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鄉

七都鄉

七都鄉地處永豐縣縣城東北部,縣城東南方向,東鄰樂安縣牛田鎮,南連古縣鎮,西接恩江鎮、佐龍鄉,北靠沿陂鎮、鹿岡鄉。鄉政府駐地七都圩距縣城17公里。境內屬丘陵地區,地形東西長,南北窄,呈帶狀分布,地勢東高西低。流經我鄉境內24公里一條主要河流是恩江河,由東向西橫貫轄區。轄區面積141平方公里,全鄉人口總數15601人(均為漢族江右民系),總戶數4204戶,確權耕地面積24548畝,林地面積95300畝。每年農曆8月21-23日為傳統的“七都牛圩”。全鄉有行政村11個,自然村84個。全鄉黨員433人,其中女黨員59個,17個黨支部,鄉機關幹部 56人,村“兩委”幹部47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七都鄉
  • 外文名稱:Qidu Township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黃家、牛山、松江等村委會
  • 政府駐地:七都圩
  • 電話區號:0796
  • 郵政區碼:331506
  • 地理位置:永豐縣縣城東北部
  • 面積:13.2平方公里
  • 人口:1.56萬(2016年)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贛D
歷史沿革,發展狀況,鄉鎮轄區,社會事業,黨建工作,

歷史沿革

七都鄉鄉政府駐地七都圩,距縣城17公里。鄉直單位9個,鄉機關及鄉直單位職工171人。全鄉共有黨員332人,鄉黨委下設黨支部16個,其中鄉直黨支部5個,農村黨支部11個,民族以漢族為主,牛山村還有畲族17人。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訊兵部副主任(少將)周涌同志是七都鄉車頭村人。
1950年為七都、車頭、牛山等4鄉;
1956年合併七都鄉;
1958年改為七都公社;
1984年復改七都鄉。

發展狀況

2006年,緊緊圍繞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目標要求,充分發揮村理事會成員和廣大農民民眾的主體作用,以“五通一氣、三清三改、六改四普及”為工作抓手,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全鄉2個新農村“示範點”,建設共投入資金98萬元,用於進村水泥路巷道、自來水、水沖式廁所,沼氣太陽能熱水器等方面的建設。新規劃二處人畜分離點,新建豬、牛欄108間,面積為2660平方米,安裝自來水121戶,沼氣池52座,太陽能熱水器2戶,有線電視68戶。發展支柱產業,培植菸葉育苗50畝,果蔗260畝,大球蓋菇156畝,擴大了曾家村、松江村的傳統產業。

鄉鎮轄區

轄區面積132平方公里,1986年轄14個行政村,77個村民小組,72個自然村,1984戶,11260人(其中農業人口11181人);有山地面積78600畝,耕地面積27569畝,水產養殖面積7000畝。
2003年撤併松江、野源、蒼下、車頭、豐陂5個村委會為松江、車頭2個村委會,撤併後轄11個村委會。2005年轄11個村委會,84個村民小組,3394戶,13613人(其中農業人口12829人);有山林面積78600畝,耕地面積24090畝,水產養殖面積7000畝。

社會事業

七都鄉位於縣城東北部,距離縣城17公里,鄉域面積141平方公里,管轄11個行政村,14356人,耕地24100畝。七都圩鎮原有面貌、基礎設施等比其他鄉鎮要滯後。圩鎮原有新、老街道各一條,主幹道路坑坑窪窪;集貿市場功能弱化;老式民宅、土坯民房比較多,占到比例達30%以上,嚴重影響圩鎮面貌;基礎設施較差;綠化較少,因此以前的七都圩鎮給人的整體感較為落後。
針對七都圩鎮落後的實際情況,七都鄉2015年充分抓住作為市重點建設的小城鎮建設點的契機,對應要求,村鎮聯動,統一思想,多措並舉,最佳化局部,提升整體,強力推進圩鎮建設,改造圩鎮面貌。
鄉黨委、政府明確了工作重點,就是以村鎮聯動,建設美麗鄉村為重心,將全鄉黨員幹部思想統一到圩鎮建設、新農村建設上來。同時,立足實情,聘請了江西師範大學規劃設計院的專業人士對整個七都鄉圩鎮建設進行了高標準的長遠規劃。
圩鎮建設工作量大,任務重,鄉里專門成立了圩鎮建設工作組,抽調精幹人員,明確了每人具體責任,為圩鎮建設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保障。
圩鎮建設所面對的每家每戶切身利益各不相同,難以用完全單一的標準去衡量,為此鄉黨委、政府創新思路,對圩鎮建設幹部合理放權,確保了在規劃標準與每戶家庭利益之間的良好平衡,有力推進了圩鎮建設的進展。

黨建工作

初冬的洋洲村營下自然村黨建基地,正是收穫的好時節,由艾忠、蘇八英兩黨員帶領民眾共同開發南豐蜜桔基地近200畝,黃橙橙的蜜桔掛滿了枝椏,黨員、民眾真忙著收穫喜悅。
該鄉大膽創新黨建工作,拓寬黨建工作載體,深化黨建內涵,推向生產一線,扶貧一線,將黨建工作與產業扶貧、產業基地及“千村萬戶老鄉工程”緊密結合,探索出一條黨建促發展、黨群喜豐收的良性發展的路子。
該鄉始終把黨建促發展作為黨建工作的突破口,在產業促農方面下狠力,成立了產業扶貧領導小組,鄉黨委書記任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以片為單位、以村黨支部書記為村級第一負責人,形成“書記工程”。大力引進產業,主打“千村萬戶老鄉工程”及獨具地方特色的產業,助推黨員能人創業,提供政策、技術幫扶,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成立產業組織,提升產業競爭力,帶動民眾致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