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祖德贊為宣傳佛教推行的一種經濟政策,由七戶屬民供養一為僧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戶養僧制
背景,經過,影響,
背景
赤松德贊時期,為宣傳佛教通過立法等形式鞏固佛教地位,規定每三戶屬民供養一僧人,這些即作為三寶的寺院屬民。後考慮到屬民飽受戰爭苦難,供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也為了改善僧人的生活條件及繼承其父弘揚佛教、用佛法和僧人治理世俗事務的政策,赤祖德贊確立了七戶養僧制。據東嘎洛桑烈的《論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載:江浦寺石碑,贊普天子赤祖德贊恩詔,在堆龍江浦地方建寺,立三寶所依處,住在比丘四人,作為寺院順緣之奴戶、土地、牧場、供器、財物、牲畜等一併交代寺院,作為贊普赤祖德贊常川不斷的供養。贊普赤祖德贊以前,佛教雖然擁有奴戶但沒有土地、牧場、牲畜。到了赤祖德贊時期他賜予一些寺院土地土地、牧場、牲畜等。
經過
傾其帑庫以事佛教,命令七戶人家養一位僧人的做法,也直接損害到王公貴族的根本利益。面對的當時已存的各種矛盾,虔心崇佛的赤祖德贊不僅沒有試圖加以解決,反而採取了一系列加劇矛盾的措施。
贊普赤祖德贊將決定王朝軍政大事的核心權力交給僧相闡卡·貝吉雲丹等人,讓一切事物遵循佛教規定,一時間在社會上姦淫、盜竊之事平凡發生。大臣們從百姓那裡徵集來的賦稅,又由贊普轉給僧人寺院,他們的努力工作得不到贊普的認可與表彰,感到前途無望。贊普禮敬信封佛法的普通出家人,卻不會尊重自己長官政權的貴族大臣。普通百姓紛紛出家為僧,為王朝支役納稅的的百姓不斷沒減少。這些問題反映赤祖德贊那裡後,他並不接受,依然我行我素地支持弘揚佛教遮民出家為僧。不信教的世俗大臣們對此不滿百姓則賦稅增多、修造寺廟的加重而叫苦連天。他們首先詛咒這些不事生產,卻衣食無憂的僧人。赤祖德贊下命令,對出家大德等不得已惡指相指,惡眼相視。今後對如此行為之人抉其目,斷其指,對辱罵僧人者割其舌,盜竊法器者,以十八倍的財務賠償。”
影響
赤祖德贊大力弘揚佛教,引起了飽受戰亂的吐蕃民眾強烈的共鳴,順應時代潮流。邀請高僧翻譯佛經,並讓七戶人家供養一位僧人制度固然在文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但是,在人民需要恢復農牧業生產,減輕沉重的經濟負擔時,赤祖德贊卻耗費了大量民力財力,興建寺院、邀請高僧、翻譯佛經等不僅沒有削減百姓負擔,反而深加了人民痛苦,難免會引起廣大下層民眾的不滿。在社會總財富有限,百姓供養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把大量的人財力用作發展佛教事業的,勢必使各級貴族減少收入,乃至增加負擔,從而導致僧俗貴族之間的矛盾,以及貴族與贊普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