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神

三大主神

三大主神,指印度教的三位最高主神:梵天(Brahma)、濕婆(Shiva)和毗濕奴(Vishnu)。

梵天是創造之神,宇宙之主;濕婆是三隻眼的破壞之神(鬼眼王);濕奴是宇宙與生命的守護神。這三大神皆能自由變化,神格十分崇高,在印度諸神祇中處於最頂尖的地位。

基本介紹

梵天,濕婆,毗濕奴,

梵天

作為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創造神梵天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神話開天闢地的盤古。他是從漂浮在宇宙洪水上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來的。這位盤古在印度的同事,通常被描繪成一個膚色粉紅、四頭四臂的老人。他身穿白袍,四張臉朝向東南西北,象徵四部吠陀經;四臂則分持念珠、盛有恆河水的水罐、權杖、弓箭等物,其中念珠用來記載時間,恆河水用來衍生萬物。他平時坐在蓮花寶座上,有時也騎天鵝或乘坐由七隻天鵝拉的戰車出巡。佛教吸收其為護法神,稱“大梵天王”。
梵天梵天
梵天最為顯著的特徵是他的四個頭:傳說梵天原來只有一個頭,後來由於耐不住寂寞,他從自己的身上創造了一個絕色佳人莎維德麗,並瘋狂地愛上了她。端莊美麗的莎維德麗被梵天熾熱的目光盯得局促不安,便想逃走以躲避他的凝視。但無論她躲到梵天的右邊、左邊還是後邊,梵天都能在每個方向長出一個新的頭來注視她。最後她只好飛上天空,但那裡竟然又出現了第五個頭。莎維德麗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向容易衝動的熱血青年濕婆求助,濕婆一聽梵天竟然調戲良家婦女,大怒之下揮刀砍掉了梵天的第五個頭。
從濕婆這種以下犯上的行徑,我們也可以看出,梵天雖然是創世大神,但他的地位其實卻在另兩位大神之下。梵天本來是宇宙精神“梵”的人格化體現,但當他演化為與其他神一樣具有了肉體,並高高在上的時候,也不可避免地開始了墮落。他住在天宮,只顧自己享受,不管世間疾苦;只要見到下屬的老婆漂亮,就想圖謀不軌;還充當黑社會保護傘,很多魔鬼因為得到他的庇護而放縱作惡。種種道德敗壞的惡行,令世人疏遠了他,全印度只有兩座供奉他的廟宇。後來梵天又創造了智慧女神薩拉斯瓦蒂,卻又貪圖其美色娶之為妻,更是大違倫理,因此印度教徒愈發鄙視他。公元6世紀後,對梵天的崇拜逐漸衰落,他原先作為萬有之神的很多特質,不是轉移到濕婆身上就是被賦予給了毗濕奴

