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盧溝橋》是楊克山、崔開璽於2009年共同創作的一幅畫作,現收藏於中國美術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七事變·盧溝橋
- 作者:楊克山、崔開璽
- 創作時間:2009年
- 規格:220×400cm
《七七事變·盧溝橋》是楊克山、崔開璽於2009年共同創作的一幅畫作,現收藏於中國美術館。
盧溝橋 古城 宛平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640米,南北寬320米,城池總面積約20公頃。城牆高7.18米。城牆基礎為六層條石,牆身內部以黃土和碎石築實,外面以城磚包砌,城牆頂上鋪砌面磚三層。城牆四周外側有垛口、膝望孔、射眼,每垛口都有蓋板。城有東、西兩座城門,東為“順治門”,西為“威嚴門”。是七七事變的歷...
" 七七事變"又稱 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夜,駐豐臺日軍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蹤”(後自行歸隊),要求進入宛平 縣城搜查,遭到中方嚴辭拒絕。8日晨,日軍向駐守在宛平城、盧溝橋一帶的中國軍隊發動攻擊,中國第29軍37師110旅219團官兵奮起自衛。8...
七七事變·盧溝橋 《七七事變·盧溝橋》是楊克山、崔開璽於2009年共同創作的一幅畫作,現收藏於中國美術館。作品影響 該作品為“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重要展覽 2009年9月22日,該作品在中宣部、文化部、財政部主辦、中國美術館承辦的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覽中展出。
《正面戰場·七七事變》是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戴守義、秦德純。內容提要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深夜,日本侵略軍向我宛平縣守軍開火,遭到我第二十九軍的堅決還擊,這就是震驚世界的七七盧溝橋事變。盧溝橋反侵略的槍聲,吹響了中華民族抗日的戰鬥號角,由此展開了偉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的...
盧溝橋抗戰紀實 盧溝橋抗戰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親歷 七七事變前的形勢/何基灃等 七七盧溝橋事變經過/秦德純 盧溝橋事變始末/王冷齋 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金振中 南苑戰鬥/孫家驥 北平突圍的事實/劉汝珍 揮淚告別盧溝橋/洪大中 冀東保全隊通縣反正始末/張慶余 七七事變後實況/張克俠 不可思議的預告與事件的爆發/〔日〕...
《七七事變》是2005年8月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立波。編輯推薦 致喜愛本書的讀者閱讀《細節見證歷史·抗日戰爭》叢書的四個關鍵字:歷史的細節——沒有細節的歷史就如同聽不到心跳的標本。所以我們追求歷史的細節,並力圖與你一起透過細節,去感知和觸摸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忘卻的歷史——既艱苦卓 越...
《七七事變》是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的歷史題材戰爭片,由吳桂苓、吳京安、李法曾、杜志國、鄭邦玉、鄭繼勇、周寧朝等出演,於1995年上映。該片講述了1937年,日軍發動“七七事變”,駐守宛平的29軍奮起反抗,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以身殉國的故 事 。劇情簡介 1937年北平籠罩著日本侵略者軍事威脅的陰雲。軍長...
“九·一八”事變後國難當頭,方大曾以相機和文字為武器,為抗日救亡而奔走,留下了很多反映抗日題材的攝影作品,有《日軍炮火下的宛平城》、《奮勇殺敵的二十九軍》等。被公認為是中國抗戰“第一照”的作者和 “七七事變”報導第一人。范長江與方大曾,一位 擅長文字,一位擅長攝影,被譽為中國新聞史上的“...
史稱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著名的“最後關頭”演說和《對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指出“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我們只有犧牲...
金振中(1902-1985),河南省固始縣人。盧溝橋事變時駐守盧溝橋和宛平城的前線指揮官,時任第219團3營營長。從7月8日至7月11日,金振中率領全營官兵,擊退了日軍5次進攻,保衛了宛平城和盧溝橋。他身受重傷,被迫到後方醫院治療。傷愈後他又重返抗日戰場,成為英勇殺敵的抗日英雄。人物生平 金振中,又名金靄如,...
宛平城是中國華北地區唯一保存完整的兩開門衛城,同時也是七七事變的歷史見證。1961年3月4日,包含宛平城在內的盧溝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為防止李自成起義軍進入北京,在盧溝橋東建立橋頭堡,用於軍事防禦,稱“拱北城”。清朝時期,拱北城改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