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描述
三倒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老街?
“爬三道拐通身汗,下三道拐腳打顫。”這是當地人傳誦的俗語。三倒拐(含和平街)全長2.5公里,高差165米,石梯5000餘級,整個街面全由青石砌就,寬約丈許,時而陡峭,時而平緩,曲曲彎彎向前延伸,透出數百年滄桑。
據文獻記載,長壽舊屬巴郡枳縣,元朝末年改置長壽縣,縣址在今鳳城街道河街,此地瀕臨長江。河原街是全縣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十分繁華。大約在明代中葉,開始建造后街和上后街,這就是現在三倒拐的下半部分。
古老明清街市韻味悠長
“三倒拐的建築始於明代中期,也是迄今為止庫區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街市建築。”長壽區文化館黨支部書記張銀軒介紹,三倒拐從河街蜿蜒而上,儼然一座小城。它始建於明朝,清代改擴建,至民國時期興建上半部分,現存古建築就有64棟超過20000平方米,基本都是清代至民國建築,這裡留下了長壽民族手工業的發展歷程,記錄了長壽在抗戰時期的貢獻。“它是長壽歷史的縮影,反映了長壽數百年的興衰,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三倒拐所有建築以穿斗結構為主,輔以抬梁結構,多為明清四合院的形式,小青瓦屋面,屋頂是懸山式和歇山式相結合,古樸典雅。
到三倒拐旅遊,最值得看的就是當地的明清至民國的建築。沿著古老的青石板拾級而下,整條老街顯得特別靜謐,坐在門口乘涼的老人,輕搖著蒲扇、坐在自己門口繡十字繡的姑娘,正趕著手中的活兒、不時從巷子裡竄出的孩子舉著吹泡泡的瓶子吹起一串串泡泡,在陽光下飛舞著……寧靜、安逸,是老街給人的直觀印象。也正因如此,有些老年人一直守著住了幾代人的老房子不願搬離。
三倒拐街面鋪青石,平整規範,各個建築的鏤空裝飾、雕樑畫棟,都很有藝術性。窗格幾何紋、饕餮紋、獸形紋、花卉紋等生動誇張,極富情趣,可供喜歡藝術的市民前往參觀。
《中國報告文學》雜誌的簽約作家張文龍租住在此。他說,以前老街每條巷子都可以走通,院子之間都是相通的。後來由於居民的部分改建,有些巷子變成了死胡同,不過曲徑通幽的感覺,如今依稀還能找到。
周邊街鋪
經店鋪林立熱鬧異常
三倒拐如今安靜、閒適,以前卻是長壽區最繁華的地段。
張銀軒介紹,上世紀五十年代,三倒拐居住著數千人,這裡是連線新城舊城的必經之道,也是長江岸邊通往縣內和墊江、梁平、鄰水、大竹、涪陵等地的必經之路。“從重慶或宜昌、漢口、南京、上海等地借水道運至長壽的鹽、糖、花紗、百貨,或經長壽船運外地的大米、糧食、土特產品,都要經三倒拐轉運進出。”
當時每日往返於三倒拐的行人客商,摩肩接踵,絡繹不絕。三倒拐內茶館酒肆、鹽糖百貨、手工作坊等各種店鋪林立,尤其是商貿業十分發達,小攤小販遍布。茶館、酒館、麵館、飯館,什麼都有。
正是因為老街民族工業發達,當地麵粉廠、鹽、茶等店鋪有100餘家,抗戰時期,三倒拐為重慶提供了大量的糧食、蔬菜、肉類等後勤保障物資。
張銀軒說,三倒拐中部原有一座武廟,抗戰時期曾作為國民政府第十一陸軍醫院,專門接受在前線負傷的軍人,許多從前線下來的傷員治好傷後就在三倒拐定居,至今仍有人健在。
街名辯論
是三道拐還是三倒拐?
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三倒拐突然一下子走紅起來,隨著聲名悄然鵲起,有的市民投書長壽區政府公開信箱,詢問“到底是‘三道拐’還是‘三倒拐’”?
張銀軒介紹,在書寫中,如今三倒拐確實存在這兩種不同的方式。他們在申報歷史文化名街時,反覆查閱了相關的相關縣誌等歷史記載,認為應為三倒拐。張稱,如今出現了三道拐的寫法,應是“倒”與“道”諧音的緣故。
有關散文
三倒拐滄桑五百年
文/南山圓心
三倒拐一直靜臥於渝東長江邊上,象位古稀老人,帶著她的家族默默的生活著,在都市文明與傳統文化之間起伏不定。在日月穿梭間,在忙忙碌碌的身影里,在長河終古不絕的奔流中,她淡定從容……象首古詩詞,餘韻悠長。
據長壽縣誌載:“長壽區位於重慶市東部,是一個古老文明的地方。長壽由新城和舊城兩部分組成,連線新城和舊城的通道就是三倒拐、和平街,統稱三倒拐。三倒拐和和平街共長2.5公里,石梯三千餘級,依山而建,煞是壯觀。”走在狹長狹長的古巷道里,足下是坑坑窪窪不平坦的石板路,就知道這長街曾磨破前人多少布鞋,又會猜想曾有多少古人在這裡流連往返於茶肆酒樓,多少愛恨情仇人間喜劇在這裡上演呢!“民國時期是手工業一條街,居住人口多,行人如織。”其繁華當可推想了。
