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塔謠

三塔謠

《三塔謠》是2013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明飛。

《三塔謠》作者韓明飛可以時常回歸到空寂和寧靜,同他自己的心靈竊竊小語,讓他的每根神經和每個細胞都能聽見。對語言文字有幾分敏感,對腳下的土地有一片情懷,因此,有了些生活的感覺,就想把它形成文字,於是有了一篇篇小文。別無他念,想記錄下作者走過歲月的一些響動、一絲印跡、一點心情,以及他和他的陽光、月華、雨水、四季的風同在的過程。當然,更為自己創設一個幽篁之境,讓人在浮世有一塊幽僻的心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塔謠
  • 作者:韓明飛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3年2月1日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0 頁
  • ISBN:9787564141059
  • 類別:中國現當代隨筆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三塔謠》講述了南通民謠云:通州三座塔,角分四六八,兩塔平地起,一塔雲中插。作者韓明飛一生有幸與這三座塔結緣,他在她們的塔影風鈴里出生、成長、生活、工作。可以說,三塔同日日划過塔剎的陽光構成了作者內心的圖景,成為他今生今世生於斯長於斯的證據。這風景也存在於我們心頭。它同紅樓前那株老楸樹四月里一樹繁花,同挽著綠蔭亭倒影靜靜綻放的一塘睡蓮,同帶著一課課時間刻度的鈴聲……匯成他一年年校園生活鮮活的回憶。因此,把在三塔下走過歲月的感受述諸文字結集,就取名《三塔謠》

圖書目錄

第一輯
父親的年酒
老爺車主
曾祖母的俗話
夢裡九月
老侄兒這個稱呼
瓦屋七八間
丫頭
曝伏
拆遷記事
我的青蔥歲月
心靈的天堂
凌夫子
第二輯
用心走過每一天
常懷平常心
用體溫溫暖自己
數學符號的生活化理解
讓我成為你的記憶
人生拾穗
“葦草”的美麗
生命的日記
真情澆灌的園地
走過托斯道夫
年來年往
墓地二題
紀念品
走過世紀的芬芳
瀘沽湖邊
第三輯
秋事短章
夜來南風起
走進收成
洇透汗水的歌
禾田聽蛙
鄉村五月
天上星多來日熱
伏天農事
鄉村印象
草有草的風景
冬日
秋野小渠
第四輯
三道牆
秋天的合唱
春意
荻花白
鳥影
窗前
肩頭
暑天河趣
散心記
常留心頭的花香
一個人的陽光
找回一支童年的歌
第五輯
廊檐
十字路,丁字路
祖屋
院落
19號大院
市井生活
一隻小蟲爬進車庫
街巷
說“口話”
家常便飯
夏里小吃
家鄉小菜
灶頭炊事
鹹小菜
後記

作者簡介

韓明飛,生在新中國的朝陽里,長在鄉土上。改革開放之年,走上教師崗位。歷南通市第十七中學、南郊中學,再到南通中學工作,三十餘年,盡心課讀事教。常懷一顆真誠的心,感念生活,感懷歲月,寫點文字,自我慰勉,還原生命的本色

