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堡

三堡

位於延慶縣東南部。東、西、南三向與昌平區搪壤。三堡又名三鋪,位於延慶縣八達嶺鎮東南,與昌平區交界。該村地處關溝古道的峽谷內,轄三堡、黃土崗2個自然村,轄區面積3.9平方公里,現有村民34戶,70餘人。是關溝風景區的一個結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堡
  • 所屬地區:延慶縣東南部
  • 歷史:金代
  • 記載:《察哈爾通志》
歷史,周邊景點,彈琴峽,五桂頭,上關城遺址,三堡火車站,

歷史

早在金代,這裡就有村,名叫三鋪,為大道鋪司。到清代,該地仍稱三鋪,《察哈爾通志》記載該地進稱“三堡”。由於該村地處延慶山谷的階地上,並且年代久遠,所以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人文景觀。知名的有仙人橋、金魚池、觀音廟、彈琴峽、五郎影、摩崖石刻等。彈琴峽西側石壁上刻有“五桂頭彈琴峽”,且有少數民族文字。在石刻的上面有一個山洞,過去曾修過兩層的小廟,其上層為觀音閣,下層是關帝廟。
傳說三堡村金代就已建村,原名三鋪。“鋪”字應源於古代的郵驛組織之一“急遞鋪”。驛站是古代供傳遞宮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信息的國家之一,郵驛歷史長達3000多年。關溝古道沿線上的居庸、榆林、土木都是古代著名的驛站。而急遞鋪也是驛站的一種形式,專門用於傳遞軍事情報和皇帝的重要政令。資料顯示,急遞鋪的設定始於宋代,當時稱“急腳遞”。又作“急遞站”、“急腳馬遞鋪”。金仿宋設急遞鋪,元代得到進一步推廣。據《元史.》卷一零一卷《兵志四·急遞鋪兵》記載:“世祖時,自燕京至開平府,復自開平府至京兆,始驗地里遠近,人數多寡,立急遞站鋪。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則設一鋪,於各州縣所管民戶及漏籍戶內,簽起鋪兵。”而三堡(鋪)村正好處在這條交通錢上。明代繼承了元代的急遞鋪制度。三鋪,顧名思義應該是從南往北數第三個急遞鋪。昌平區境內沒有發現頭鋪、二鋪的地名。但有專家考證,三堡(鋪)村是昌平州八急遞鋪之一,延慶衛之青龍橋腰站,就置在三鋪。南口為第一站,陰涼崖為第二站,三鋪為第三站。
古人之所以在三堡(鋪)村設定急遞鋪,是與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分不開的。三堡(鋪)正好處在古代關溝古道的重要節點上。以元代為例,從大都通往上都的三條道路中,有兩條經過今天的延慶,即四海冶路和居庸關大道。而居庸關大道又從延慶開始分為縉山道、西路、驛路等。
從元大都(今北京)出發,經清河、榆河、新店、龍虎台、出居庸關,到達延慶的三堡村,這條路被稱作居庸關大道。而從三堡出發,一路經八達嶺、岔道、外炮、榆林驛、懷來(舊城)、狼山、統幕、雞鳴驛、宣德府(今宣化),出今張家口,至興和路(今張北),轉向東北上都。這條路被稱為西路。另一路由三堡向北,經今延慶縣小張家口、紅門、沈家營、大柏老、舊縣(原縉山縣)、車坊、黑峪口、十八盤嶺、白河堡等地,又經赤城縣的長伸地、龍門所、向東過長城,再沿著黑河上游谷地而至上都。這條路被稱作縉山道、黑峪道或色澤嶺道。
三堡(鋪)正好處於西路和縉山道的三叉口,是過往客商、傳遞訊息的士兵以及達官顯貴們歇腳休息的理想場所,在此設急遞鋪、設客棧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兒了。而三堡(鋪)村的美也緊緊地與這條古代交通路線相聯,沿線的風物、傳說不時地吸引了慕名而來的遊客。

