯組。1976年,遼寧省區測隊將天津薊縣的地層系統引進遼北,將前述名稱全部廢除。遼寧省區域地層表編寫組(1978)、遼寧省地礦局(1989)仍採納1976年遼寧省區測隊的意見。其間,1982年遼寧省地科所鑒於遼北的中、新元古代地層的岩性及沉積相很少與遼西相似,因此整理了地層系統及其劃分,恢復了以前的舊名,自下而上為三岔子群(對比為長城系),樹芽屯群(薊縣系)和會試屯群(青白口系),取消了泛河群一名;將三岔子群二分為下部仲官屯組,上部狼洞羊組。1994年遼寧省地礦局地層清理組沿用了三岔子群,指不整合覆於太古宙變質雜岩之上、整合伏於樹芽屯群之下的碎屑岩和碳酸鹽岩地層。本典據清理地層的結果分列條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岔子群
  • 外文名:Sanchazi Gr
  • 階代碼::Ch
  • 地區代碼1::15
基本信息,簡介,特徵,備考,

基本信息

地層名稱:三岔子群
地層名稱(英文):

簡介

三岔子群(Sanchazi Gr.)的時代屬長城紀。分布於遼寧鐵嶺一帶,為淺變質岩系。自下而上分為大迫山組、康莊子組和關門山組。下部為含礫石英砂岩夾各種粒度的白雲岩;中部為石英砂岩,板岩及微晶白雲岩;上部為灰色富含角礫屑的白雲岩。Rb Sr等時線年齡12.9億年。白雲岩中含疊層石,板岩中含微古植物化石。

特徵

自下而上由大迫山組、康莊子組和關門山組組成,下部為含礫石英砂岩夾各種粒度白雲岩;中部為石英砂岩,板岩及微晶白雲岩;上部為灰色、富含內碎屑的各種白雲岩。與下伏太古宙岩石為不整合接觸。該群的地質年齡有1284.8Ma(Rb-Sr等時線)的記錄(遼寧地科所,1982)。白雲岩含疊層石。板岩含微古植物。據地表露頭其分布限於郯廬斷裂以東泛河中游撫順北部及鐵嶺市、開原縣東部地區。

備考

泛河群及有關的“統”(群)名稱及引用至本區的薊縣剖面的地層名稱,均應取消。
編撰者:張鵬遠、陳晉鑣
作者1:崔盛芹
年份1:1964
作者2:遼寧省地質礦產局
年份2:1989
作者3:遼寧省區域地層表編寫組
年份3:1980
系名:中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