序言

南通民謠云:通州三座塔,角分四六八,兩塔平地起,一塔雲中插。我一生有幸與這三座塔結緣,我在她們的塔影風鈴里出生、成長、生活、工作。可以說,三塔同日日划過塔剎的陽光構成了我內心的圖景,成為我今生今世生於斯長於斯的證據。
我出生在狼山北的臨江村。那時候,家家戶戶開門見山,蔚藍的天幕下連綿起伏的五座山體青蔥靈秀,如一套立體畫屏。畫屏最佳處是支雲塔,聳出家鄉秀關的風景。我出生的那個冬夜寒氣十足,祖母說,那天滴水成冰。我猜想,當我在老屋西頭房裡呱呱落地,凜凜北風裡,廣教寺和支雲塔的燈光燭火給長輩們心頭帶來多少暖意。
第一次走近支雲塔,是一個剛走出荒年的春日,祖父帶我和大弟上山敬香。站在殿後,我們虔誠地仰望古塔。金色的瓦面,紫紅色的廊柱和欄板,在陽光下反射著莊嚴的聖光。山下,又一度春風正裝點出無盡的村意,桃園村一樹樹桃花絢爛無比。在祖父指點下,我們看過桃園,看臨江,看我家的五間草屋。我和弟弟想買票上塔。祖父說,還是到山下吃碗餛飩飽飽肚子吧。於是,悻悻地跟著祖父下了山。
改革開放後的一個春天,我實現了這一願望。那時,我在十七中(後改名為旅遊中學)工作。學校地處曹公祠,站在前排教學樓南眺,五山歷歷在前,我們戲稱這樓叫望山樓。那天,組織學生到狼山春遊,我和同事們登上了支雲塔。臨風俯瞰,和暖的春暉下,大江滔滔,泛起金波;千帆往來,汽笛聲聲。我感嘆歲月,感慨世事變遷,回來寫了篇《登塔遐想》,登在校門口的黑板報上,那是我最初發表的文字。
文峰塔下也有我的家園,這裡是祖母世代居住的地方。我和大弟生在臨江,長在文峰塔邊。每天,我們打開廚房後門,就能看到巍巍的文峰塔。塔前有條大河,老輩人稱寶塔河,塔下的廟,我們稱寶塔廟。祖父從臨江到祖母這邊來,熟人相問,祖父回答,上寶塔河去。文峰塔,寶塔河,成了我們這一帶的人情感化的家庭地址。直到現在,有人問起我的住所,我還喜歡說文峰塔那邊。事實上,我一直生活在文峰塔的地緣文化里,我每天進進出出的路叫文峰路,經過的橋叫文峰橋、塔影橋。每次外出歸來,過三元橋,抬頭望見靜立在水邊的文峰塔,溫熱親切感油然而生。四百年來她就這樣肅穆地聳立著,成為我家園的地標,成為祖祖輩輩居家過日子的共同記憶。
文峰塔,寶塔河,伴我成長。夏日,古塔俯視我們在寶塔河裡游水嬉鬧,捉魚摸蝦,多少回把她美妙的倒影攪散了一河。春夜,東南風吹醒一塊塊麥地,塔上風鈴丁零噹啷,聲聲悅耳,鄉鄰們拉起哨口板鷂,夜空黑影點點,錚錚鏘鏘,合成我青春的夢。四十歲過後,我時常望飛鳥繞塔,落霞披綺,陷入沉思。
1997年春天,我調到南通中學工作,從此又有幸走進了光孝塔的身影里。光孝塔是隔壁天寧寺的,但是站在我們學校的操場上是看她全貌最好的地點。操場空曠,近看遠看都成風景,光孝塔好像就是為我們校園設立的。事實上,她已成為校園一景,常留在師生們的記憶里。塔上的風鈴聲,曾寄託過多少學子的青春心愿。
在這八角古塔下,我走過了十五個校園春秋,送走迎來一屆又一屆學子。我不僅熟悉她的容貌,還熟悉她四時的景致。夏天,雷雨沖洗亭狀的瓦頂,濺起一層層雨煙,掛下一檐檐雨簾;冬日,斜陽把塔樓的彎檐飛角勾勒出一道金邊,陽光從塔邊兩棵老銀杏的遒枝鐵柯間穿射過來,寬寬窄窄,和弦般美妙。 這風景也存在於我們心頭。它同紅樓前那株老楸樹四月里一樹繁花,同挽著綠蔭亭倒影靜靜綻放的一塘睡蓮,同帶著一課課時間刻度的鈴聲……匯成我一年年校園生活鮮活的回憶。
我與家鄉的三塔有這么多的緣分,因此,把在三塔下走過歲月的感受述諸文字結集,就取名《三塔謠》。
韓明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