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觀新婦隔巷停車

七夕觀新婦隔巷停車

《七夕觀新婦隔巷停車》是唐代詩人陳子良所作詩詞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夕觀新婦隔巷停車
  • 作者:陳子良
  • 來源:《全唐詩》第39卷
  • 類型:詩詞
正文,注釋,賞析,作者介紹,陳子良相關詩詞,

正文

《七夕看新婦隔巷停車》(一作陳伯材詩)
作者:陳子良
隔巷遙停幰,非復為來遲。只言更尚淺,未是渡河時。
來源:《全唐詩》第39卷

注釋

【七夕】傳統節日。起源於漢代。根據史書記載,隋唐(本詩作於隋朝)時期,民間已有七夕拜仙乞巧的習俗。
【新婦】婦,古漢語裡對為人妻者的稱呼。新婦,指兒媳。
【幰】(xiǎn)指:①車上的帷幔。②車。此處取②。
【非復】①不再是。②不像是。
【更】舊時的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
【渡河】借指指織女牛郎七夕相會。
來源:網際網路網友wyy收集整理

賞析

七夕,中國傳統節日。據說這一日,少女或新婚的少婦們會邀約朋友鄰里,舉行“拜織女”的儀式。在月光下放一張香案,案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再插上鮮花,擺上香爐……七月初六夜初更時分,女子們便穿上漂亮的衣服,戴上首飾,來到案前焚香禮拜。由三更至五更,朝天禮拜七次。其間,大家圍坐案前,一面品嘗各色小吃,一面朝著織女星許願。少女們希望心靈手巧或嫁得如意郎,而新婚少婦們,則在乞求早生貴子的同時,辭別自己的少女時代。
很難完全了解,從一位長輩的視角看,當家中的新成員,又一位將在大家庭的未來生活中操持、生兒育女的“婦”人,進行一項與少女時代告別的儀式時,會生出怎樣的感慨。詩里並沒有寫。甚至也沒有一點情感的描述。然而,在白描般簡簡單單的字句中,詩人卻又似乎已經把許多內容,傳達給了讀者。詩意在字外,豐富的情感體驗,自在讀者自己的心中。
來源:網友wyy提供

作者介紹

陳子良,吳人。在隋時為楊素記室。入唐,官右衛率府長史,與蕭德言、庾抱同為隱太子學士。貞觀六年卒。集十卷,今存詩十三首。
來源:《全唐詩》第39卷

陳子良相關詩詞

·《贊德上越國公楊素》
·<賦得妓>
·《入蜀秋夜宿江渚》
·<送別>
·《春晚看群公朝還人為八韻》
·《酬蕭侍中春園聽妓》(一作李元操詩)
·《新成安樂宮》(一作新宮詞)
·<遊俠篇>(一作俠客行)
·<於塞北春日思歸>
·<上之回>
·<詠春雪>(一作陳伯材詩)
·《夏晚尋於政世置酒賦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