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冗”為林大欽指出。嘉靖十一年(1532年)二月林大欽赴京參加會試,被錄為第十二名進士,是年三月參加廷試。 基本介紹 中文名:三冗提出:林大欽時間:嘉靖十一年內容:冗員、冗兵、冗費 “三冗”為林大欽指出。嘉靖十一年(1532年)二月林大欽赴京參加會試,被錄為第十二名進士,是年三月參加廷試。《廷試策》中直指時弊,指出“昏混衰世之政”可概括為“三冗”,即冗員、冗兵、冗費。即多餘的官員,多餘的官兵,多餘的經費。“三冗”局面出現的原因很多,但歸結起來就是一個:為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而採取諸多措施導致的惡果。為了保證中央的絕對權力,就要對地方的權力進行削奪,為了避免直接削奪帶來的矛盾,北宋政府採取了增加辦事環節、增加官僚職位的方法以實現權力制衡。這樣的結果是地方上十羊九牧,增大了國家行政成本。人增加了,費用也就增加了。唐代府兵制在宋代不再實行,改為招募。這樣擴充了兵源,但也相應增加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