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客家人有“拜契娘”的習俗,但是原因截然不同:相傳七星娘娘有七位,自從織女離開後,只剩下六星在一起,由於沒有固定祭祀的廟,所以在神格上屬於“閒神”,平時下凡來游游閒閒。相傳七星娘會抓人小孩,因此八字低的就給她作契子,以保平安。客家人祭祀七星娘時也不用“七娘媽亭”,而是一張印就的“七星娘圖”,以香爐壓住。為子女求七星娘絭的父母須手持杯茭,口念:“紅(白)花枝某姓某名,身體欠安,容易驚嚇,現在要作你的契子,帶你的絭,以後若有遇到,就不要隨便摸他,如蒙允許,請賜一杯茭”。直至七星娘允許“聖杯”為止。
農曆七月初七為七星娘娘千秋;相傳七娘娘是王母的第七掌珠,尊稱為“七娘媽”;神號為“七星娘娘”。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特別是女孩子。
一般相信16歲以下的兒童都受到七娘媽的護佑,所以嬰兒出生滿周歲時即由母或祖母抱到寺廟去祈願,並用古幣、鎖牌、銀牌,串上紅絨線為絭,系在頸上,直到滿十六歲時才在那年的七月初七拿下。
傳說
相傳在每年七夕的時候,
七星娘娘會把凡間滿16歲青少年的
品德修養造冊呈報給
月下老人,月老檢點後,便仔細審察各人的品貌、脾氣秉性,尤其是之間的
緣分,把未婚男女排列組合為最佳
配偶,然後登入婚書。並說月老還要用黏土將每對
情侶捏成泥人,然後用紅線把他們的腳拴上,晾乾後再放入配偶堂,算是完成了任務。於是七星娘娘在中國民間又被稱為
情侶的保護神,保護情侶間能百年好合。
文化
中國民間信仰七娘媽者,皆於七夕此日黃昏供祭。供品有軟粿、圓仔花、雞冠花、茉莉花、樹蘭、胭脂、白粉、雞酒油飯、牲禮、圓鏡。必不可少的還有一座紙紮的七娘媽亭,家有剛滿十六歲者,特供粽類、面線。祭後,燒金紙、經衣、並將七娘媽亭焚燒,無法焚盡的竹骨架丟至屋頂,此稱“出婆姐間”(婆姐,傳即臨水宮夫人女婢),表示該孩童已
成年。胭脂、白粉一半丟至屋頂,一半留下自用,據稱可使容貌與織女一樣美麗。
祈願時一般都會宣誓:“子女如果能順利長大,等到子女年滿十六歲成年時,我一以豬、羊等為供品祭拜,或演戲娛神,或捐款給慈善事業。”等到子女十六歲成年時,就要在七月初七這天還願,從此才算脫離七娘媽的保護,稱為“脫絭”。
家中有十六歲的子女則要做“作十六歲”的儀式,由雙親捧著七娘媽亭(又稱七星亭),立於神案前,年滿十六歲的子女由亮下匍卜穿過,男孩起身後須往左繞三圈,稱“出鳥母宮”,女孩則往右繞三圈,表示“出婆媽”,如此便表示孩子在七娘媽的佑護下,已經長大成人。然後再將七娘媽亭投入火中,奉獻給七娘媽。有些人的外婆家在做十六歲的儀式時還準備衣服、手錶、項鍊、腳踏車等物品,為其男女外孫做十六歲。過去的中上人家在祭拜完七娘媽後,還要設席宴請親友,大肆慶祝一番。台南的開隆宮每年都會為滿十六歲的人舉辦此一儀式,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了。
此外,七娘媽還能授予子女給無子女的家庭,有子女的他則能治子女的病。有許多母親還讓孩子認七娘媽為乾媽,以保佑孩子平安長大。
農業社會時代因為勞力的需要,一般家庭都養育許多子女,為了讓每個子女都平安長大,許多父母將子女送給七娘媽或靖姑娘媽、佛祖等神作契子,祈求神明保佑孩子“好搖飼”。凡給七娘媽作契子的孩童,在七夕黃昏須在門口設供桌準備雞油飯、胭脂水粉、鮮花、刈金、婆姐衣等祭品,並以銅錢繫上紅絲線掛在孩童頸部,稱為“掛志”,此後每年七夕都須拜七娘媽並更換紅絲綿以示“換志”,直到十六歲“脫志”、“出花園”為止。
七娘媽的信仰,在
閩南及客家兩個方言群中又有著不同的傳說。
閩南的傳說中織女的姐姐們由於同情牛、女兩人被王母娘娘拆散,便暗中保佑那兩個孩子,使他們平安健康的長大。由此才發展出七娘媽是兒童保護神的說法。為人父母者,為了能讓神保佑其子女,就把子女送給七娘媽為義子或義女,稱為“拜契”。
台灣民間曾盛行“
成年禮”,子女年滿十六歲時,由父母備豐盛供品,率子女往七娘媽神前
祈福,並環繞七星三圈,父母即將七星投於火中焚化,獻與七娘媽,再令子女匐匍鑽行供桌下三圈,謂之“
供桌”,爬起來即表示成年,亦有
出人頭地之意。
此外,從事布類、車縫女紅等等,皆拜織女娘娘為祖師爺,祈求事業順利。
七娘媽亭是以竹片、和紙糊成,有一層、二層、也有三層,通常與金紙、經衣一併焚燒供獻,此稱“出婆姐間”,表示子女成年。
七味碗是祭祀七娘媽時特有的祭品,乃指七碗不同的粿食或糕點,如湯圓、米糕、雞酒、油飯、桂圓、紅蛋、蓮子、花生等,內容不限。
雞酒油飯是糯米飯、胡麻油、酒、雞等合做的飯,為生育禮俗的特殊食品,如滿月時祭祀孩童的守護神或七娘媽、註生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