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七台,吳起台,升仙台,明皇台,歇鶴台,青崗台,楚王台,鳳凰台,柘城八景,柘溝春水,白塔曉鐘,牛斗雪霽,磚橋古渡,心悶暮鼓,楚台望月,遠襄晴嵐,霸崗煙柳,
柘城七台
吳起台
吳起台位於縣城東15公里起台鎮人民政府駐地。該村有一土丘,高3尺余,是年齡時魏國大將吳起東征時的點將台。舊縣誌載:“吳起台,城東三十里,上有起台寺,相傳為吳起行兵處。”據傳在戰國時期,魏國大將吳起率兵東征伐齊,在此安營紮寨。齊派無鹽娘娘帶兵迎戰,正在兩軍對壘之時,忽報吳母病故。按當時禮節,吳起理應回家治喪,但他以國事為重,急令築台祭奠老母。隨後,他身穿白甲,腰束麻縷,乘坐白龍戰馬前往殺敵,一戰大捷,凱旋而回。吳起死後,當地人們敬其忠孝雙全之義舉,建廟塑像祭奠。佛教傳進中國後,該廟改為“吳起台寺”,亦稱吳起台。明清時期,吳起台寺規模龐大,建築風格獨特,寺內住有僧人數十名,常年香菸繚繞,鐘聲不斷。院內松柏林立,風景幽雅,是我縣古代的風景名勝之一。
升仙台
升仙台又稱老君堂遺址,位於城北13公里的遠襄鎮老君堂村東。該遺址現有一大土丘。相傳,道教始祖老君李耳曾在此講學傳道,隨後騰雲駕霧而往,故名升仙台。清光緒版《柘城縣誌》記載:“升仙台,城北二十里,相傳老子講道於此,上有白雲寺。”升仙台原高大如山,夯土築台。後在台上建老君廟數10間,建設規模宏達,建築風格獨特,院內松柏林立,是當時柘城縣城以北的一處勝景,被列為柘城縣“七台八景”之一。可惜此台在***時被毀,現為一片廢地。
升仙台1979年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定了保護範圍,當地民眾自發重建老君祠堂,敬仰老子之風,日趨興盛。
明皇台
明皇台位於縣城東南12.5公里的洪恩鄉明台寺村。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演兵,後人築台建寺留念。因玄宗諡號明天子,故曰明皇台寺,簡稱明皇台。舊縣誌載:“明皇台,城東南三十里,上有寺,相傳唐玄宗駐軍處。”該台高於四周地表1米,南北長80米、東西寬60米。台上原有廟宇數十間,占地100畝,僧人數十名,院內蒼松翠柏林立,是這一帶較為有名的寺院。寺院建築現已不復存在,但有關明皇台的傳說卻依然在民間流傳。當地民眾自發籌款,在明皇台舊址上建造了廟宇,每逢廟會,便招來周邊鄉(鎮)的商人到此趕會,促進了這一帶的經濟發展。
古人有詩詠明皇台云:
桃李枝穠仲春天,蹊花邀我寺門前。高僧習靜空潭曲,野客徐行落日邊。
鳥囀松間千語巧,月升塔頂一輪圓。童顏可駐參仙訣,藥灶燒丹火正燃。
歇鶴台
歇鶴台位於舊城內。相傳老子乘鶴空游時曾在此歇息,故稱歇鶴台,即錦雞園。《柘城縣誌》對歇鶴台的記載未幾,只留下古詩二首,其中王培有詩云:
城北新秋水色空,青蒲叢畔數莖紅。
淨香生出遊人曠,戲東南葉葉風。
神仙騎鶴幾年來,城上空留弔古台。
祗為登臨高士少,年年風月碧荷開。
青崗台
青崗台又叫青龍寺,是古代民間祈雨祭奠老龍王的廟宇。該台位於縣城東15公里胡襄鎮老龍崮堆村。相傳夏朝冷浞之子再,曾在此築高台,稱弄鬧台。後在台上建老龍寺,敬龍王爺。每逢古會或乾旱,萬民焚香,常有青蛇出洞,傳為青龍下凡救濟萬民,故名青龍寺。舊縣誌載:“青崗台在城東三十里,高四丈余,上有寺。”原寺院建在高台上,上有房屋數十間,前後三節大院,建設規模較大,院內蒼松翠柏林立。建國初期寺院被毀,現存遺址上是廣闊的田地。當地村民自發在遺址上建有小廟3間。
楚王台
楚王台位於縣城西北12.5公里的慈聖鎮後台村。相傳楚漢相爭時,項羽曾在此築台觀演兵馬,故名楚王台。舊縣誌載:“楚王台,城西北二十五里。相傳項羽築之演馬,故名。”古人有詩詠楚王台曰:我愛楚台月,清光知幾許?娟娟分外明,戶戶聞砧杵。
鳳凰台
鳳凰台又稱寶台廟,位於柘城縣城西北18公里的伯崗鎮北王莊村。傳說每逢廟會即有眾多錦衣少女前來朝香,驚動鳳凰翩翩飛來,與之媲美,故曰鳳凰台。舊縣誌載:“鳳凰台在城西三十五里,上有廟,亦名寶台。台高四、五丈,遠看巍然聳峙,鐘聲佛火,自昔稱盛。”可見古時鳳凰台規模之大,香火之盛。***期間寺院被毀,廟址被挖,現僅存直徑約10餘米、高5米的台面,上有兩間民眾自發建造的廟宇。
