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放河燈

七月十五放河燈

七月十五放河燈是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活動。據傳始於元代末期,經明清兩代漸成規模,其目的由最初的河神崇拜,祭奠河中冤魂,逐步演化為祈福求祥,慶祝豐收。人們更多的是通過放河燈祈求生活富足,遊戲娛樂,聰明的商家還加入廣告宣傳的成分,賦予了這項古老儀式以濃厚的現代氣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七月十五放河燈
  • 地理標誌: 山東 · 泰安 · 岱嶽區
  • 申報日期:2006
  • 遺產類型:民俗
  • 遺產編號:Ⅹ-52
  • 申報單位:岱嶽區文化館
  • 遺產級別:市
河燈製作,民俗現狀,

河燈製作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河燈的製作材料、工藝沒有特別之處,關鍵一點是河燈必須適合在河水中流放,保證河燈在水流中平穩漂流且保持燈火不滅。一開始,人們用西瓜皮作底,棉花作芯,蘸上菜油,點亮後放入河中;精細一 點的則用輕質木料刻成船形,中間點上蠟燭放入水中漂浮而去。河燈工藝有高低之分,過去有店鋪大戶製作的比較精美的船形河燈上亭台樓閣俱全,其上寫有店鋪名號或喜慶詞語,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汶水流長”等以示吉祥。
河燈做好後,人們便等待七月十五的到來。每年農曆七月十五這天的傍晚,放河燈的、看熱鬧的人便早早吃罷晚飯,一齊湧向大汶口西南門外的明石橋橋頭準備河燈竟放。
天漸漸暗下來,人們紛紛點亮河燈,選擇一處水流較平緩的岸邊,將河燈放到水面上,靜靜的佇立岸邊目送自己的河燈隨波逐流,漸漸遠去。一時間,大汶河中水映燈影,燈耀波光,忽明忽滅的燈火似點點繁星,似雙雙明眸在碧波上跳躍,漂移。河岸上,放燈的人們內心滿懷虔誠,默默祝福著河中屬於自己的那盞燈、那顆星、那雙眼睛,能繞過險灘、越過暗礁一直亮到嶄新的明天,達到理想的彼岸。放燈的人中有祈求子女在外平安的老人,有希望老人病體康復的孝子,有盼望丈夫遠行早歸的婦人,有祝福兒女金榜題名的父母,更有祝願早日獲得甜蜜愛情的少女、小伙。總之,一盞燈就是一顆心,就是一個希望。
隨著時代的發展,製作河燈多採用質地輕盈的泡沫塑膠板,加上聲、光、電等手段,樣式古今貫通,上面賀詞也明確表明了製作者的行業、職業以及心愿等等。
當湯湯汶水載著盞盞河燈漂向遠方的時候,正是水與火的相親相擁。這種融合,將人們對親人、對未來的美好希望與祝福送往遙遠的天際,讓天地作證,實現了與日月星辰的永恆。

民俗現狀

大汶河岸邊的人們還繼承著河燈競放的古老傳統民俗,但同其他傳統文化的斷裂現象一樣,大汶口河燈在今天也同樣失去了往日的輝煌。由於受到現代文化的衝擊,河燈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其傳統的民俗內涵正逐漸消失,河燈製作的民間藝人年齡老化非常嚴重,這項古老的藝術面臨後繼乏人的尷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