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山尺樹,即丈長之山,寸尺之樹。多用於形容國畫畫風規整。
相關詞條
- 山水論
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遠水無波,高與雲齊。此是訣也。凡畫山水,平夷頂尖者巔,峭峻相連者崖,懸石者岩,形圓者巒,路通者川。兩山夾道者名為壑也,兩山...
- 山水賦(五代荊浩創作的畫論著作)
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遠水如波高與雲齊。此是訣也。山腰雲塞,石壁泉塞,樓台樹塞,道路人塞。石看三面,路看兩頭,樹看頂額,水看風腳。此是法也。凡畫...
- 藏英
《藏英》之玉,既承宋元畫意韻,便遵“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原則。雕刻畫面窪隆深淺可六七層,虛實相生、大小相成、高下相傾:石前近景,古樹盤倚山岩。一樹在前,古藤勁曲如龍鬚;一樹在後,樹幹自崖...
- 漢詩文
這首《途中》乃是尺五的代表作之一,此詩如一幅秋日田園風景畫,由近至遠層次分明,步步引人入勝。結句取自《王維山水論》意,是點睛之筆。(《王氏畫苑卷一·王維山水論》:“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
- 附石盆景
如樹與山石的比例,在山水盆景中應是丈山尺樹,樹比山小,但作為截取山岩的某一角的附石盆景,可以不受這個局限。在山水盆景中,為了達到小中見大的效果,樹木一般不能種植于山頭,而在附石盆景中,有時為了渲染某一部分的魅力,...
- 山子(漢語詞語)
製作時先從玉料的形狀、特徵等進行構思,順其色澤,務使料質、顏色、造型渾然一體,再按“丈山尺樹、寸馬分人”的法則,在玉石料上或浮雕,或深雕;使山水樹木、飛禽、樓台、人物等形象構成遠、近景的交替變化,以取得材料、題材、...
- 五代十國藝術
現在流傳的《荊浩山水訣》(或名《畫山水賦》,雖介紹的是山水畫的一些固定的格式(如“石分三面”“又古有云:丈山尺樹,寸馬豆人,遠山無皴,遠水無痕,遠樹無葉,遠林無枝,遠人無目,遠閣無基。雖然定法,不可膠柱鼓瑟,...
- 陳克永
加以在空間處理上對焦點透視摒棄,對“丈山尺樹”傳統比例的運用,適足令觀賞者似乎總是站在山腳之下而仰望壁立的群山,像欣賞北宋范寬的山水畫一樣,產生“遠望不離坐外”的驚嘆。為了極盡精微的再現山水之質.陳克永還常常把一塊巨石...
- 贈瓮山無方上人二首
④譯——從山上遠遠望去,農夫騎著如芥豆的馬,還能夠清清楚楚地俯視長堤。豆馬:從遠處望去,馬小如芥豆。荊浩《畫山水賦》:“丈山尺樹,寸馬豆人。”歷歷:分明的樣子。⑤譯——當年與您一見就消除了世間的俗事,到現在...
- 遠人無目
遠人無目,漢語詞語,意思是在遠處看不清人的眼睛。形容距離太遠,只能看到模糊的輪廓。〖出處〗唐·王維《山水論》:“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遠水無波,高與雲...
- 寸馬豆人
出自《山水訣》。解釋 寸、豆:比喻小。一寸長的馬,像豆子大小的人。形容畫中遠景人、物極小。出處 五代·梁·荊浩《山水訣》:“丈山尺樹,寸馬豆人,遠山無皴,遠水無痕,遠林無葉,遠樹無枝,遠人無目,遠閣無基。”
- 中國古代繪畫空間觀物法研究
文章以中國古代有關空間觀物法的主要觀點為基本線索,重點分析和論述了:宗炳對空間觀物與繪畫空間表現的深刻體驗,王維、荊浩和郭熙的“丈山尺樹”、“遠人無目”、“山有三大”的理論特質,郭熙“山有三遠”與華琳在《南宗抉秘》...
- 透視法
到了唐代,王維所撰《山水論》中,提出處理山水畫中透視關係的要訣是:“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眉(黛色),遠水無波,高與雲齊。”可 見當時山水畫家都是重視透視規律的。到了宋代,...
- 中國山水畫的透視(1981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到了唐代,王維所撰《山水論》中,提出處理山水畫中透視關係的要訣是:“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眉(黛色),遠水無波,高與雲齊。”可見當時山水畫家都是重視透視規律的。到了宋代,中國...
- 散點
到了唐代,王維所撰《山水論》中,提出處理山水畫中透視關係的要訣是:“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眉(黛色),遠水無波,高與雲齊。”可見當時山水畫家都是重視透視規律的。到了宋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