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紅印花暫作洋銀加蓋票1897年,清代郵局用紅色三分印花稅票,加蓋改作郵票使用的一種名貴早期郵票,當時用這種紅印花加蓋改作的郵票計有五種面值,分大字與小字兩類。大字有一分、二分、四分、一元、五元五種;小字有二分、四分、一元三種。加蓋的顏色均為黑色。這組郵票中 大口的區別的紅印花小字“當一元”、“當五元”倒蓋、小字二分倒蓋兼復蓋與漏蓋的紅印花原票,是我國郵票中的珍品,被集郵界合稱為華郵“前四寶”。
三分紅印花暫作洋銀加蓋票1897年,清代郵局用紅色三分印花稅票,加蓋改作郵票使用的一種名貴早期郵票,當時用這種紅印花加蓋改作的郵票計有五種面值,分大字與小字兩類。大字有一分、二分、四分、一元、五元五種;小字有二分、四分、一元三種。加蓋的顏色均為黑色。這組郵票中 大口的區別的紅印花小字“當一元”、“當五元”倒蓋、小字二分倒蓋兼復蓋與漏蓋的紅印花原票,是我國郵票中的珍品,被集郵界合稱為華郵“前四寶”。
三分紅印花暫作洋銀加蓋票1897年,清代郵局用紅色三分印花稅票,加蓋改作郵票使用的一種名貴早期郵票,當時用這種紅印花加蓋改作的郵票計有五種面值,分大字與小字兩類。大字有一分、二分、四分、一元、五元五種;小字有二分、四分、...
紅印花加蓋大字當一元郵票 紅印花加蓋大字當一元郵票,三分紅印花暫作洋銀加蓋票,開始加蓋的“當一元”三字因郵政當局嫌字型過小,遂改用較大字型,故該票有“小一元”、“大一元”兩種宇體,字型較大的稱大字“當一元”郵票。
暫作洋銀加蓋郵票是集郵名詞。1896年3月(光緒二十二年二月間),清政府設立國家郵政,改銀兩為洋銀(銀元),因新面值正式郵票趕印不及,遂將庫存銀兩“小龍”票、“萬壽”票及3分紅印花票,加蓋“暫作洋銀。字樣及新面值應急使用,於1897年正式發行,計有小龍加蓋小字3種,小龍加蓋大字(舊稱“北海票”)3種,...
紅印花票 紅印花票是集郵名詞。紅印花票:集郵界對“紅印花暫作洋銀加蓋票”的統稱。
紅印花加蓋郵票是中國1886年3月20日清朝光緒帝批准南洋大臣張之洞關於開辦大清郵政的奏摺後,對國家郵政進行了積極籌辦,於1897年2月20日大清郵政正式成立。由於當時委託日本、英國廠商印製的大清郵政郵票未到,雖暫使用了原海關郵政印製的小龍和萬壽郵票加蓋“暫作做洋銀X分(角)”的加蓋票,但面值不全。當時有人...
洋銀面值是集郵名詞。1897年至Igll年,清代國家郵政時期郵票票面所標示的面值幣制為洋銀,俗稱洋錢。1896年國家郵政建立,1897年開始發行郵票,面值由銀兩改為洋銀,即銀元。這段時期發行的小龍、萬壽“暫作洋銀”加蓋票、紅印花票加蓋暫作郵票、蟠龍郵票、宣統紀念郵票及欠資郵票、加緊信件郵票等,均為洋銀面值。
萬壽“暫作洋銀”加蓋票三珍是集郵名詞。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3月發行的初版“萬壽”加蓋大字長距票,其中的12分銀暫作洋銀1角,同年5月發行的初版“萬壽”加蓋大字短距票,其中2錢4分銀暫作洋銀3角及同年發行的再版“萬壽”加蓋大字短距票,其中·2分銀暫作洋銀2分倒蓋票等三種郵票,因存世稀少,具有...
是紅印花小字“暫作洋銀二分”票倒蓋兼復蓋“雙料”變體。中國紅印花票中的珍品,是紅印花小字“暫作洋銀二分”票倒蓋兼復蓋“雙料”變體。據考證存世不足20牧,其珍罕度超過紅印花小字“當一元”,極為少見難得,故集郵界稱其為“紅印花錯體之王”。
1897年1月,大清國家郵政開始發行使用新面值的郵票。在籌印新的郵票的同時,將庫存“海關小龍”郵票、“萬壽”紀念郵票及紅色印花稅票加蓋暫作“洋銀”(注一)面值。在最初加蓋時,阿拉伯文數字是相當於小五號的字,這樣加蓋出來的郵票,通稱“小字”改值郵票,如“小龍加小字”、“萬壽加小字”。因“小字”不夠...
在紅印花加蓋改作郵票中,有幾種變體票十分珍貴。其中有紅印花“小字暫作貳分”倒蓋兼覆蓋票。所謂倒蓋,紅印花原票票面上有英文字CHINA、REVENUE、CENTS等字樣。在加蓋改作郵票時,加蓋“大清郵政”“暫作洋銀”文字的字模方向應與英文字的上下方向相同。但是紅印花“小字暫作貳分”票在加蓋中文字模時,由於印刷...
紅印花加蓋“暫作洋銀貳分”的試蓋票,也稱“紅印花小字2分綠色加蓋票”。因用綠色油墨加蓋在紅印花原票上,故被雅稱為“綠衣紅娘”。因系試色加蓋票,故僅有少量流出。據考證,綠衣紅娘郵票存世約9枚,且大多數都是單枚票,由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珍藏的這枚直雙連“綠衣紅娘”票,乃存世孤品。發展歷史 18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