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據《汕頭大事記》載:1969年7月28日上午10時半,第三號
強颱風在
汕頭沿海登入。汕頭、
澄海、
潮陽、
南澳等縣,最大風力達18級,平均風力在12級以上。
這次颱風正值
大潮期,風、潮、雨交加,汕頭市區
海潮急劇上漲,全市受浸,水深2.3米,郊區及各縣地勢較低的地方水深4米左右。據統計,汕頭全區死亡894人;受浸水稻42萬畝,其他作物45萬畝;崩塌民房141025間,倉庫、工廠3502間;崩決堤圍316540米。
傷亡
在這場災難中,
牛田洋也成了受災的重中之重。1969年7月28日,牛田洋人還沉浸於
荒灘變陸地、鹹地種
莊稼的喜悅之中,一場汕頭歷史罕見的12級以上強颱風挾
天文大潮的海嘯狂襲而來,為堵住海堤62處決口,官兵與學生手拉手組成人堤,高喊著“人在堤在”、“人定勝天”的口號與颱風進行較量。但由於風大浪高,大堤決口無法堵住,當海水衝進牛田洋,553名官兵與學生護堤捐軀。
當年的倖存
大學生之一,原
汕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黃贊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當時剛調防的部隊對
潮汕潮汐、風暴的自然災害處置經驗不足。他對當日風摧屋傾、瓦片紛飛、積水齊腰的景象記憶猶新,幸好憑藉對周邊地形的熟悉,他才能帶著另外幾名學生從現場僥倖撤退。而記者在採訪其他當事人或親屬時,也聽聞了種種驚心動魄的故事。其中,有一位“牛友”當年在被沖入海里時,幸運地攀住了一張在水中漂泊著的木床,並找到一瓶能驅寒保暖的
米酒,這才保住了性命。後來他們在風雨中漂流到了
揭陽,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