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閣(江蘇省句容市三台閣)

倡建,歷史,

倡建

三台閣位於江蘇省句容市,是句容明末為振興文運而建的一座塔形樓閣。它原坐落在句容城西瓜子溝村邊的鳴鶴山上,始建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為時任句容督學金蘭所倡建。
金蘭帶頭捐獻薪俸,句容其他行政官員如孔少辛、王中丞、李銓部、張成嘉等倡助,再加士紳義民捐資,“不用官帑,不勞民力”,閣終建成。閣高53尺,三層均有檐,檐下四周為迴廊,登閣憑高遠望,鐘山隱現於西北,茅山聳崎於東南,句容美景,盡收眼底。

歷史

三台閣幾經興廢,多有磨難。原閣在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損壞,人們將文昌、關帝二君像移至縣儒學內,金蘭像移至青雲觀。雍正十二年(1734年),將原閣重建。嘉慶初年又遷至句容城西龍虎橋重建,鹹豐年間毀於戰火。
1927年,句容教育界黃執禮與旅寧同鄉會楊仲傑發起,各界贊助,在龍虎橋重建三台閣,次年建成。閣分三層,高約15米,水泥立柱,青磚砌牆,每層有走廊欄桿;閣前建平房6間,中設休息室、圖書室、民眾學館;閣前栽4棵銀杏樹,閣後植松柏翠竹,周圍建花園草坪,配專人管理,成人們遊覽場所;西南大門上額橫寫“三台閣”三個大字,為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所書,此閣“文革”中被拆除。
2004年,句容縣政府在葛仙湖公園內重建了三台閣,閣高20餘米,三層飛檐,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氣勢雄偉,閣形與湖北黃鶴樓極為相似。它連同公園內大聖塔、古華陽書院、古葛仙觀組成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