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報論

三報論

《三報論》是中國東晉僧人慧遠闡述因果報應思想的論文。當時一些學者懷疑善惡無現報,論文對此作了回答,強調報應非限於現報,因而題名為《三報論》。論文說:“業有三報: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業”,指人的行為、講話和思想活動。業有三種性質:善、惡和無記。無記指非善非惡。

人們據作業的不同性質而相應地得到不同的報應。所謂現報,就是今生作業,今生便受報應;生報是今生作業,下一世受報應;後報是今生作業,經二生三生、百生千生而受報應。報應之所以有先後,是由於受報應要通過人心,而心要對事物有所感受才有反應活動,感應有快慢,所以報應有先後。慧遠針對時人根據“積善而秧集”、“凶邪而致慶”的事實提出的質問,強調“此皆現業未就,而前行始應”。善人受禍,惡人受福,是他們前世行為所得的報應,今世行為所受的報應還沒有顯現出來。這個重要觀點,把報應前推後移,使人們無從在現世驗證,從而在理論上得以自圓其說,巧妙地“解決”了長期以來的爭論,影響甚大。時人懷疑佛教因果報應說,多以儒家典籍為據,慧遠為此還特意指出“世典以一生為限,不明其外”。

與《三報論》密切相關,慧遠還為答東晉重臣太尉桓玄懷疑因果報應而作《明報應論》,闡發了因果報應的根源。慧遠的因果報應學說是一種重要的宗教人生哲學,是肯定靈魂不滅和將因果律神秘化的必然結果。論文載《弘明集》卷5,版本以《四部叢刊》影印本為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報論
  • 創作年代:東晉
  • 文學體裁論文
  • 作者:僧人慧遠
  • 創作背景:一些學者懷疑善惡無現報
  • 主要內容:闡述因果報應思想
作品原文,作品今譯,

作品原文

經說業有三報。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現報者。善惡始於此身。即此身受。生報者。來生便受。後報者。或經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後乃受。受之無主。必由於心。心無定司。感事而應。 應有遲速。故報有先後先後雖異。鹹隨所遇而為對。對有強弱。故輕奉不同。斯乃自然之賞罰。三報之大略也。非夫通才達識。入要之明。罕得其門。降茲已還。或有始涉大方。以先悟為蓍龜。博綜內籍。 反三隅於未聞。師友仁匠。習以移性者。差可得而言。請試論之。
夫羞惡之興。由其有漸漸以之極。則有九品之論。凡在九品。非其現報之所攝。然則現報絕夫常類可知。類非九品。則非三報之所攝。何者。若利害交於目前。而頓相傾奪。神機自運。不待慮而發。發不待慮。則報不旋踵而應。此現報之一隅。絕夫九品者也。又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定則時來必受。非祈禱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將推而極之。則義深數廣。不可詳究。故略而言之。相參懷佛教者。以有得之。世或有積善而殃集。或有凶邪而致慶。此皆現業未就。而前行始應。故曰禎祥遇禍。妖孽見福。疑似之嫌。於是乎在。何以謂之然。或有欲匡主救時。道濟生民。擬步高跡。志在立功。而大業中傾。天殃頓集。或有棲遲衡門。無悶於世。以安步為輿。優遊卒歲。而時來無妄。運非所遇。世道交淪。於其床習。或有名冠四科。道在入室。全愛體仁。慕上善以進德若斯人也。含沖和而納疾。履信順而夭年。此皆立功立德之舛戀。疑嫌之所以生也。
大義既明。宜尋其對。對各有本。待感而發。逆順雖殊。其揆一耳。何者。倚伏之契定於在昔冥符告命。潛相回換。故令禍福之氣。交謝於六府。善惡之報。舛互而兩行。是使事應之際愚智同惑。謂積善之無慶。積惡之無殃。感神明而悲所遇。慨天殃之於善人。鹹謂名教之書。無宗於上遂使大道翳於小成。以正言為善誘。應心求實。必至理之無此。原其所由。由世典以一生為限。不明其外。其外未明。故尋理者自畢於視聽之內。此先王即民心而通其分。以耳目為關鍵者也。如令合內外之道。以求弘教之情。則知理會之必同。不惑眾塗而駭其異。若能覽三報以觀窮通之分。則尼父之不答仲由。顏冉對聖匠而如愚。皆可知矣。亦有緣起。而緣生法雖預入諦之明。而遺愛未忘。猶以三報為華苑。或躍而未離於淵者也。
推此以觀。則知有方外之賓。服膺妙法。洗心玄門。一詣之感。超登上位。如斯倫匹。宿殃雖積。功不在治。理自安消。非三報之所及。因茲而言。佛經所以越名教。絕九流者。豈不以疏神達要。 陶鑄靈府窮源盡化。鏡萬象於無象者也。

