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壠沙雅丹,是羅布泊地區雅丹地貌的一部分,它位於新疆阿奇克谷地三壠沙以東一帶,雅丹分布區東西和南北各寬約10公里,面積為100平方公里上下,丘體高大,排列整齊,遠遠望去,像是停泊在戈壁中的一列列艦隊(上)。三壠沙雅丹的土丘主要為淺棕色泥岩和砂岩互層,中午的時候,看上去像是一個個磨盤,又像是巨大的靈芝,閃閃發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壠沙雅丹
- 所屬地區:新疆
- 地理位置:新疆阿奇克谷地三壠沙以東一帶
- 面積:100平方公里
- 東西長:約10千米
- 南北長:約10千米
簡介,基本概況,專家點評,最美看點,科學視點,其他靚點,獨特文化,氣候交通,經典美食,旅遊方式,參考資料,
簡介
三壠沙雅丹的美在於它的僻靜。這裡遠離都市喧囂,沒有吵鬧的馬達聲,看不見忙碌工作的人們,尋不到林立的高樓別墅,這裡有的只是空曠、寧靜、自然。
該地貌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活動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三大雅丹”第三名。
作為新疆四大魔鬼城之一,三壠沙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這是不論你進入哪個城市、哪個省份或是哪個國家都感受不到的,正如只有在北京才能看到天安門一樣,三壠沙也是獨一無二的。進入羅布泊,當你觀賞了孔雀河乾涸的河道、樓蘭的遺址廢墟後,來到三壠沙,你將進一步感受到歷史的滄桑與大自然的無情。曾經富饒、美麗的地方變成了一片荒漠,而這片荒漠卻依然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美麗,正在以另一種方式來展現自己的豪壯之美。
基本概況
三壠沙雅丹群位於玉門關以西的戈壁荒漠中,甘肅、新疆交界一帶。由於地處三壠沙雅丹邊緣,因此被稱為三壠沙雅丹。三壠沙是一條橫亘於羅布迫東部地區的流動沙丘帶,至今仍受東北風的影響,隨時遊動。這條沙漠帶長約百千米,寬約數千米,在漢代土梁道的沙帶最窄,約200米。遇到起風,沙如游蛇,在風口中行走,細沙會沿足盤旋到膝蓋處。民間有諺語道:急走流沙慢走水。三壠沙雅丹東西長約10千米,南北寬約10千米,面積約100平方千米。土台高達15~20米,大多土台可長達200米。所有的土台都呈長條狀東西排列,猶如茫茫沙海中的一群巨鯨,或聯全艦隊的一列列戰艦在游弋,氣勢磅礴。其成因有不同的說法,但大多數人認為屬洪水沖蝕為主,再加上風的作用形成。土台的結構多已沉積層黃土形成,有不同的顏色,在早午晚太陽的光線的作用下,產生不同的色彩世界,奇幻無群。這裡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運氣好的話,你還可以在這裡撿到文物;但這裡也被稱為魔鬼出沒的地方,因土台形狀近似,走進之後容易迷路,若碰上沙暴,風聲如同鬼哭,情景十分險惡,令人心驚膽戰。
專家點評
三壠沙雅丹形態琳琅滿目,惟妙惟肖,是大自然的傑作,堪稱鬼斧神工,很有蒼涼之美,附近還有著名的樓蘭古城遺址,自然與人文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吳正
密集的雅丹群,呈現出大千世界中的種種映象:樓台亭榭、車舟飛梭、人類鳥獸等,無所不有,是中國雅丹地貌分布區中最獨特最美麗的一片。
——夏訓誠
最美看點
羅布泊位於巴州境內若羌縣東北部,這裡曾是變化莫測的中國第二大內陸湖。是中國歷史上,羅布泊地區曾經有過燦爛、輝煌的一頁。它是新疆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山海經》最早記載了羅布泊的位置:“不同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岳崇之山,東望坳澤,河水之所潛也”。指明羅布泊(坳澤)在蔥嶺(不周之山)之東。唐代邊寨詩人岑參曾在他的詩篇中如此描繪羅布泊:“官軍西出過樓蘭,營幕旁臨月窟寒,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在《馬可波羅遊記》中也留下了關於羅布泊的描述:“沿途儘是沙山沙谷,無食可覓,禽獸絕跡”,“行人夜中騎行渡沙漠時,因故落後,迨至重行,則聞鬼語,數次使其失道,由是喪命者為數已多”。
如今進入羅布泊湖區,給人的惟一感覺就是單調,景色一成不變。地上的乾湖床全是青灰的土色,在三十多年的暴曬下乾硬、起殼、翹起,到處是一灘一灘的鹽藥,正如同起伏的水波、浪花,越野車在上面行駛,搖搖晃晃,車子走在羅布泊,如同在大海上航行一樣。 天色湛藍,空氣清朗,四周靜寂無聲,全是土黃色林立的雅丹。三壠沙雅丹奇觀東西橫亘數百里,因為中有三斷石而得名。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燥熱難耐,一條長長的沙土帶貫穿其間,使來此探險的車隊寸步難移。