濕婆

鑒於世界和人類已被創造,梵天無可奈何地退居二線,不再被重視,另外兩位大神遂開始排擠梵天,其中尤以毀滅神濕婆與梵天的關係最為緊張。
濕婆濕婆
“濕婆”這個名字是在印度教時代出現的,他的原型一般被認為是吠陀時代的風暴之神魯陀羅。濕婆,又譯作“希瓦”,是仁慈的意思,象徵著“昌盛”和“吉祥”,同時又象徵著“毀滅”。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八種化身,擁有毀滅和再生的力量。
濕婆的形象是五面三眼四臂,能夠很方便地觀照世界的每一部分。與衣著華貴的其他諸神相比,濕婆的打扮顯得格格不入。其面貌威嚴英俊,膚色極淺,留著苦行者紛亂的藍黑色長髮,頭頂裝飾著恆河與彎月,脖頸上掛一串骷髏項鍊;上身半裸,下身圍一條虎皮,身纏眼鏡蛇,手持三叉戟和弓箭,遊蕩在鬼靈墳墓之間。當他露出恐怖之相時,宇宙諸生無不為之戰慄。故被稱為“鬼靈之主”。
此外,濕婆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形象——林伽。林伽是男性生殖器,象徵著再生。相傳濕婆當初沒有把與梵天一起創造世界的事放在心上,獨自去海底修煉,結果出海時發現世上的一切都安排妥當。氣惱之下遂割掉生殖器扔向人間,從此就有了印度人對林伽的崇拜。
雖然毀滅神的名號聽起來比較恐怖,但濕婆卻是個多才多藝的神——他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因此又被尊稱為“舞神”。濕婆會跳一百零八種舞蹈,分為女性式的柔軟舞和男性式的剛健舞兩大類型。他在歡樂與悲哀時都喜歡跳舞,或獨自,或與他的妻子一起跳。通常濕婆都是在火圈中起舞,頭髮向上飛揚,一隻腳踩著代表無知的侏儒,另一條腿和手在空中扭擺,舞姿曼妙絢麗。其右手執鼓,象徵生命;左掌托著火焰,象徵毀滅。故此在濕婆手中掌握了創造與毀滅兩種元素。舞蹈既象徵著濕婆的榮耀也象徵著宇宙的永恆運動,運動是為了使宇宙不朽。在一個舊時代結束時,他還會通過跳坦達瓦之舞來完成世界的毀滅,並使之回歸到宇宙精神中。
身為毀滅和破壞之神,濕婆在眾神中自然擁有最強的戰鬥力。他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
濕婆濕婆
娑峰刻苦修煉瑜伽,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智慧。同時,他還擁有一支強悍的軍隊,所有士兵全部由形體駭人的魔鬼組成。而他長在前額上的第三隻眼更是一件比核彈還可怕的武器。這隻眼平時總是緊閉著,一旦睜開就會噴出毀天滅地的憤怒之火,摧毀所看到的一切,就連神也不能倖免。曾經引誘濕婆的愛神
他的狂怒會讓整個宇宙顫抖;溫柔起來,又感情色彩濃厚,對人給予慷慨的恩惠。除了以上的身份,濕婆還具有許多功能與分身,他主宰風暴與閃電,賜予醫藥與健康;他是畜生與野獸之神,代表著生殖力;他還是明智與慷慨之神、歌詠與祭祀之主。作為印度教實際上最強的主神,濕婆擁有超越印度教三億三千三萬百萬神,俯瞰遍天諸生的無與倫比的高貴地位。濕婆那種奇異的矛盾魅力,沒有邪惡的邪惡、離經叛道的哲學、高傲孤僻的個性、背棄一切的瘋狂,使他成為眾多文藝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他象徵神秘和狂暴的自然之力,他單純任性同時深不可測的性格,令無數信徒迷醉。印度教的濕婆派信徒將他奉為宇宙最高神,是在印度底層民眾中得到最廣泛信仰崇拜的神。

毗濕奴

妙毗天毗濕奴,又稱遍入天,是宇宙的守護者,也是同惡魔作戰的尖兵。作為保護神的他,與濕婆正好相反,簡直就是樣板戲裡的男主角——英俊魁梧、性格溫厚、和藹理性,是仁慈與善良的化身,具無所不能的力量,保護並維持著宇宙的次序,整一個“高大全”的完美神祇。
毗濕奴毗濕奴
毗濕奴的形象通常被描述為一位祥和的青年武士,安靜地躺在千頭龍王舍沙的身上,漂浮於宇宙之海。他全身皮膚呈藍色,披金袍,頭戴金冠,脖子上掛著花環,胸前裝飾著寶石,額頭上有一個V字形的標記。同樣有四隻手臂,分持輪寶、蓮花、法螺和神仗。他的坐騎是一隻鷹頭人身的大鵬金翅鳥(伽樓羅)。
在毗濕奴那種無暇的美貌與光環自下,隱藏著令人畏懼的理性、計謀和深沉的城府!他有一千個稱號、十個化身,是最善於變化的天神。這十個化身分別為:魚、龜、野豬、獅面人、侏儒、持斧羅摩、羅摩、黑天釋迦牟尼、迦爾基。其中羅摩、黑天是印度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中的人物;而迦爾基為持寶劍、騎白馬的救世主,肩負著毀滅舊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任務。每一個化身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數千年來於印度人民中廣為流傳。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教中,釋迦牟尼成為毗濕奴的化身之一,可見印度宗教競爭之激烈。所以,在印度教毗濕奴派的世界觀里,毗濕奴的神格是無與倫比的。
印度人本能地對能庇護自己的守護神毗濕奴興趣最大,據說毗濕奴曾化身下凡救世24次,他在人間匡扶正義、消滅邪惡並建立法治,在天神與惡魔之間的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立場十分堅定。其大部分事跡都集中在十個化身里,每一次都充分體現了他“完神”的高尚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