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
- 作者:廣東省文史研究館
- 出版時間:1978年8月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448 頁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是1978年中華書局出版發行的圖書,由廣東省文史研究館編著。
三元古廟是一座富有嶺南建築特色的清代廟宇,屬形制較完備的北帝廟,廟內有多通碑刻,具有相當的文獻史料價值。場館特色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史跡展》:以文物、繪畫、圖片、文字及場景模擬等形式,配合聲光圖影,形象展示了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的過程。復原了當年三元里農民高舉三星旗誓師抗英...
為紀念這一英雄壯舉,當年三元里人民誓師抗英的三元古廟遺址已於1958年11月闢為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陳列館,附近立有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紀念碑。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園西路三元里村北面。原為三元里村民供奉北帝的三元古廟,建於清初。1841年5月29日,三元里村民聚集廟前商議抗...
1958年月11月,當年三元里人民抗英的三元古廟遺址(原為一座建於清初供奉北帝的道觀)被闢為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陳列館,村口山崗上有紀念碑一座,上刻 “一八四一年廣東人民在三元里反對英帝國主義侵略鬥爭中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目前,反映當年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歷史的遺蹟有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元里人民...
廣東人民抗英鬥爭烈士紀念碑,位於廣州市白雲區三元里村,為了紀念在這次鬥爭中英勇犧牲的英雄們,廣州市人民政府於1950年興建此碑。紀念碑聳立在廣州市白雲區三元里村南面的山崗上,高8.5米,外面以石米批盪。歷史背景 1841年5月31日,三元里及北郊103鄉的人民自動組織起來,拿起武器,在牛欄崗一帶大敗英國侵略軍...
歷史事件: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 簡介 何玉成,名琳,號琢石。番禺慕德里司蕭崗鄉(今廣州市白雲區)人。嘉慶二十二年(1817)秀才。道光十一年(1831)舉人。早年家貧,以教書為生,並在鄉組織懷清社,維護地方治安,經年不懈,卓有成效。鴉片事起寫有《辛丑首夏書事》等詩,揭露帝國主義侵略和鴉片輸入對中國人民...
三元里平英團遺址(Sanyuanli Pingyingtuan Site),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北郊三元里村北面的三元古廟。此遺址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誓師的地方。三元古廟建於清康熙年間,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被英法侵略軍焚毀。現址是清鹹豐十年(1860年)三元里村民眾集資重建的,後人稱為平英團舊址。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英雄三元里》是由王一諾擔任總製片人、編劇、執導的民族歷史電影。影片講述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韋紹光率領三元里民眾自發組織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故事,彰顯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敵、反抗外侵的精神。劇情簡介 影片以中國近代史上,人民民眾第一次自發武裝,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三元里抗英”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虎門銷煙...
以廟內的三星旗為指揮旗,103鄉民眾及部分絲織工人、打石工人、水勇等七八千人痛擊英軍,6月1日英軍倉惶撤退,離開廣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為中國近代史寫下了光輝的篇章。舊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被英法侵略軍焚毀,現址是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三元里村民眾集資重建的,後人稱平英團舊址。
為近代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運動揭開了序幕。為了紀念在這次鬥爭中犧牲的烈士,1950年10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在村口的山崗上建造了此碑。碑文為: “一八四一年廣東人民在三元里反對英帝國主義侵略鬥爭中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周圍廣植草木,供人瞻仰。參見“三元里抗英鬥爭”。
《三星旗下誓抗英--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是1998年12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穗梅。作品目錄 目錄 三元里的祭祀中心――三元古廟 火與劍的交映――罪惡的鴉片戰爭 三元里人民舉義旗 牛欄崗上顯英豪 反侵略鬥志不息 火燒洋館 反租地鬥爭 反入城鬥爭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的建立 及...
是年5月27日,《廣州和約》簽訂,激起了廣東人民的義憤。英軍經過三元里時,又搶劫行兇,調戲婦女,三元里人民忍無可忍,聯合附近一百零三鄉民眾對英軍進行反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元里抗英鬥爭。這首詩歌頌三元里人民英勇反抗外來侵略的戰鬥精神和愛國熱情。三元里,村名,在廣州城北,距廣州約五里。②聲若雷...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是鴉片戰爭時期英國軍隊與非官方武裝力量間的衝突事件,是近代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鬥爭,它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敢於同西方列強抗爭的勇氣。1950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在三元里村南山崗上修建了“廣東人民抗英鬥爭烈士紀念碑”,1963 年,該紀念碑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百科...
他很能幹,作戰很勇敢,在三元里抗英鬥爭中打“番鬼”後,到鹹豐四年紅巾軍(或稱紅兵)起義後又參加了反清起義,當了“紅頭軍”。打石工人不僅在本村打擊進犯和騷擾的英國侵略軍,而且熱烈支援三元里農民,直接參加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戰鬥,他們表現得最為英勇,“對於鬼槍、鬼炮,毫不畏懼”,“直向老番(指英軍...