西漢時,絲綢之路北道出敦煌,沿疏勒河西行,要繞過三壠沙。在寬闊的疏勒河乾河床的北側稍遠處,聳立著寸草不生的庫魯克塔格,山色灰黑;南岸是金黃色的沙山,綿延起伏,遼闊無垠,那便是庫木塔格沙漠。河床的南半邊,一片片蘆葦,蔥翠茂密,高過人頭;一叢叢紅柳,紅中透綠。藍天、黃沙、綠草、紅花,在沙漠深處構成了一幅大自然中難得的美景。這裡環境條件嚴酷,渺無人煙,猛獸也難以存活,因此成了一些食草動物的世外桃源。三壠沙一地常有野免、黃羊和野駱駝出沒。野駱駝酷似家駝,瘦小而矯健善跑。據說它在受到狼的攻擊時,常常狼引至沙漠深處,使狼饑渴而死。
三壠沙西面有一碑,碑上寫著八一泉,也叫都護泉,從名字可知,其年代甚為久遠,而今已經一滴水也沒有了。再往西為甜水井,當地人稱羊塔克庫克,這一代大地名叫庫木庫都克(沙泉之意),著名探險家彭加木曾在庫木庫都克尋找有水的沙泉,但未找到而死。現甜水井側有一方形建築遺址,內已空蕩無物。該處是沙漠中極少有的淡水泉,成了野駱駝出沒之地,在黃昏時候,常有野駱駝前來此處飲水。甜水井的水從一個深溝的土縫裡緩緩流出來,水量非常小,匯入一個小水坑。水坑是灰白色的,可見雖是淡水,也含有鹽鹼。
瑞在三壠沙雅丹群已正式列為國家地質公園,著名電影《英雄》的部分外景便是在這裡完成。
科學視點
鵝喉羚是偶蹄牛科中等體形動物,身材大小與高鼻羚羊接近。成年鵝喉羚重20多千克,身長1.2米左右,肩高約70多厘米。身材瘦而四肢細長,善於奔跑。它有一條16~17厘米長的黑褐色細長尾巴。雄羚頭上長有一對30多厘米長的黑褐色角,從頭頂徐徐向後上方分歧伸出,末端向上彎轉。角上有明顯環紋,其數量隨著年齡而增長,多的達17條。鵝喉羚上體呈棕褐色,腹面和尾基為白色,冬毛呈沙棕色,適於在無雪的荒漠沙地隱藏。鵝喉羚是典型的荒漠和半荒漠動物,在新疆分布很廣。從一望無際的礫質戈壁到起伏的殘山丘陵和沙丘地帶,從植被稀疏的河間高地到河流沿岸的胡楊林中,都有它們的蹤跡,但在南北疆分布有不同的亞種。
其他靚點
獨特文化
早在西漢時期,張賽出使西域,便開闢出了古絲綢之路,絲綢古道向東到達今天的西安,向西通往歐洲。古道從敦煌開始分為南北兩道。在天山以南的為南道、天山以北的為北道。之後天山以北的一條絲綢之路繁榮起來,被稱新北道。隋唐時期把這三條路線依次稱南道、中道(漢代稱北道)、北道(即新北道)。現在的荒漠無人區羅布泊,卻是當時絲綢古道的要道之一。古書記載當古人途經三壠沙一帶時,都會頓感恐懼。在《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中記載了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有人口一萬四千餘,士兵近三千人,可謂是一個泱泱大國。古樓蘭又是古絲路上西出陽關的第一站,當年這裡交通繁忙,城市經濟繁榮,而聲名赫赫的樓蘭王國在繁榮興旺了五六百年以後,卻從4世紀之後,史不記載,傳不列名,突然銷聲匿跡了。
氣候交通
氣候: 白龍堆到今天仍是一處危險的無人區,它位於羅布泊東北部,是一片鹽鹼地土台群,在炎熱的氣候,環境十分惡劣,途經此地的人一般給養已用去大部分,若遇上數天沙暴,人就會被困住,不是餓死就是渴死,所以每年6 —8月份,一般人不會進入此地區。
交通:
進入羅布泊地區,走東西向的北線可以經過白龍堆,走東西向的南線則看不到,因南線的景觀主要為庫木庫都克、庫姆塔格沙漠(中國第三大沙漠)、墩立克、米蘭等。走南北向縱穿羅布泊線也可以向東北繞經白龍堆。
白龍堆與龍城的雅丹有相似之處,其台背較圓滑,兩側緩坡有弧線,長條狀的土丘東北邊高西南邊低,似昂首鰲游的龍,所以被稱為“龍”。三壠沙雅丹的土台面較平整,兩側大多如刀削過呈90°崖壁。三壠沙的土台比白龍堆、龍城雅丹稍高些。三壠沙偶可見到駱駝刺,白龍堆因更為乾旱,靠近羅布泊中心區,現寸草皆無,但地表屬硬土台鹽鹼地貌,步行或汽車行駛較為容易。
經典美食
羅布泊人的飲食習慣與新疆一樣,有米飯和饅頭,葷菜、蔬菜常年不斷。羅布泊人用一種神奇的植物羅布麻,采其花葉做茶喝,於是許多疾病不治自愈,這種習俗已有三千多年了,獨特的飲食風俗。
旅遊方式
帶一個向民驅車前往,適合探險游。 自助路線乘火車至哈密,從哈密包車前往羅布泊或是從若羌乘班車到羅布泊,到達羅布泊後,向三壠沙方向行進,中途可以路過很多值得一看的景點。
行程推薦
第1天:烏魯木齊→哈密;
第2天:哈密→羅布泊湖心;
第3天:湖心→白龍堆→龍城;
第4天:龍城→三壠沙→孔雀河;
第5天:返回哈密。
最佳季節
不宜在夏季或冬季旅行,最好選擇在秋季的時候進入羅布泊地區。
住宿
自帶帳篷露營。
參考資料
主題自助游書系,2006年版,《最美中國自助游》,中國林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