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三君詠(並序)
開元中,適游於魏郡。郡北有故太師鄭公舊館,里中有故尚書郭公遺業,邑外又有故太守狄公生祠焉。睹物增懷,遂為三君詠。
魏鄭公
鄭公經綸日,隋氏風塵昏。
濟代取高位,逢時敢直言。
道光先帝業,義激舊君恩。
寂寞臥龍處,英靈千載魂。
郭代公
代公實英邁,津涯浩難識。
擁兵抗矯征,仗節歸有德。
縱橫負才智,顧盻安社稷。
流落勿重陳,懷哉為悽惻。
狄梁公
梁公乃貞固,勛烈垂竹帛。
昌言太后朝,潛運儲君策。
待賢開相府,共理登方伯。
至今青雲人,猶是門下客。
注釋譯文
①魏:《新唐書·地理志》:“魏州魏郡治貴鄉。”在今河北省大名縣東。
②鄭公:即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唐太宗即位,授諫議大夫,輔佐太宗,政績卓著。貞觀七年(633)為侍中,封鄭國公。詳見《新唐書·魏徵傳》。
③郭公:即郭元振。《新唐書·郭震傳》:“郭震,字元振,魏州貴鄉人,以字顯。……景雲二年,進同中書門下三品,遷吏部尚書。”唐玄宗先天二年(713)追封為代國公。
④狄公:即狄仁傑。《新唐書·狄仁傑傳》:“狄仁傑字懷英,并州太原人。……萬歲通天中,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動,擢仁傑為魏州刺史。前刺史懼賊至,驅民保城,修守具。仁傑至曰:賊在遠,何自疲民?萬一愣來,吾自辦之,何預若輩?’悉縱就田。虜聞亦引去,民愛仰之,復為立祠。
⑤魏鄭公:《文苑英華》《全唐詩》題下注一“徵”字,敦煌選本作“鄭公魏”。
⑥經綸:整理絲縷、理出絲緒和編絲成繩,統稱經綸。引申為籌劃治理國家大事。風塵:塵世,紛擾的現實生活。
⑦濟代:即濟世。救助天下。避唐太宗諱,改“世”為“代”。敢直言:魏徵以直言敢諫著稱。《新唐書·魏徵傳》:“徵狀貌不逾中人,有志膽,每犯顏進諫,雖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為霽威,議者謂賁育不能過。
⑧先帝:指唐太宗。舊君:指太子建成。《新唐書·魏徵傳》:“隱太子引為洗馬。徵見秦王功高,陰勸太子早為計。太子敗,王責謂曰:“爾鬩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從征言,不死今日之禍。王器其直,無恨意。即位,拜諫議大夫,封鉅鹿縣男。”
⑨臥龍:隱伏未露的奇異之才。此處以諸葛亮比魏徵。《新唐書·魏徵傳》:“帝嘗問群臣:徵與諸葛亮孰賢?岑文本曰:亮才兼將相,非徵可比。’帝曰:“徵蹈履仁義,以弼朕躬,欲致之堯、舜,雖亮無以抗。”臥龍處:指魏公舊宅。
⑩郭代公:《文苑英華》《全唐詩》題下註:“元振”二字,敦煌選本作“代公郭”。《新唐書·郭元振傳》:“進封代國公,實封四百戶。”
⑪矯征:宗楚客偽造的詔書。郭元振為金山道行軍大總管時,利用突騎施部落內訌,奏請追突騎施部將闕啜忠節入朝宿衛,徙部落置瓜洲、沙洲間,詔許之。經略使周以悌破壞此謀,教忠節以重寶賄略丞相宗楚客等人,請不入朝,並請發安西兵導吐蕃以擊娑葛,藉此保存部落。“娑葛遺元振書,且言:無仇於唐,而楚客等受闕啜金,欲加兵擊滅我,故懼死而斗。且請斬楚客。’元振奏其狀。楚客大怒,誣元振有異圖,召將罪之。元振使子鴻間道奏乞留定西土,不敢歸京師。以悌乃得罪,流白州,而赦娑葛。”事見《新唐書·郭元振傳》。仗節:持節,此處代指軍權。有德:此指有德之君唐睿宗和唐玄宗。睿宗立,召郭元振為太僕卿。將行,安西酋長有蒡面哭送者,旌節下玉門關,去涼州猶八百里,城中爭具壺漿歡迎,都督嗟嘆以聞。景雲二年(711),進同中書門下三品,遷吏部尚書,封館陶縣男。先天元年(712),為朔方軍大總管,築豐安定遠城,兵得保頓。明年,以兵部尚書復同中書門下三品。