作品今譯

佛經《阿毗曇心論》說,業(人的造作)有三種報應。一稱現報,二稱生報,三稱後報。現報是現身作善作惡,現身就得善報惡報。生報是來生受報應。後報是在二生、三生、百生、千生以後終受報應。
受報應時已沒有了現身,人是通過心來受報應的。心沒有固定的掌管者,它是隨事物而所感應的。感應有遲有速,所以報應也有先有後。先後中有差別,但報應都與所作之事相對應。對應有強有弱,所以福報禍報也有輕有重,這乃是自然的賞罰、三報的大致內容。非博學通識、有把握關鍵之智慧者難以找到門徑。話主回來,或者有人初步領會到天地大法則,能夠先懂得吉凶如同占卜一樣準確,博覽並綜合各種佛教典籍,舉一反三去說明過去未聞之事。以仁者為師友,通過學習而修正人性,方可以得到三報的要領。我嘗試著作一論證:善惡的興起,是逐漸積累的。積累達到極點的,就產生了淨土九品的區別。所有九品的區別,不是今生善惡的報應,而是前生所作善惡的報應。可知現報絕對不是通常可以實現的。不屬於九品者,就不在三報的範圍之內。什麼原因?假如利害就發生在眼前的,馬上就開始做傾軋爭奪,自恃自謀,是不加考慮就會發生的。行為不是深思熟慮而作,故不待轉動腳跟的時間,報應就來了。這是現報的一個方面,只會發生在現事,對於淨土世界的九品,是與現報無關的。
又三業(身、口、意)性質不同,各自有定報。這種定報是時來必報,決不是祈禱能轉移,主觀努力所能避免的。推而廣之,極而言之,則報應之事含義深遠,不可詳究,只能略而言之。這對於有意參佛者,不定期是會有收穫的。
世上有人一生積善而終獲取殃災的,也有人一生凶邪而終致福慶的。這都是他們前世行為所得報應,今世作業還沒有到報應的時候。所以說禎祥遇禍,妖孽見福,對報應之懷疑,於是乎產生了。怎么說明這個道理呢?有人匡助明主,圖救時勢,道濟民眾,追隨高尚之人,志在建立功業。然而事業心卻中途失敗,災禍與不幸伴隨著他。有人悠然生活在簡陋的房屋之中,無憂於世事。他以步代車,優遊自樂地度過歲月。他從未胡亂妄為,然而命運卻不理想。遇到人世與天道交相淪喪的狀況,他不得不離棄自己悠閒的生活習慣。有人在德行、言語、政事、文字四方面都名列前茅,學問之道步步加深,全心向愛,體會仁義,追慕至善,以增進道德。象這樣的人,含沖和之氣卻得了重病;守信用、心順和卻早死。以上都是立功立德向善,卻遭受到錯亂之變,所以對報因的懷疑就這樣產生了。
三報的大義既然明了,就要善於尋打到應之處,對應之處各有其本,待感應而後發生。發生的報應有逆有順,表面上不同,但道理是相同的。為什麼呢?今世的禍福報應,是在前世就確定了的,這是暗中的應驗,冥冥之中的輪迴。所以禍福之氣,交相代謝於六道輪迴之中。善惡的報應,有時交錯而截然不同,就這使事物發生報應的時刻,令愚蠢和明智的人都發生因惑。他們說積善之人無福慶,積惡之人無宵殃。感嘆神明而悲所際遇,憤慨上天降災殃於行善之人。還說儒家名教之書上,沒有三報的根據。他們說,大道隱蔽在小成之中,要以報應論作為教人行善的手段。然而感應於心,求證於實,在儒家至理之中,沒有這種理論。
追究以上這種看法的理由,在於世俗的典籍只限於今生而論,不明今生以外的來世。今生以外的來世不明,故追求至理者僅限於耳目視聽之內。先王不離民心而通達其職責,也是以耳目感覺為界限的。如果合佛、儒、道諸家之道,以求弘揚佛教的精神,就會知道彼此之間的精神實質是相同的,就不會迷惑於眾多途徑而驚駭它們之間的差異。如果能觀三報,通達一切奧妙,則孔子不回答子路提出的鬼神生死問題,顏回對孔子的教導“不違、愚蠢”,就都可以理解了。
又有緣起之說,因緣生法界萬象。雖然進入進法四諦的智慧,但對於儒家之仁愛學說未忘。三報這樣的理論也是如此,雖然屬於因緣學說,但也沒有離開儒家的學說。由此推之,則知有方外之佛祖,崇拜妙法,洗心而入玄門,感應而深造詣,超然而踞於輪迴之上。達到這樣的境界,即使禍殃積取,不必去理會,自然消滅,已超出了三世報應的範圍。因此而言,佛教之所以能超越名教、九流,正由於它通達心神,陶冶靈魂,窮源盡化,以因緣之法統攝萬象之事物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