周邊景點

彈琴峽

沿著三堡村的小路往北走,古道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兩山越來越壁立,形成一個峽谷。村中老人介紹,過去這條道很窄,只能容行人和騎馬的人通過。抗日戰爭時期被加寬,才可以通過較大車輛。這就是傳說中的關溝古道了。往前行不到1公里就是著名的彈琴峽五桂頭,是關溝著名景點。彈琴峽指的是五桂頭山東側一條花崗岩峽谷,溫榆河從北流入,河水在谷底亂石中流淌,發出有節奏的響聲,加上峽谷的回音,遠聽猶如彈琴聲。元代詩人陳孚在《彈琴峽》一詩中描繪到“月作金微風作弦,清聲豈待指中彈?伯牙別有高山調,寫在松風亂石問。”如今,隨著鐵路、公路的修通,人們再也聽不到泉水流出的“叮咚”琴聲了。而在彈琴峽北側的一處石窟中,一尊彌勒佛依然堅守在這“古琴”旁邊,在用心傾聽那已漸已遠去的琴音。
彈琴峽北入口處,有一座小廟,元代民間藝要在廟內石壁上刻有一尊佛像,佛像面帶笑容,這一景觀被稱為彌勒聽琴。彈琴峽隧洞上方石壁上刻有楊五郎影及滿文。

五桂頭

五桂頭山本名五龜山,又名五鬼頭、五貴頭、五桂頭,在三堡村北,因山勢如五龜相聚而得名。傳說明初燕王朱棣掃北時曾藉助擅使火器的霍氏五兄弟的威力打敗了北元殘部。燕王做了皇帝之後,又擔心霍氏五兄弟造反,就把五兄弟以蒙古細作的罪名殺害了,並把五顆人頭懸掛在附近道旁示眾,人們遂稱此地為五鬼頭。後為安撫人心,皇帝又封霍氏五兄弟為五顯財神,並在關溝建了一座“五鬼頭財神廟”。後來,人們覺得“鬼”字不好聽,便改成了“貴”字,修京張鐵路時改為“五桂頭”。五桂頭山在關溝古道上的位置顯著,摩崖和題刻遺存十分豐富。在五桂頭山南側高速公路彈琴峽隧道東外壁巨石上有一處“五郎像”摩崖造像,面對關溝古道,西側崖下為“五貴頭、彈琴峽”摩崖石刻。從形象上看,“五郞像”應為釋迦牟尼坐像,依岩壁而鑿,龕隨像身,高浮雕,像高約6米,寬約4米。頭頂部有球形髻,雙耳垂肩,眉目清晰,表情莊重,眉心有痣,領下垂至腹,寬衣博帶式外衣,內著裙,裙帶有小結,外衣上部有披肩,陰線勾勒衣褶,坦胸,臉部肩部飽滿,雙手交於腹前結定印,雙腿結跏趺,下有蓮座,痕跡依稀可辨。座下有安放供桌的溝槽,像周圍留有雕鑿時搭加的窩眼。元代,蒙古人篤信佛教,在關溝四十里的山崖上鐫刻佛像及吉祥語,祈求平安,《元史.卷三十》曾記載:遣指揮使兀都蠻鐫西番咒語於居庸關崖石。元朝總稱西域各族為西蕃(或寫作西番),藏族被看作是西蕃之一,所以有時又習稱藏族地區為“西蕃”,有時又異寫為“西番”。除“五郎像”外,在五桂頭山崖下部還裸露出4幅少數民族文字的摩崖,從文字的外形看,酷似藏文,正與元史的記載相符。
三堡
在山下八達嶺高速公路“彈琴峽隧道”斜下方,有一座“五桂頭山洞”,是100多年前詹天佑修京張鐵路時留下的遺蹟,一說為泄洪洞,早已廢棄。在“五桂頭山洞”右側的岩壁上,保留有多處磨崖石刻。左側面積最大的一處為“重修魁星閣碑記”,主要記述了清末武狀元黃大元考中狀元後,出資修復魁星閣的經過。落款為“大清同治三年歲次甲午□□”,字跡模糊不清。旁邊還有“彈琴峽、五桂頭”六個字的石刻,字高、寬各約0.5米。旁邊有“邑人王福照書”的落款。轉過摩崖刻字北側不遠,距地面大約5、6米高的岩壁上有一處建築遺址,這就是黃大元重修過的魁星閣和關帝廟遺址了。
黃大元,字鼎三,清懷安縣李信屯(今張家口懷安縣)人,清同治二年(1863年)武狀元。關於黃大元的傳說有好多版本,延慶地區傳說大致如下。相傳黃大元幼年喪父,隨母親乞討度日。十多歲時,大元出外乞討,來到延慶上水磨村杜詩家,當一名小長工,母子住在杜詩家的一個小柴棚子裡。有一夜,忽然杜詩發現柴棚紅光沖天,以為是失火了,忙命家人救火。到柴棚一看並沒失火,只有黃大元母子住在裡面。杜詩感到很奇異,便將黃大元收為義子,傳授詩書武藝。
同治二年(1863)京師武場開科取士,杜詩帶著他的徒弟又是義子的黃大元進京趕考。師徒走到三堡五貴頭,路過一座殘破小關帝廟。師徒來到廟前,跪在地上,默默禱告。卻說比武前一天,主考官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隻黑虎口裡銜著一塊骨頭衝上將台。第二天比試射箭,黃大元在考場心情緊張,手忙腳亂,誤把骨頭扳指銜在口中。主考官見狀,正合夢境,奏明皇上欽點黃大元為新科武狀元。同治三年(1864)黃大元、杜詩來到關溝那座小關帝廟還願,重新修建了關帝廟,並創建了魁星閣。廟建在距地面5、6米高的山崖上,有二十一階石級可達廟門,廟門是一個天然石洞,廟分上下兩層,上層關帝廟,下層為魁星閣。

