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劵橋,位於許昌市經濟開發區長村張鄉三橋村,橋橫架於原石樑河上,長22.5米,高6.3米,青石鋪面,青石欄桿,12根球形望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劵橋
- 地理位置:許昌市經濟開發區長村張鄉三橋村
- 長度:22.5米
- 高度:6.3米
簡介,地理位置,人文歷史,
簡介
是三券橋吳樓村愛心人士吳梗帶來子孫重修。
地理位置
橋三孔,中間大兩邊小,主孔高3.2米,寬5米,左右小孔各高2.6米,寬3.5米。主孔上方逆向雕有青石龍首,順向有龍尾,麟角宛然,姿態妖嬈。橋始建年月不詳。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當地人吳梗率子孫重修。
三券橋到底是何年何人建築,成為河南考古人的一個謎!
有人推測,三券橋比河北趙州橋建的早,更有人推測,趙州橋設計師李春是接受三券橋的設計理念。
人文歷史
沿著許繁路向南前行,在和南外環交會處,有一座村莊名曰三橋村,過往的司機行人都對三橋村很熟悉,他們在這裡休憩補給,繼續趕路。卻很少有人去過問這座村莊的來歷,它為什麼叫“三橋村”。
2008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級文保名單,許昌的三券橋名列其中,若不是通過媒體報導,我也是第一次聽說許昌還有一座古橋,而且是省級文保。三券橋在哪裡?網上關於三券橋的資料少之又少,詳細的介紹沒有找到,僅僅得知它的位置,就在城南三橋村。
如今村子已經緊緊挨著南外環路,城西的清泥河逶迤蜿蜒到此處,穿過村子向東南方向流去。一路詢問村民,本以為是什麼雕梁畫柱的古橋,實際上卻是一座外觀上很普通的磚結構橋樑,從村子中央的柏油馬路上望去,你甚至很難發現路下方還有一座橋樑的存在。據村民介紹,這條河叫運糧河,是曹操當年的軍隊開挖的,橋也建於當時。這也許是因為許昌本地的三國文化氛圍太濃厚了,村民們自己意會的。據文獻記載,三券橋始建於明代萬曆三十三年,是河南現存時代最早的磚拱橋,如此算來也有四百年的歷史了,更為可貴的是三券橋如今仍在使用,上面修通了柏油馬路,方便著河道兩岸過往的人們。
實地查看,才發現三券橋坐落於清泥河在村子開叉的河道上。村子緊挨著許繁公路,這裡是古時許昌老城到繁城古官道的必經之地,古官道也是古時許州通達南陽的道路,所以可以想像三券橋當時也應該是官道上一處鞍馬勞頓的熱鬧場所,來來往往的行人聚集在此處,休息之後,繼續前行。
河道如今已是多年沒有清理,淤積嚴重,處於荒廢的狀態。三個拱券僅剩中間最大的有水流通過,南邊的小拱券堵塞,北邊的乾脆直接被泥土掩埋了,看來古時的河道要比現在寬闊多了。青石磚壘砌成的拱橋經歷了四百年的風雨,現在看起來依然敦實堅固如初,大拱券由五層青磚砌成,小拱券則有四層,其他的橋欄、石拱都已不見,光禿禿的。聽村民講,還有一座石碑在前些年修路時被埋於橋頭下,很遺憾不能得見,碑上面一定詳細記錄著三券橋的歷史由來。
這座四百年前的古橋,看它的破落像,很難和它“河南現存時代最早的磚拱橋”的身份聯繫到一起,但是隨著三券橋成為省級文保,可以預見,古橋即將重新煥發青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