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匹箭(植物)

三匹箭(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匹箭(學名:Arisaema inkiangense)為被子植物門天南星科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380米至1,7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山谷和箐溝密林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三匹箭
  • 拉丁學名:Arisaema inkiangense H. L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天南星科
  • :天南星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種提示,相關的種,

形態特徵

多年生常綠草本。根莖圓柱形,淡黃色,剖開紫色至青紫色,長6-7厘米,粗2.5厘米,末端逐年潰爛,具節,節間生細圓柱形肉質根(長可達30厘米),散生錐形芽眼,芽萌發後,經久脫離母株而成獨立的植株,每芽依次出1鱗葉、1營養葉,然後出2鱗葉及1花序。
三匹箭
葉柄外圍鱗葉黃紅色或肉紅色,長11厘米,線狀披針形,膜質,漸枯萎。葉柄長25-30厘米,粗5-7毫米,淡綠色,無斑紋,基部有1.5厘米長的鞘口;葉片紙質,綠色,背淡,3全裂,芽時中裂片朝上,2側裂片朝下,均席捲,中裂片具長2厘米的柄,橢圓形,長9-25厘米,寬5.8-10厘米,基部鈍或短楔形,先端漸尖成尾狀,有長4-5毫米的管狀小尖頭;側裂片具長0.5-1厘米的柄,披針狀橢圓形,稍偏斜,基部近圓形,長8-20厘米,寬3.5-9.5厘米;中肋及側脈背面隆起,網脈極細弱,集合脈常不連續。
花序柄和外圍2鱗葉從葉柄鞘口抽出,圓柱形,長15-20厘米,粗2.5毫米,上部增粗。佛焰苞管部筒狀,長5厘米,粗8毫米,基部1厘米為白色,余綠白色,具多數縱脈,喉部邊緣耳狀外卷,耳寬8毫米;檐部2面綠色,卵狀披針形,長6厘米,寬3厘米,膜質透明,拱形下彎,有長5毫米的尾尖。肉穗花序雌雄同株和雄性單株。兩性花序:下部雌花序圓柱形,長1.5厘米,基部粗6毫米,花密,子房長圓形,花柱短而明顯,柱頭頭狀,具微柔毛,胚珠2-4,直立於基底胎座上;上部雄花序長1.5厘米,花疏,雄花具長柄(長1毫米)至近無柄;附屬器綠色,細圓柱形,長4毫米,粗約1毫米,無柄,具細皺,直立。
單性花序雄性:雄花序長2厘米,粗3.5毫米,有長2毫米的梗,黃綠色帶紫,雄花近無柄,較疏,花葯(兩性花序上的同此)2-3,藥室卵圓形,由頂部向外縱裂,裂縫紫色;附屬器下部有2-3個鑽形中性花或否,大小、形狀同兩性花序。花期10-11月。
三匹箭

分布範圍

我國雲南特有,產於雲南西部、南部至東南部。生長於海拔380-1700米的山谷或箐溝密林中。

主要價值

1.活血散瘀,用於跌打損傷,有止血止痛功效。
2.祛風除濕,用於痹證,風濕關節痛。
藥用相關
根狀莖:祛痰,祛風濕,消腫毒。用於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
【藥 名】:三匹箭
【來 源】:為被子植物科植物三匹箭的塊莖。
【功 效】:活血散瘀 、祛風除濕。
【主 治】:用於跌打損傷,痹證,風濕關節痛。
【性味歸經】:辛,微溫。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克;外用:適量,搗敷。
【別 名】:三葉半夏(《新華本草綱要》)
【動植物資源分布】:產於雲南西部、南部、東南部。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生藥材鑑定】:變種斑葉三匹箭 var. Maculatum H. Li 的根莖入藥,功同三匹箭。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主治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

本種提示

本種與山珠南星A. yunnanense 的差別在於:具圓柱形根莖;佛焰苞喉部具耳,花序兩性或雄性。外形與馬六甲產的 A. anomalum Hemsl. 外形相似,但後者附屬器粗短,圓錐形;子房胚珠多數,柱頭無柄,葉和花序從不同芽眼萌出。

相關的種

與“三匹箭 Arisaema inkiangense H. Li”相關的種有:
銀南星Arisaema bathycoleum Hand.-Mazz.
三匹箭Arisaema inkiangense H. Li var. inkiangense
斑葉三匹箭Arisaema inkiangense H. Li var. maculatum H. Li
河谷南星Arisaema prazeri Hook.f.
山珠南星Arisaema yunnanense Buche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