當時,河街是全縣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十分繁華。大約在明代中葉,開始建造后街和上后街,這就是現在的和平街。到了清嘉慶四年(1799),縣署即遷往鳳山新署街。但河街仍是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為方便民眾往來,修建了三倒拐,與上下后街相通。當時,河街與城內居住的人口大體相當,兩地往來均由三倒拐和上下后街,直至1964年纜車站建成通車,三倒拐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那些承載著古建築文化的竹篾籬笆牆、青灰瓦房,那條細長瘦弱、曲徑通幽的三倒拐,在人們的遺忘中,經年累月地積蓄著它特有的人文內蘊;而城市向北,又加速了它的邊緣化,於江濤漁火聲中越發蒼老,古樸和寧靜。隨著三峽庫區蓄水,水位升級,沿岸許多文物古蹟永遠深埋水底,當人們只能在典籍和記憶里憑弔那些歷史和敘述先輩們生活往事之時,天佑三倒拐,它居然健在。
2001年12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長壽撤縣設區。之後,區政府對三倒拐作出旅遊開發規劃,對這條老街的道路和房屋進行了局部的修復改建,安裝了路燈和垃圾箱等。三倒拐似乎該舊貌換新顏了。
如今,三倒拐偶爾也會如往昔般熱鬧,除去沒有江南絲竹和花邊的燈籠,三倒拐在路燈的陪護下,也是徹夜不眠。深夜裡,三三兩兩的打工族成為三倒拐的知心朋友,各自講著工作與生活的事趕路,讓三倒拐也聽些新鮮事。倘若吱呀呀的清響於清淨處傳來,你定會看見半夜裡出恭或者深夜班回家的男女。他們與三倒拐就那么和諧地相處,就那么原汁原味地生活著,不斷翻過新的一頁;等鳥兒在巨大的梧桐樹葉上醒來,開始一天的歌唱時,三倒拐的一片片青灰瓦頂已經氤氳在朝霞里了。
許多遊客來長壽旅遊,都會抓住這個難得的鍛鍊機會,爬一爬三倒拐三千級石梯,比吃成噸減肥藥有效,自然環保,還可欣賞江南民居四合院,推豆花的缺角老石磨;可在石壘堡坎上尋找歲月流痕或者石夾縫裡長出來的桑葚,在二級保護古樹下歇口氣,順采一棵小黃角樹回去種在花盆裡。游三倒拐,從南城門進入,一直往河街方向下行,你會感到很輕鬆,雖然街道曲折,石板路不平坦,但是你會感到三倒拐的峻奇和幽靜。老人們講,“爬三倒拐通身汗,下三倒拐腳打顫。”那么游三倒拐當數由河街而上,才算真正體會了三倒拐的艱難。本地區有位作者在他的詩歌里這樣寫道:“不光壁隙里濃縮的人喧馬嘯/不光是滑桿終於折斷的驚嘆/不光是二級保護古樹和樹下納涼的人/不光是龍門陣里垂倦的眼帘/連——輕盈的蝴蝶飛過/也喘著粗氣……”真是寫出了三倒拐的特點。
從河街的已經破敗不堪的老電影院入口拾級而上,一路觀看兩邊風雨侵蝕的石壘堡坎和泥巴夾壁牆的穿逗房,一步一步數著石階往上,許多古建由於被劃為危房正在改建,有些尚可住人的房屋也在修復中。拐上和平街的那二十級石階很陡,也很蒼老,古今的腳印還在,仿佛有時間深處的足音與我們相接;隨即過原縣工商聯和川劇團駐地,這段街上的房屋低矮,只有一層,均住上江南來的移民和打工族,三倒拐由此開“俏”了;惟有川劇團處是平地三層加地下兩層的建築,由此可見川劇的魅力,想當年,半夜裡一句川劇高腔穿出窗戶,很多雄雞也會跟著報曉。和平街里四合院多,保持原來的風貌。至五香門。一石板路旁逸去著名的八角井;一支往武廟(原長壽一中)和三洞溝峽谷。在五香門還不能歇氣,因為已經可以望見那棵二級保護古樹了。此時已經微汗,到了古樹下,才算爬上第一拐,可在古樹下納涼歇氣,擔重貨的多在此打尖。該處的黃家院子極有名,是大戶,據說黃氏後裔還住在這裡,自然沒有以前的闊卓了;這裡還有麻糖鋪和旅社,當然是以前的事了。歇氣夠了,就得一鼓作氣爬完最後兩道拐。最後兩道拐的房屋結構與前一樣,所不同的是多了些穿逗吊角樓,一眼望見那房子就吊在半空,貼上在絕壁上。當你終於爬完三倒拐,帶著一身大汗和喜悅,立於南城門回望,江南盡收眼底,白塔亭亭玉立於長江邊上;而三倒拐則象一條烏龍,盤旋于山際,龍頭伸入長江象蛟龍入海的定格。
經過文博專家實地察看,斷定和平街的建築早於三倒拐,大多是明清建築,其中的四合院及穿逗結構的古建很有特色,保存了許多雕梁畫柱、鏤空裝飾民間工藝範本。三倒拐則建於清晚期,多數是民國建築。建國後又遭屢次毀壞和屢次修繕,致使長壽這明清古建築一條街羼雜了些許現代的磚瓦和意韻,多了份“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聯想。自然,如此多的古建築群在長壽絕無僅有,就是在重慶市內也十分罕見。而在三倒拐周遭,左邊文廟右邊武廟,傍三洞溝森林公園,倚西岩觀瀑布,順連龍石樑、定慧寺及白塔等景觀,與江南巴寡婦·清懷清台遙望,自成文物景觀群,何其龐大,自是巴渝第一了。
據說,《國家行動》劇組,曾選取三倒拐拍攝移民背景,一些拍電視劇和微電影的劇組以及區裡的一些婚慶公司、藝術影樓更是將三倒拐這條街作為外景拍攝基地。只要你經常走走“之”字形的三倒拐古街,你就會在遊客的眼中發現三倒拐的曾經;就會在新郎新娘的眼神里,探詢三倒拐曾經的天空,是那么傳神,那么藍……
地圖信息
地址:重慶市長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