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半導演

七個半導演

《七個半導演》是當代作家趙荔紅創作的文集,首次出版於2022年6月。

在一百多年的電影史中,誕生的導演多不勝數,而卓別林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伯格曼布列松侯麥羅西里尼希區柯克是其中繞不開的八個名字。作者選擇這八位傳奇導演作為評論對象,對於他們的個人生活簡史和電影作品做了縱深的評述,讀之可了解導演們的藝術人生,亦可獲得鑑賞經典影片的指引。該書從導演延至作品,既可看作一部人物傳記合集,又可看作一份影片推薦指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七個半導演
  • 作者:趙荔紅
  • 文學體裁:文集
  • 首版時間:2022年6月
  • 字數:29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七個半導演》是一部電影導演評論文集,散文家、電影學者趙荔紅選取世界上的八位導演:卓別林、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伯格曼、布列松、侯麥、羅西里尼、希區柯克為評論對象,對八位導演的個人生活簡史和電影作品做了縱深的評述,既根基於對現實生活的透徹理解、紮實的文學藝術理論、電影史以及電影美學理論,同時具有作者本人的主觀判斷:作為一個散文作家,講究修辭,看待電影文本有其獨特的眼光和視角。有意思的是,該書之所以名為《七個半導演》,是因為作者喜歡的希區柯克只能算半個,希區柯克影片的懸疑性、故事性吸引了作者。

作品目錄

人性的,最人性的——卓別林及其電影世界
無法解釋又千真萬確——塔可夫斯基的電影
小津安二郎的十個關鍵字
伯格曼的怕與愛
布列松是個例外
侯麥眼中的中產階級女子
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評羅西里尼的一個視角
無人揭開的懸念——希區柯克的電影手法
後記

作品鑑賞

《七個半導演》對20世紀的8個導演的電影作品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分析,讓讀者對電影這門藝術有了全新認知。任何一門藝術,要成為獨樹一幟的大師,必須要有自身的特點,要有思想性,沒有思想,徒有技藝,就只能做一個技術家。《七個半導演》中的卓別林、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伯格曼、布列松、侯麥、羅西里尼、希區柯克,每個導演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師,他們具有的獨特風格,永遠定格在觀眾心中。
趙荔紅在這本書中,抓住每個導演的獨特風格:她呈現卓別林電影中複雜而豐富的人性,分析比照“夏爾洛”與“凡爾杜”的形象及其關聯,她寫道:“卓別林所有的技藝手法、電影語言,全部根植於生活土壤。生活世界中的人,街市上行走的人,充滿煙火氣的人,是他一切創作的源泉。眾生芸芸,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幽微、深刻而單純的人性,只有人的世界能令卓別林永遠感到新奇、深深迷戀。”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是“無法解釋又千真萬確”,她呈現其電影的獨特元素,諸如火、雨、詩歌、繪畫,三位一體,解析電影想傳達的鄉愁、恐懼與犧牲;關於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她用十個關鍵字總結其特點:風格、流動、留白、明朗、人情、物情、嫁女、瓦解、孤獨、空無;她深度分析“伯格曼的怕與愛”,呈現現代人的焦慮不安、孤單隔絕,以及對家園對愛的極度渴望;布列松是導演中的導演,她通過作品分析其電影的藝術特色與獨特風格,對現代社會的見解;她敘述侯麥電影裡中產階級女子的心理世界及精神樣貌;她比較分析羅西里尼的《德意志零年》和《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她呈現希區柯克的一些電影手法,諸如,麥格芬、不祥的樓梯,等等。
螢幕上呈現的幻象,有時更接近真實,能深入表達人性的複雜,能呈現社會現實之種種,能記錄歷史與時間的流逝,能傳達導演及觀眾對世界的認知,以及人類對真理的孜孜探求。《七個半導演》是一本電影評論,通過敘述導演及其作品,呈現了不同時期電影的發展;它同時還是一部文學作品,趙荔紅說:“我的電影書寫,也是一種再造。”她的文字細膩生動,卻不失精確深刻,她試圖通過對導演及電影作品的解析,思考現代世界中人的處境。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9月27日,《七個半導演》入選“持微火者·女性文學好書榜”2022年秋季書單。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七個半導演》
2022年6月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978-7-5598-4868-0

作者簡介

趙荔紅,散文家、電影評論家。著有散文隨筆集《回聲與倒影》《最深刻的一文不名者》《宛如幻覺》《意思》《世界心靈》《情未央》等,電影評論集《幻聲空色》《七個半導演》,主編有《中國書寫:二十四節氣》(與龐培合著)《假如聽到喵喵叫》(與周曉楓合著)。曾獲紫金·《雨花》散文獎、林語堂散文獎等。現居上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