上關城遺址

三堡(鋪)村南約2.5公里延慶與昌平交界的地方有一處上關城遺址,今屬昌平區。據史料記載,明代上關城建於洪武二年徐達北征期間。《重修居庸關志》卷二記載:上關門在(居庸)關城北門外八里,其城上跨東西兩山,下當兩山之沖,為堡城。周圍二百八十五丈,南北城門城樓二座,敵樓一座,偏左為東西水門各一空,護城墩東山二座,西山二座,烽堠一十二座,屬隆慶衛地方里口緊要。修京張鐵路時,城樓、城門、水門被都被拆除了,城牆也都成了廢墟,僅存西山坡兩道“人”字形城牆了。“上關積雪”曾是明代永寧八景之一, “大雪滿邊城、睥睨疑玉壘,雲間疊翠迷,天外銀屏倚”,明代重建隆慶州的趙羾曾用優美的詩句記述了冬日上關城冰雕玉砌的美景。出上關城往西北走不了多遠,路邊有一巨石,外形酷似一隻伸首翹望的烏龜,俗稱烏龜石。傳說這隻烏龜興風作怪,被王母娘娘用金簪釘在此處,烏龜變成這塊石頭,金簪變成一株桑樹,桑樹後被人砍伐了。

三堡火車站

三堡村中至今還保留著100多年前的三堡火車站。京張鐵路始建於1905年,歷時四年全線完工,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它是中國人自行設計、施工、管理、自主籌資興建的中國第一條鐵路幹線,至今仍在使用中。主持修建京張鐵路的工程師詹天佑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作為四等小站,三堡站顯得格外冷清和安靜,西式風格的老站房默默地向過往的人們訴說著百年京張的傳說。
漫步在三堡村的古道,耳畔時而傳來和諧號火車的汽笛聲和八達嶺高速公路上的呼嘯而過的汽車車輪聲,再也沒有了“嘀嗒”的馬蹄聲、悠遠的駝鈴聲和“叮咚”的泉水聲。幾百年過去了,時光在這裡飛逝,今天經過這裡的人們也許根本就沒有留意到三堡這樣一小山村,更無暇去關注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故事,但三堡村依然在這裡默默注視著南來北往的過客。而我們,但願不只是三堡的匆匆過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