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三尾褐鳳蝶翅展86-92mm。身體黑色,腹面有白色絨毛。翅黑色。前翅有8條橫帶,從基部數第1、2、4、8條到後緣,第6和7條在中部合併後到後緣,但是第7條上半部不十分明顯。後翅上半部有3~4條斜橫帶,近基部1條到中室恰好與Cu2脈並連走向近臀角處的紅色橫斑;紅斑下面有3枚藍斑,外緣有4~5枚斑,其中有的呈彎月形;尾突3枚。翅反面脈紋及脈間紋十分清晰,其餘與正面相似。
雄性外生殖器的背兜發達,梯形;爪形突基半部梯形,端半部分2支,細長如刺;尾突不明顯;抱器瓣長三角形,抱器腹很寬,端部有三角突。囊形突錐形,很長,骨化程度差;陽莖端基環菱形,尾端凹入;陽莖細長,強度骨化,除基部略寬外,幾乎等寬。
雌性外生殖器的產卵瓣半圓形,強度骨化;交配孔圓漏斗狀;前陰片兩側有小葉突;囊導管細長而骨化,前端彎曲。交配囊小,卵形,無囊突。
該種與雙尾褐鳳蝶很相似,不同的是本種前翅上半部有8條橫帶,雙尾褐鳳蝶有7條橫帶。該種後翅有3條尾突,無指形突;雙尾褐鳳蝶有2條尾突,另有1 個指狀突。雙尾褐鳳蝶抱器腹端突呈角狀,爪形突細長,陽莖細長而端部細;而該種的抱器腹端突頂端鈍,爪形突較短,陽莖幾乎等寬。
棲息環境
高山種,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
生活習性
三尾褐鳳蝶寄主為馬兜鈴科攀緣植物。
分布範圍
本種分布於我國的陝西、四川、雲南、西藏等省區。主要分布在中國橫斷山及其周邊地區。
歷史記錄分布地北起陝西南部秦嶺主峰太白山,南至雲南,包括甘肅、西藏東部和四川西部五省(區),國外分布包括印度北部、緬甸北部、泰國北部和不丹。近年來,在甘肅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和麥積山風景區,陝西秦巴山區的留壩、秦嶺中段南坡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怒江福貢、玉龍雪山、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百化嶺、昆明市東川爛泥坪、祿勸轎子雪山、昭通市鹽津、大理蒼山、鶴慶和劍川,湖北神農架自然保護區、賽武當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武陵山脈西南端的湖南石門縣漢壽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發現三尾褐鳳蝶種群,但數量已十分稀少。而一些原有記錄分布地,如陝西秦嶺主峰太白山地區(蒿坪寺―斗母宮一帶)、四川貢嘎山和瀘定新興鄉地區、西藏東部和雲南雲龍等地區情況不明,近10年已未見該物種相關報導。
繁殖方式
一年發生一代,成蟲五月出現。
種群現狀
造成三尾褐鳳蝶目前瀕危的主要原因是氣候變暖、棲息地和寄主植物破壞、減少及非法採集,但旨在貿易的貪婪採集無疑是一嚴重威脅。分布現狀表明,其棲息地生境已十分破碎,各棲息地距離較遠並相對孤立,最近的兩棲息地相距約30 千米(大理
鶴慶和
劍川)。棲息地間相對孤立不利於三尾褐鳳蝶種群間基因交流,造成該物種遺傳多樣性下降,這也可能是目前該物種瀕危的原因之一。該種是世界珍稀種,故列為保護物種。建議將其棲息地建為自然保護區,嚴禁捕捉及隨意採集;開展生態、生物學方面的基礎研究。
保護建議(1)遷地保護。在原棲息地生態環境相近地區,建立人工園,種植寄主植物寶興馬兜鈴,對三尾褐鳳蝶進行遷地保護。
中華虎鳳蝶遷地保護的經驗值得借鑑。
(2)就地保護。在棲息地大量種植寄主植物寶興馬兜鈴,並在當地進行三尾褐鳳蝶人工養殖,放歸野外,增加野生種群數量。筆者在玉龍雪山對玉龍尾鳳蝶進行了養殖並放歸野外,取得了一定成功,野生種群有一定程度增加,這一方法可為保護三尾褐鳳蝶借鑑。
(3)加強監管。杜絕野外非法捕采和來源野生的標本貿易,禁止對寄主植物寶興馬兜鈴的採挖。
(4)建立和保護棲息地或斑塊間的廊道,加強種群間的基因交流。
保護級別
生物分類
三尾褐鳳蝶有多箇中名:華西褐鳳蝶、
三尾鳳蝶等。有的學者認為,該種(包括整個亞科)不歸為
鳳蝶科而隸屬
絹蝶科。而有的學者認為該蝶置於鳳蝶科更為合適,並立為尾鳳蝶屬(Bhutanitis Arkinson)。(編輯按《中國蝶類志》分在鳳蝶科)
紀念郵票
中國曾發行過三尾褐鳳蝶郵票:特56(20-2) 三尾褐鳳蝶
全套:蝴蝶
面值:4分
齒度:11
設計者:劉碩仁
印刷版別:影寫版
印刷廠:北京郵票廠
票規格:27×40mm
版式:70(10×7)
發行時間:1963.04.05
發行量:400萬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