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脾積丸

丁香脾積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吳直閣諸家名方)。具有消食散滿,和胃降逆之功效。主治丈夫、婦人、小兒諸般食傷積聚,胸膈脹滿,心腹膨脹,噫氣吞酸,宿食不化,脾疼翻胃;婦人血氣刺痛。

基本介紹

  • 名稱:丁香脾積丸
  •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吳直閣諸家名方)
  • 組成:丁香、木香、皂莢、青橘皮、莪術、三棱、高良姜、巴豆
  • 功用:消食散滿,和胃降逆
  • 主治:丈夫、婦人、小兒諸般食傷積聚,胸膈脹滿,心腹膨脹,噫氣吞酸,宿食不化,脾疼翻胃;婦人血氣刺痛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使用注意,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丁香、木香、巴豆(去殼)各半兩(15g),皂莢(燒存性)三大枚,青橘皮(洗)一兩(30g),莪術三兩(90g),三棱、高良姜各二兩(60g),以上同用米醋一升,乾瓷瓶內煮乾,莪術、三棱、良姜,並乘熱切碎,同焙乾。

用法用量

上入百草霜三匙,同碾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麻仁大。每服五丸、七丸至十五丸,二十丸止,食傷,隨物送下;脾積氣,陳橘皮湯送下;口吐酸水,淡薑湯送下;翻吐,藿香、甘草湯送下;丈夫小腸氣,炒茴香酒送下;婦人血氣刺痛,淡醋湯送下;嘔逆,菖蒲湯送下;小兒疳氣,史君子湯送下。更量虛實加減。如欲宣轉,可加丸數,五更初,冷茶清送下。利三五行後,以白粥補之。

功用

消食散滿,和胃降逆。

主治

丈夫、婦人、小兒諸般食傷積聚,胸膈脹滿,心腹膨脹,噫氣吞酸,宿食不化,脾疼翻胃;婦人血氣刺痛。

使用注意

孕婦不得服。本方巴豆劇毒,不宜久服。

附方

名稱:丁香牌積丸
組成:丁香、木香、巴豆霜、高良姜(醋炒成醋煎)各一錢七分,三棱、蓬莪術各一錢,青皮一錢五分,皂莢一片(燒灰仔性),白草霜一匙
用法:每服二三十丸,熟湯送下
主治:牌積腹滿
出處:《沈氏尊生書》
功用:健脾攻積
製法:研為細末,水煎米糊為丸,如麻子大
名稱:丁香牌積丸
組成:丁香、木香各三錢,三棱(去皮毛,煅)、蓬莪術(去皮炒)、神曲(炒)各七錢,青皮、巴豆霜、小茴香(炒)、陳皮各五錢
用法:研為細末,醋調神曲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生薑湯送下
主治:脾積腹滿
出處:《六科準繩》
功用:健脾攻積
名稱:丁香牌積丸
組成:三棱(去毛,醋浸,煨)、莪術(去皮土,制)各五錢,丁香、木香各五錢,青皮(去瓤)、烏梅(燒存性)、豬牙皂(燒存性)各三錢,巴豆(去殼取肉)四十九粒
用法:上為細末,醋調神曲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原物湯送下
主治:痘中傷食
出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名稱:丁香牌積丸
組成:皂角(燒)一兩,青皮半兩,三棱二兩,莪術三錢,丁香半兩,麥芽(炒)三錢,砂仁半兩,青黛一錢,巴豆三七粒(去油)
用法:上為末,烏梅肉搗糊為丸,如麻子大,空心飯飲吞下,茶清亦可,每日三次
主治:一切積氣,腹肚堅脹,不進飲食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二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名方類證醫書大全》:“治諸般食積氣滯,胸膈脹滿,心腹刺痛。丁香、木香、巴豆(去殼)各半兩,皂莢三大枚(燒存性),青橘皮(洗)一兩,莪術三兩,三棱、高良姜各二兩。以上同用米醋一升,乾瓷瓶內煮乾,莪術、三棱、良姜,並乘熱切碎,同焙乾。上入百草霜三匙,同碾為末,麵糊丸如麻仁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止,脾積氣,陳皮湯下;口吐酸水,淡薑湯下;嘔吐,藿香甘草湯下;小腸氣,炒茴香酒下;婦人血氣刺痛,淡醋湯下;嘔吐,菖蒲湯下;小兒疳氣,使君子湯下。此藥以五更初服,利五行後用白粥補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