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樓

三元樓

三元樓,位於江西省撫州市興魯坊路南側三元樓巷。

明嘉靖年間,樓內高懸唐代銅鐘一座,為唐大順元年(890年)撫州刺史危全諷所鑄。清同治《臨川縣誌》載:樓內還設鐘夫一名,定時敲鐘。由於樓高鐘大,鐘響聲遠,城郊四應,故稱“樹聲樓”,又稱“鐘鼓樓”。

明天啟元年(1621),臨川知縣曾化龍認為該樓原是一座三層寶塔式建築,“若文峰聳峙”,為祝願撫州自此能多出才子,連中“三元”(指參加鄉試、會試、殿試都考上第一名),特地把它改名為“三元樓”。

三元樓共有三層,正面豎有直匾,上書“三元樓”蒼勁有力的大字。二樓懸有前面所說的唐鐘。三樓塑有魁星一尊,手執金光閃閃的大筆。據說如被魁星的大筆點中的讀書人,定能考中。因此,每逢縣考、府考、院考時,應試的讀書人都踴躍前往祈福。民間流傳撫州的“魁星點斗”之說,即由此而來。

今天,三元樓雖然不復存在,但由於樓名己成地名,所以這座古代的標誌性建築,仍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成為臨川一道遠逝的風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元樓
  • 又名:鐘鼓樓
  • 位於:江西省撫州市興魯坊路南側
  •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
  • 唐代銅鐘:高5尺,徑3尺
  • 1684年:三元樓為兵火所毀
  • 1856年:三元樓又毀於兵災
簡介,唐代銅鐘,知縣賜名,魁星點斗,多災多難,樓名另說,

簡介

唐代銅鐘

三元樓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市區原地委坡下興魯坊路南側,有一條三元樓巷,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樓內高懸唐代銅鐘一座。此鐘高5尺,徑3尺,重3000斤,為唐大順元年(890年)撫州刺史危全諷所鑄。原懸於寶應寺,歷數百年,至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寺毀,改建縣學,方移至三元樓內。清同治《臨川縣誌》載:樓內還設鐘夫一名,定時敲鐘。縣衙每年付給鐘夫工食銀一兩九錢六分六厘七毫,遇閏年加銀一錢六分六厘六毫。由於樓高鐘大,鐘響聲遠,城郊四應,故稱“樹聲樓”,又稱“鐘鼓樓”。

知縣賜名

明天啟元年(1621),臨川知縣曾化龍認為該樓原是一座三層寶塔式建築,“若文峰聳峙”, 就是說其形狀宛如一支巨筆矗立於縣學(又稱“泮宮”)之南(即前面),加上當時民間盛傳此處乃全城文風之所系,關乎撫州文化是否昌盛,因而為了祝願撫州自此能多出才子,連中“三元”(指參加鄉試、會試、殿試都考上第一名。鄉試第一名稱“解元“,會試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第一名稱“狀元”。這是當時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功名),所以特地把它改名為“三元樓”。

魁星點斗

三元樓共有三層,全為木結構,底層有前後二門直通,正面豎有直匾,上書“三元樓”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二樓懸有前面所說的唐鐘。三樓塑有魁星一尊,手執金光閃閃的大筆一支。向這魁星禮拜,魁星便仿佛要立即把這支生花妙筆點向禮拜者的額頭。據說如果被魁星的大筆所點中的讀書人,定能考中,交上好運。因此,每逢縣考、府考、院考(省學政主持的考試)時,凡來應試的讀書人,都踴躍前往祈福,樓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熱鬧非凡。民間流傳撫州的“魁星點斗”之說,也即由此而來。

多災多難

清康熙三年(1674),樓內唐鐘下墜,改遷於廣壽寺(今臨川六中東側)。數年後,又復移來懸於二樓內,並定時敲鐘擊鼓,以定全城居民作息。康熙十三年(1684),三元樓為兵火所毀,後多次進行修葺。
清鹹豐六年(1856),三元樓又毀於兵災。途經該處的名士,多有感慨,同治十年(1871)又行修復。1931年猶存。後來,被國民黨軍隊當作馬廄,逐漸倒塌。

樓名另說

關於三元樓樓名的來歷,還有一個這樣的傳說:
相傳明朝末年,臨川有個叫易白樓的人,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家境貧寒,無錢買書,他就向人借閱,日夜摘抄。10歲能作詩,12歲即與鄉中諸賢結詩社,有“神童”之稱。但是,長大後參加科考,卻屢試不中,到了30多歲,還沒考中秀才,弄得窮困潦倒。有一次,他來到縣學前,看著縣學大門,想到自己奮鬥幾十年,連個縣學都進不了,不覺悲從中來,傷心得暈倒在地。縣學教諭見他實在可憐,解勸了他一番,並介紹他到縣學前面的樹聲樓當了個敲鐘工,一年賺一兩多銀子,聊以餬口。他非常感激,在樹聲樓日夜攻讀。苦讀了三年,終於考中了秀才,獲得了參加鄉試的資格。後來,易白樓參加鄉試,一舉考中“解元”,第二年赴京參加會試,又考中“會元”,殿試中又拿了個第一,高中狀元。易白樓榮歸故里時,特意來到樹聲樓。聯想到自己幾十年來的坎坷經歷,他感慨萬千,揮筆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三十歲前,縣考無名,府考無名,院考更無名,人眼不開天眼見”,下聯是“八個月里,鄉試第一,會試第一,殿試又第一,藍袍脫下換紫袍”,以泄心中之積憤。後來易白樓還出資將樹聲樓修葺一新,並更名為“三元樓”。講到這個故事,人們都說這真是“教諭幫白樓,白樓‘易’舊樓。”
今天,三元樓雖然不復存在,但是,由於樓名己成地名,所以這座古代的標誌性建築,仍然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成為臨川一道遠逝的風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