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劇團

戲曲表演團體。主演秦腔,兼演話劇、歌舞。民國二十八年(1939)七月一日,在中共陝西省委主持下於涇陽縣雲陽鎮(中共陝西省委機關所在地)成立。何純渤 (白衣)、斯曼尼、蘇一萍、黎明等人任負責人,直屬省委領導。主要演職人員有張雲、陳瑞林、屈映明、胡虎林、王群定、王小民,克平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月劇團
  • 類型:戲曲表演團體
  • 領域:藝術
  • 相關人物:張雲
簡介,歷史,

簡介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爆發以後,駐紮在涇陽縣雲陽鎮的八路軍一一五師留守處(實為中共陝西省委機關)為了宣傳抗日,組織民眾,以輕傷員為核心,吸收部分青年學生,編寫節目,開展革命文藝宣傳活動。在雲陽鎮聯保處大院戲摟舞台上舉行了革命文藝節目的首場演出,吸引了千百名民眾,演出了何純渤創作的秦腔節目《戰鬥的十八年》、《大釘缸》,期曼尼創作的秦腔現代戲《新教子》,還有話劇《布袋隊》、《代用品》等深受民眾歡迎。一年多以後,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的生日和“七七”抗戰,省委決定在原來業餘革命文藝宣傳活動的基礎上,成立專業演出劇團,“七月劇團”應運而生。並新增加了董仲良、韓斌、陳光、馬煒、趙紀、衛新等業務人員。演出了《藏舟》、《黃鶴樓》、《花雲帶箭》、《四賢冊》等秦腔傳統劇目。民國二十九年三月底,隨省委機關撤離,劇團也進入邊區活動。五月一日省委在淳化縣南村戲樓上召開紀念國際“五·一”勞動節大會,劇團為大會作了紀念演出。同年秋天,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決定“七月劇團”去延安作慰問演出。接通知後,劇團途經旬邑縣的陽坡頭、雙柳村、槐樹莊、張村驛至富縣、甘泉達延安。一邊行軍,一邊演出,擴大抗日宣傳。

歷史

到達延安後,劇團在給中央和西北工委機關作慰問演出的同時,還在新市場售票,向延安廣大人民民眾演出多場。一天,當衛新代表劇團向西北工作委員會和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周揚匯報工作時,恰巧,毛澤東主席也在場。當他聽到這是中共陝西省委白手起家在蔣管區成立的劇團,又大都是由青少年組成,在民眾中還有了一定影響時,他很高興。並當即請來了中央財經處處長鄧傑,指示給“七月劇團”撥款四千元,予以支持和鼓勵。全團人員受到了鼓勵,隨即在西北工委的領導下,改建為西北劇團。加強了領導,充實了人員,健全了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繼續返回關中分區所轄各地為民眾作宣傳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