⑫顧眄:左顧右盼。此處形容郭代公富有才能,安定社稷很容易。安社稷:郭元振曾治甘、涼二州,安定西部邊塞,後又幫助玄宗平定太平公主之亂,功勞卓著。
⑬流落:敦煌選本作“流蕩”。開元元年(713),唐玄宗講武於驪山之下,因軍容不整,歸罪兵部尚書郭元振,將斬之,宰相劉幽求等人為之求情,乃流放新州。不久玄宗思其舊功,起為饒州司馬,郭元振自恃功勳,怏快不得志,道病卒。
⑭狄梁公:《文苑英華》《全唐詩》下均注“仁傑”二字。敦煌選本作梁公狄”。《新唐書·狄仁傑傳》:“睿宗又封梁國公。”
⑮貞固:謂梁公德行之美。
⑯昌言:直言敢諫。儲君:此指太子李顯。《舊唐書·狄仁傑傳》:初,中宗在房陵,而吉頊、李昭德皆有匡復讜言,則天無復辟意。唯仁傑每從容奏對,無不以子母恩情為言,則天亦漸省悟,竟召還中宗,復為儲貳。初,中宗自房陵還宮,則天匿之帳中,召仁傑以廬陵為言。仁傑慷慨敷奏,言發涕流,遽出中宗謂仁傑曰:還卿儲君。仁傑降階泣賀,既已,奏曰:太子還宮,人無知者,物議安審是非?則天以為然,乃復置中宗於龍門,具禮迎歸,人情感悅。”
⑰待賢:謂狄仁傑做宰相時,能招賢納士,延攬人才。《舊唐書·狄仁傑傳》:“仁傑常以舉賢為意,其所引拔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姚崇等,至公卿者數十人。”方伯:一方諸侯之長。狄仁傑曾任寧州、魏州刺史,故云。《禮記·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
⑱青云:喻高官顯爵。《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文苑英華》作“青宵”。門下客:指很多名宦都是狄仁傑一手提拔的。《新唐書·狄仁傑傳》:“仁傑所諫進若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皆為中興名臣。”
創作背景
序中說此詩作於開元中,周勛初定為開元十八年(730),劉開揚定為開元十九年(731),孫欽善則認為作於開元二十七年(739)。高適有《酬裴員外以詩代書》詩回憶早年經歷說:“腳踏車入燕趙,獨立心悠哉。寧知戎馬間,忽展平生懷?且欣清論高,豈顧夕陽頹!題詩碣石館,縱酒燕王台。北望沙漠垂,漫天雪皚皚。臨邊無策略,覽古空徘徊!”其在燕趙之地只在開元十八年之後二三年間,繫於開元十八年。
作品鑑賞
南朝宋顏延之好酒疏誕,言辭激揚,每犯權要,因得罪劉湛等人而出為永嘉太守。延之深以為恨,乃作《五君詠》以述阮籍、嵇康、劉伶、阮成和向秀五人。詠嵇康曰:“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詠阮籍曰:“物故可不論,途窮能無慟。”詠阮成曰:“屢薦不人官,一麾乃出守。”詠劉伶曰:“韜精日沉飲,誰知非荒宴。”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高適因游魏州,見魏徵、郭元振、狄仁傑三人古蹟而作《三君詠》,亦是借古感今。劉開揚箋曰:“要亦感慨懷古,見賢思齊之意也。”周勛初《高適年譜》:“高適對此三人極為仰慕,其出處行事每仿效焉。”詩中所詠分別肯定了三人光帝業、安社稷、舉賢才的功績,而魏微“寂寞臥龍處”,郭元振則“流落勿重陳”,可見不僅有仰慕仿效之意,還有不平之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