伯崗鎮人民政府為了發展經濟,將三月二十八日定為寶台廟廟會,引來當地和鄰縣商人進行商品貿易,現已形成一定的規模。
柘城八景
柘溝春水
柘溝春水——今已不存,原址在今北關大街中段農業局家屬院附近。《太平寰宇記》載:“漢柘縣以邑有柘溝也。”《柘城舊志》也說:“柘溝春水在舊城內,環朱襄王廟流”。該水古時長年清沏,每到春天,桃柳夾岸,燕舞鷗游、錦鱗可數,青蒲白筍,競相爭茂。當此陽春煙景,歷任知縣多來此設宴暢飲,觀景娛樂,許多文人留下詩篇。有詩云:
柘溝春水柳如煙,四面堤高積翠蓮。
每向城頭頻極目,半篙新綠打魚船。
白塔曉鐘
白塔曉鐘——據考:白塔寺在今祥和巷中段路北處。舊縣誌載:“宋朝大觀四年(公元 1111年)僧會朗於舊城東南角建立寺院。”寺內建一塔,塔身皆白釉磚,塔頂為八角彩色琉璃瓦,名白塔,寺隨塔名。稱白塔寺。寺內懸一巨鐘,僧晨擊之。聲環全城,萬家皆曉,故有白塔曉鐘之景觀。後人有詩為證:
巍然白塔傍高城,插漢沖霄耀眼明。
忽聞鐘聲寢曉出,萬家塵夢一時清。
牛斗雪霽
牛斗雪霽——縣城北 7.5公里處有牛城集,村裡有一土丘,該處古為磨盤山。傳說每當數九隆冬,大雪封門,常有兩隻金牛到此嬉戲追逐,進行角斗,故改名牛斗山。每當大雪初霧,紅裹素裝,四方豪富,踏銀踩玉,牽著鬥牛到此角斗,賞雪玩景,熱鬧非凡,故牛斗雪霽為柘城八景之一。後有詩為證:
牛斗城畔獨盤垣,懷古情深帶雪看。
玉立崗巒新霽後,無邊風月射人寒。
磚橋古渡
磚橋古渡——磚橋集在縣城東南8公里,惠濟河北岸。此地古為小南集,曾名宋家屯。相傳,上古時候河上修有簡易磚橋,後逢暴風驟雨,河水猛漲,將橋沖塌,僅剩三磚拱立河心。一日半夜子時,有一白髮老翁,倒騎毛驢閉目而過,後人傳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此倒騎毛驢過三磚,遂有磚橋古渡之說。
舊縣誌載: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 1773年)宋姓重修宋家屯五孔磚橋,該橋建造精美,俊巧玲瓏,恰似長虹臥波,又如巨龍出水,行人登橋四望,風景萬千,故為柘城八景之一。有詩云:
波濤洶湧正漫漫,遊子空悲行路難。
賴有磚橋橫古渡,時騎瘦馬看安瀾。
心悶暮鼓
心悶暮鼓——縣城西5公里處有心悶寺。相傳,上古時候該處為某部落酋長之住地,酋長死,後人築寺紀念,名曰肇慶寺。唐肅宗時(公元 756——761年)睢陽(今商丘)被叛賊尹子奇圍困,肅宗派河南節度使張鎬從陳州(今淮陽)率兵救援,夜宿此寺。適逢大雨,河水猛漲,橋被沖斷(今關橋)無法渡河。張鎬心急納悶,一夜之間鬚髮盡白。巧值西南大風,他急中生智,披袍掛甲,擂鼓鳴鑼,聲傳睢陽,賊兵疑為援兵到來,當即撤退,故有心悶暮鼓之說。原肇慶寺亦改名心悶寺。寺址尚有大白果樹一棵。古人詩曰:
極目望旌旗,終霄不成寐。
城頭暮鼓催,縹渺天戈墜。
楚台望月
楚台望月——縣城西北 12.5公里,慈聖鎮所轄韓相魯與後台之間有一土丘。據傳,此高台為楚霸王駐軍點兵之台,名楚台。東漢王嬙,即王昭君(原籍湖北興山縣寶坪村人)在去北國和藩時路徑此台。她登台焚香,衷心祭祖,時值秋風蕭瑟,月光如銀,無限鄉思,紫纖於懷,這便是留傳至今的楚台望月。有詩為證:
登臨猶認楚王台,無復當年歌舞來。
明月不知人已去,蟾宮依舊傍雲開。
遠襄晴嵐
遠襄晴嵐——縣城北15公里處有遠襄集,為遠襄鄉人民政府駐地。相傳,西周伯封舜之後裔遠襄王於此,故得村名。遠襄王酷愛奇花異草,他前後庭院廣植花木。每當雨後天晴之時,百花鬥豔,芳香四溢,王即邀朋請友,來此賞花,故得其名。古人詩曰:
興來何處覓芬芳,景物清幽說遠襄。
最是雨余晴色好,風吹十里百花香。
霸崗煙柳
霸崗煙柳——伯崗鎮的伯崗集南門裡有一土丘,相傳為楚霸王屯兵、點將處。楚漢相爭時,項羽兵敗,退軍霸崗。漢軍追急,在楚軍無計禦敵之時,忽然颳起暴風,風吹柳絮,滿天飄舞,如煙如霧,障人耳目,雙方無法交鋒,漢軍只得鳴鑼息鼓,楚軍倖免一場慘敗,故得霸崗煙柳之說。古人詩曰:
八千子弟不還鄉,逐鹿伊誰佐霸王。
絕代雄圖隨逝水,只余煙柳滿高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