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圖像

三友圖像

《三友圖像》是清朝畫家任頤創作的一幅淡設色肖像畫。此畫背景簡單,用筆簡練,全以線勾,略施淡彩,神完氣足。面部注重用筆線,有別於明清以來的肖像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友圖像
  • 作 者:任頤
  • 創作年代:清代
  • 規格:縱64.5 厘米,橫36.2 厘米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淡設色肖像畫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像簡介,名畫賞析,畫家小傳,藝術價值,

圖像簡介

任頤的人物畫是典型中西結合的代表,人物面部刻畫借鑑西洋素描畫法,力求形似逼真,而人物服飾卻又是中國畫典型的“線條”的藝術,或作折蘆描或作丁頭鼠尾描淡色輕染,清新悅目。

名畫賞析

任頤作畫,一般都有畫稿,是從生活中觀察、寫生而成。他的人物畫題材廣泛,既有歷史故事、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也有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而且他善於捕捉人物一剎那之間的神情動態,使得造型準確,情態生動,衣紋用筆既能表現形體關係,又有衣褶線條變化的靈動之美,很注意突出衣紋的走勢。他畫肖像畫以家學之法為主,臉部塑造以“沒骨”法和以色渲染法打底,關鍵部位以線強調,衣袍服飾以所學眾法為之,或寫或工,或墨或線。任頤的肖像畫形成了獨自的風格,並開拓了全新的境界。
任頤的花鳥畫手法多樣,遠師北宋,近學徐渭、陳淳、石濤、惲壽平等,博採眾長,獨出一格,工筆、寫意、勾勒、沒骨、設色、水墨均能運用自如。他多用濕筆,運用淡墨尤有獨到處,他於傳統的筆墨之中摻以水彩畫法,淡墨與色彩相交融,風格明快、溫馨、清新、活潑,極富創造性。任頤的繪畫在當時及現代具有極大影響,被認為是“仇十洲(仇英)後中國畫家第一人”。
其實任頤作畫是用寫意畫法去畫工筆畫,是以工筆畫為里,寫意畫為面,在他的畫中既有寫意的痛快淋漓,又有工筆畫的神形兼備,也就是說,他是將工筆畫寫意化,而不是將文人畫寫意化。任頤重新整合了工筆畫,開創了寫意工筆畫風,對後世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
這幅《三友圖像》作於光緒甲申(1884)年,當時作者已經45 歲,畫中有作者自識:“錦堂、風沂兩兄囑頤寫照,更許在坐,謂之三友,幸甚幸甚。”有清鐘德祥的兩句題跋:“不須對月自三人,自有鬚眉自寫真,脫去頭巾衣掃塔,似俞清老段祛塵。”“皆僧衣,其有所寄託耶?”
畫中的3 人席地而坐,背後左側有一圓榻一畫筒,畫筒里樹有書卷畫軸,榻上也堆著數卷,寥寥數筆把背景描繪得顯露無疑。畫中中間坐著的一人為曾鳳寄,左向坐的人為朱錦堂(朱錦裳,上海著名書畫鑑藏家,九華堂箋扇店主人,為任頤的好友),右向者為任頤自己。畫中三人都穿著僧衣。這裡面據說還有一段原由:光緒甲申三月為明朝滅亡240年祭,而且當時的晚清政治腐敗,社會動盪,所以任頤繪三友圖,並且身穿僧衣,脫去頭巾,大有書畫寄志的深意。畫中三人神采自若,志氣昂揚,形露於筆端。
而是繼承宋元而又融匯著民間的白描寫真和西畫的鉛筆速寫法,顯得人體結構比例準確而充實。衣紋多方折,縱橫迭出,似山石之皴筆,大有巋然獨坐之意。
任頤在這幅《三友圖像》中融入了自己的志氣,把那種對社會不滿而又無可奈何之氣刻畫得淋漓盡致。

畫家小傳

任頤(1840~1896 年),初名,字小樓,後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山陰道人,浙江山陰人。其父鶴聲,工肖像,所以任頤自幼得其父指授,後移居寧波,師事任熊、任薰。中年定居杭州,以賣畫為生。任頤是一個全才型畫家,於花鳥、人物、山水無所不精,尤以肖像見長。代表作有《鐘馗》、《女媧鍊石》、《關河一望蕭索》、《蘇武牧羊》等。

藝術價值

任頤的典型作品;
任頤最成熟期肖像畫的代表作;
清代人物畫的代表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