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建國初為
三官廟鄉,1958年建
東方紅公社,1984年改為三官廟鄉。1996年,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轄
三官廟、馮嶺、韓嶺、新房街、高坪、楊井、面張嶺、里峪灣、朵家坡、曹灣、馬灣、過風嶺12個行政村。2011年撤鄉設鎮。2015年和金山鎮合併為三官廟鎮,鎮政府駐三官廟村。行政代碼:610122208
經濟狀況
三官廟鎮分布在三條梁四條溝內,自然條件差,溝壑縱橫。多數村民居住深溝, 60%以上的耕地為坡地。交通、生產、生活多有不便,直接影響著該村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為了使該村儘快走上富裕之路,鎮黨委政府和該村黨支部、村委會,認真進行調查研究,認為該村民眾居住分散、土地寬廣、草坡資源豐富,載畜量大,加之民眾自古就有養牛的習慣。這潛在的資源優勢被大家所公認。鎮黨委及時研究、制定方案,提出了“穩糧擴菜種
西瓜,重點抓好
畜牧業”的發展思路,並深入村組座談討論,這一決策受到了廣大民眾的積極回響。該村共有耕地 2890畝,其中經濟作物 689畝;牛存欄2591頭、羊632隻、雞2088隻,戶均養牛5頭。全年農業總產值 739.7萬元,其中養牛總收入 519萬元,真正成為民眾的“活銀行”和該村的主導產業。自古以來當地民眾就有栽種
柿子的傳統,全鎮2008年栽種柿子達14000餘株。2008年來,三官廟鎮政府狠下功夫,組織幹部到鹹陽、
禮泉等經常經銷水果的地區聯絡客商,2008年又在網上發布供銷信息,各地客商紛至沓來,其中許多客商還以三官廟的火晶柿子為主做起了跨國販運的大買賣。一位客商一次就收購了60多萬公斤的柿子,運往廣州、福建、武漢等地。40噸柿子在去澀後,被販運到吉爾吉斯斯坦、
哈薩克斯坦等國,並賣到7元每公斤的好價錢。據了解,2008年,全鎮柿子總產量達100萬公斤,按2008年的市場價算,可為當地民眾增收40多萬元。
三官廟集貿市場有商戶206戶,逢農曆三、六、九日為集貿日。農曆二月十九為三官廟古廟會,從十八日至二十共三天;農曆二月初六皛店等4個村,清明節三官廟等6個村,三月初十後段等6個村,四月初一教場袁等3個村,四月初四寺下李等5個村,四月十五丁莊等4個村,九月初九坡董村均有古廟會。
註:“三官廟”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是一座道教的寺觀。傳說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人們對三官頂禮膜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藍田有三官廟並不新鮮,因為膜拜三官是全民性的。古廟在文革時被拆除改為三官廟中心國小。
主要職責
(一)轉變政府職能,鎮政府要加強統籌規劃、政策指導、組織協調、提供服務和監督檢查職能,減少對社會經濟事務直接管理和
行政干預,把
基層政權工作逐步轉到
行政管理和發展公益事業上來,強化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功能。要進一步規範鎮政府和村級組織的
工作職能和事權範圍,注重發揮村民委員會作為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的作用。
(三)合理界定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的職責任務,實行
政事分開。事業單位原則上不得承擔鄉鎮的行政管理職能,將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收歸政府機關,克服事業單位社會功能上的行政化現象。同時把黨政機關承擔的技術性、服務性工作交給事業單位,使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按照各自的社會功能、管理規範、行為準則科學有效地運行。
內設機構
三官廟鎮為二類鎮,設鎮黨委、政府、人大、人武部、團委、婦聯等機構,不設政協機構。
黨政機構綜合設定設:黨政辦公室和經濟發展辦公室,另設
民政助理員、
司法助理員和教育助理員、科技文衛助理員、土地管理與村鎮建設助理員、計畫生育助理員。另設共青團幹事、婦聯幹事等崗位。
黨政辦公室設主任、黨政文書、機關事務助理員、組織人事幹事、紀檢幹事、宣傳幹事、機關事務助理員等崗位;經濟發展辦公室設主任、計畫統計助理員、財政助理員、經貿助理員、農業助理員等崗位。各綜合辦事機構主任實行兼職,各助理員崗位根據編制可以歸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