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不見,四海不乾

所謂“三山”,普遍的說法認為乃是三塊具有代表性的假山石,為什麼說不見呢?是因為其或在衙署的花園中,或在縉紳的家宅中,從外面是看不見的。四海則是指曲周老縣城內的四個比較大的海壕,即東、南、西、北四個海,其中以南海規模最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山不見,四海不乾
  • 對象:曲周人
  • 特徵:三塊大石
  • 來源:從地下掘出來的
介紹,三山,四海,

介紹

自古以來,就熱愛自己的家鄉,其中廣為流傳的就有"三山不見,四海不乾"的說法,具體是指什麼呢?

三山

曲周縣地處平原,本無山嶽,所謂三山者,乃是三塊大石,據說是明朝時挖護城河時從地下掘出來的,高約5-9尺許,圍1.5-2丈左右,其形怪異,光澤如玉,其狀嶙峋,其中多竅,如崇山之拔地,又似飛來之險峰,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既有泰山的雄渾,又有華山的峻奇,更有嵩山的尊榮,真可謂"遠近高低各不同",特別耐人尋味,發人遐思.東街吳老緯,十分喜歡石頭的美觀,將其中的一塊抬到他家裡作影壁牆,後來鄰居王友三又將此石搬到自己的家中,不久,王家的兩個兒子都鬧了病,一時議論四起,認為此石是不祥之物,要將其拋到野外.此時,著名的畫家\蘭石大師,南街的彭八百在家住著,他見石頭十分可愛,不信這種傳言,將怪石搬到他家,並且刻上了蘭草\書法\圖章等以示珍愛,後一直放在他家門前.另兩塊,一塊在老縣衙,一塊在東街.三塊石頭後來都遺失了.

四海

四海者,說的是明朝成化年間,築城起土所挖的土坑,共有東\南\西\北四處,稱為東\南\西\北四海.實際上是古代城防系統的海壕.其中最大為南海,深處達到12米左右,最小的海是東海,深三米多,占地50多畝.相傳,四海之間有鐵窗戶相連,並且通著海眼,因此常年不乾.而實際的情況則是,在四海的疏浚開挖之時就與護城河\滏陽河等河流相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城市水源體系,加之夏秋雨季的積水,四海里的水就成了常年流動的活水.當時,四海的面積加到一塊約占老縣城的一半.每到夏天,波光粼粼,蛙唱連聲,或種菱藕,或種蘆葦,魚鱉滋生,蝦蟹遊動,加上巍峨的城牆\城樓以及住戶的藍牆紅瓦在水裡的倒影,幾近江南魚米之鄉的秀美景色.到了冬天,四海上結上厚厚的冰凌,成了孩子們滑冰\嬉戲\放炮的樂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