⑧《鴉片戰爭》第4冊第18頁。⑨《鴉片戰爭》,新知識出版社,第4冊,第265頁。⑩同上,第18-19頁;《創建東平公社記》,見《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修訂本,第279頁。⑾《嘉應州志·王韶光傳》,轉見《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修訂本第207-208頁;徐繼畲《還密齋文集》卷2,1863年致劉韻珂信。
顏浩長,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首領。廣東番禺唐夏鄉(今棠下)人。農民出身。愛習武藝,綽號“定拳長”。顏浩長,一名永祥。廣東番禺唐夏(今廣州市棠下)鄉人。貧苦農民出身,以種田為業。身高力大,自幼習武藝,綽號“定拳長”。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日(1841年5月30日),廣州三元里等103鄉人民在牛欄崗圍殲英國...
記錄了當時三元里一個山坑的民間傳說,以抗英鬥爭為故事背景而來的一段民間傳說故事。民間傳說故事 100多年前,在三元里村東華里巷口附近,有一個骷髏凼。據老人說,這個骷髏凼原是豬屎坑。豬屎坑怎么變骷髏凼呢?這裡有一段“古”那一年(1841)端午節,英軍又從四方炮台下來,到城外作惡行兇。上午10時許,有一隊...
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那些窮凶極惡的暴行,可恥的鴉片貿易以及其他政治經濟的侵略行為,激起了廣東各階層人民特別是勞動民眾的無比憤怒。為了衛國保家鄉,他們揭起了反抗侵略,反對暴行的大旗,進行了正義的戰鬥,譜寫下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其中尤以廣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的事跡更為膾炙人口。但是由於勞動人民在當時...
牛欄崗,是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的主戰場,在今機場路北段兩側。簡介 清代時是一片低矮的山崗,山崗下是窪地淤泥田。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元里等103鄉人民圍殲英國侵略軍於此。1933年興建白雲機場後,陸續平整修建為機場宿舍區。在紀念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150周年前夕,白雲區政府在牛欄崗遺址上建立紀念標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派進中原大學政治研究班學習,後參加湖北浠水和廣東南海土地改革,受立功表彰。1953年調入廣東省文史館,與副館長邑人魏中天共事,結為摯友,一起從事廣東文史研究工作,薦賢舉能,稽老撰述,不遺餘力,蒐集撰寫《三元里抗英鬥爭史》、《廣東洪(秀全)兵起義史料》等一批珍貴資料,留存於世...
三元里抗英後,廣東人民又以“社學”的形式,組織武裝力量,開展反侵略鬥爭。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艦船37艘、陸軍2500人離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廈門,占據鼓浪嶼(即第三次廈門之戰),旋北進浙江,10月1日攻陷定海(1841年2月,英軍以疾疫流行,放棄定海),10日陷鎮海(今屬寧波),13日占寧波。時英軍兵力...
老番 老番,讀音是lǎo fān。意思是舊時民眾對外國殖民主義侵略者之稱。解釋 舊時民眾對外國殖民主義侵略者之稱。出處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廣州工人參加三元里抗英鬥爭情況調查記錄》:“一般人只知道 三元里 人打紅毛鬼,其實那次打老番的,並不止 三元里 的民眾,總有幾萬人參加。”
慘雨酸風,漢語成語,拼音是cǎn yǔ suān fēng,意思是令人傷感的天氣,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勢。出自《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英夷就撫》。成語解釋 猶言淒風苦雨。指令人傷感的天氣。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勢。成語出處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英夷就撫》:“軍門傳箭夜縋城,酈生寸舌能銷兵。抽紅換白須臾...
位於三元里機場路北段兩側至原白雲機場北門一帶,清代這裡是一片低矮的山崗,山崗下儘是窪地和淤泥田。歷史沿革 1991年,紀念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 150 周年前夕,白雲區政府在舊白雲機場北門一帶修築了戰場遺址紀念碑,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碑文記述了三元里抗英鬥爭事跡,碑旁另建一四角攢尖頂圓柱亭,並設石凳...
陳錫祺(1912-2008),教授。江蘇鹽城人。193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曾任金陵大學講師、四川大學副教授。1947年後,歷任中山大學副教授、教授、孫中山研究室主任。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專於中國近代史,尤長於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史研究。著有《廣東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同盟會成立前的孫中山》、《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在廣東人民反抗英國侵略者的鬥爭中,一些當地的愛國士紳,當英軍入侵時,在保衛家鄉和田廬的熱情的推動下,招募義勇,組織反侵略武裝,並直接參加抗英鬥爭。其中,林福祥曾帶領義勇參加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並向統治者提出許多反抗侵略的建議。他生長於澳門,對西方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情況有較多的了解。鴉片戰爭爆發...
”(2).舊時農村中的地方武裝。亦指其負責人。《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三星旗》:“這一支曾經飄揚在抗 英 鬥爭戰場上的三星旗,後來成為更練出隊沿用的旗式。”彭湃 《海豐農民運動》:“等過了一個星期又無訊息,乃又召集四十餘家的農民,並請了該城裡的約正和地保、更練等到地主的家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