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都址考古紀實

三代都址考古紀實

《三代都址考古紀實:豐、鎬周都的發掘與研究》一書屬於工作研究和學術史研究的範疇,是一部融資料性和知識性為一體,專業性與普及性並重的學術史書籍,它分為五章全面而系統地具體介紹和總結70多年來我國上古夏、商、西周三朝中最後的一個都城遺址——周都豐、鎬的考古工作、發現及研究成果;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績的同時,也不迴避討論考古工作中特別是發掘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缺陷和失誤,使讀者對豐、鎬周都考古工作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基本介紹

  • 書名:三代都址考古紀實
  • 作者:胡謙盈
  • ISBN:9787500483892
  • 定價: 25.00 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 開本: 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書中收集資料內容全面、翔實,對各種問題進行客觀而適當的評論裁斷,不虛關,不隱惡,實事求是,避免泛論,做官樣文章。對文物考古資料有綜合有分析。著重從學術角度說明問題。全面反映有爭論的觀點和結論,以及提出個人觀點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涉及考古理論、方法及其套用等方面的問題,則從科學發展觀上來加以探討和分析說明,以便進一步提高我國考古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質量。
《三代都址考古紀實:豐、鎬周都的發掘與研究》對考古學、歷史學和文物博物館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有很好的研究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胡謙盈,男,1930年8月生於廣東省恩平市下綿湖村,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1953年夏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畢業,同年到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即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考古足跡達及長江、黃河,歷任考古研究所山西隊、安陽隊、豐鎬隊和涇渭隊的隊長職務,先後主持和參加晉南、豫東商丘和涇渭等三個地區的考古調查,以及豐鎬都址、安陽殷墟、晉南東莊村、豫東孟莊村、隴東常山、徐家碾和陝西長武碾子坡等重要文化遺址和墓地的大規模發掘與研究。1990年退休。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胡謙盈治學嚴謹,不尚“捕風捉影”之類空談,立說堅持遵循認識來源於實踐和鐵證,數十年如一日堅持通過田野調查和發掘去解決學術上不清楚的問題;在學術上既注意巨觀,又十分重視微觀,也就是運用巨觀理論分析與微觀實證相結合說明問題,從而在多個研究領域均有所建樹,是探索豐鎬都址、先周文化與先周歷史、常山下層文化、仰韶文化東莊村類型遺存以及黃土地區窯洞居室文化等研究領域的開拓者。此外對寺窪文化的研究比前人的認識深入一步,對考古學方法論及其套用的研究具有獨到見解。在研究中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展開分析論證,從嚴格的論證和實證材料出發,修正已有理論的不適用性和學術局限,提出新的分析方法,形成創新性的概念,如對考古地層學和類型學的套用功能及範圍的論述,提倡考古調查和發掘要從文史高度做工作,發掘遺址或墓地要有全局觀點和史學觀點,以及對夏鼐考古學文化命名定義作出了補充和完善,等等。著有五部學術專著:《胡謙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選集》、《南邠州·碾子坡》(《夏商周斷代工程叢書·考古學專刊》)、《徐家碾寺窪文化墓地》(主編兼主要作者)、《三代都址考古紀實——豐、鎬周都的發掘與研究》和《周文化及相關遺存的發掘與研究》(將於2010年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傳說中的姬周族源
一 關於周族和殷族同源的傳說
二 關於姬周族是戎狄族種姓的傳說
第二節 姬周起源地及其都城變遷
一 傳說中的周都
(一)關於“邰都”問題
(二)關於“程都”問題
二 “不窟故城”、豳邑、岐邑、豐邑和鎬京等五都故址所在地
(一)“不窟故城”
(二)“豳邑
(三)“岐邑”
(四)“豐邑”
(五)“鎬京”
三 從先周文化分布溯及周族起源地及其發展
(一)先周文化的分布
(二)從不同年代的先周文化分布溯及周人起源地及其發展
第三節 豐、鎬周都的創建與湮沒及都址的重現
一 豐、鎬周都的創建與湮沒
(一)豐、鎬周都的創建
(二)豐、鎬周都的湮沒
二 豐、鎬二京故址的重現
(一)豐水、鎬水、(周)滴池、彪池和漢、唐時代的昆明池位置及範圍
(二)豐、鎬二京故址位置、範圍及中心區
第二章 豐、鎬二京都城遺址的考古工作概況及其主要收穫
第一節 尋找豐、鎬二京都址位置的摸索階段
第二節 豐、鎬二京故址的確認
第三節 豐、鎬二京都址的繼續發掘與研究
一 豐邑都址
二 鎬京都址
第三章 豐、鎬都址居住遺存綜述
第一節 豐、鎬都址文化層的分期與年代
一 豐邑都址文化層的分期和年代
二 鎬京都址文化層的分期和年代
第二節 豐、鎬二京都址的宮室遺存
一 豐邑
(一)先周時期的豐邑
(二)豐邑西周宮室遺存
二 鎬京西周官室遺存
第三節 豐、鎬都址中的遺蹟
一 房子
(一)半豎穴式房子
(二)窯洞房子
二 水井、窖穴和灰坑
(一)水井
(二)窖穴
(三)“灰土坑”
三 手工業生產跡象
(一)冶鑄生產跡象
(二)制骨的生產遺存
(三)制瓦生產跡象
(四)制陶器的生產遺存
第四節 豐、鎬都址出土的遺物
一 生產工具和武器
(一)砍伐、敲砸工具
(二)切削工具
(三)農業生產工具
(四)手工業生產工具
(五)漁獵生產工具
(六)武器
二 生活用具
(一)陶質器皿
(二)青銅器皿
(三)釉陶器皿
(四)銅、骨、牙制生活用具
三 裝飾品和雕刻物
(一)裝飾品
(二)雕刻物
四 樂器、車馬器及其他
五 宗教信仰遺物
六 文字與符號
(一)甲骨文
(二)陶文
(三)銅器銘文
(四)符號標記
第四章 西周墓葬及其附屬坑(也稱陪葬坑或稱隨葬坑)
第一節 西周墓葬及陪葬坑的發現數量及其分布概況
第二節 車馬坑、馬坑和牛坑的形制及其歸屬問題
一 車馬坑的形制
二 馬坑的形制
三 牛坑的形制
第三節 西周墓葬
A.第一類幼兒“瓦棺葬
B.第二類成年人土葬
一 帶墓道的大型墓葬
(一)雙墓道的“中字形”大墓M157
(二)單墓道的“甲字形”大墓M152
(三)單墓道的“甲字形”大墓M168
(四)單墓道的“甲字形”大墓M170
二 洞室墓葬
(一)墓葬形制特徵及墓葬年代
(二)兩個問題的討論
三 豎穴土壙墓葬
(一)墓葬形制的主要特徵
(二)隨葬器物
(三)墓葬的分期和年代
第五章 餘論
一 發掘研究工作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 考古研究方法和技能以及發掘研究成果的質量有待提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