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玲下崗創業,學習繼承祖傳技術手工空心掛麵,壯大了湯陰縣食品工業,拉長了農業產業化鏈條,還為部分農村婦女開創了一條致富門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金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南省湯陰縣宜溝鎮蘆勝街村
- 出生日期:1960年6月
- 主要成就:提升了“手工空心掛麵”這一傳統歷史名牌
人物生平,個人生活,創業初期,創業中期,
人物生平
丁金玲,女,1960年6月出生,河南省湯陰縣宜溝鎮蘆勝街村人,萬盛源劉氏手工空手掛麵第七代傳承人,1998年下崗後回鄉創業,她下崗不失志,依託祖傳手藝,投資500餘萬元,創辦了安陽市萬盛源食品有限公司。1998年,公司固定資產800萬元,下轄有機強筋小麥種植基地、手工空心掛麵加工廠、石磨麵粉加工廠、生豬養殖場,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農業產業化循環產業鏈,帶動農民進行種植加工150餘戶,年產值3000萬元,利潤100餘萬元,為農民增加收入500多萬元。不僅搶救、弘揚、提升了“手工空心掛麵”這一傳統歷史名牌,壯大了湯陰縣食品工業,拉長了農業產業化鏈條,還為部分農村婦女開創了一條致富門路。
個人生活
創業初期
1998年10月,38歲的丁金玲從湯陰一家銀行下崗了,下崗之初,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都快四十歲的人了,幹了多半輩子,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來源和依靠,為此,她愁的夜不能眠,茶飯不思。下一步該如何辦?是求人托關係重新找個工作?困難重重;是少投點資,做個小生意?1998年普遍是生意難做。無奈之下,選擇了學習繼承祖傳技術,做手工空心掛麵。丁金玲的婆家過去曾是宜溝鎮有名的掛麵世家,但隨著老一代人的下世,加之手工空心掛麵工藝複雜,勞動強度較大,投入多,產出少,年輕人多不願意再做這項營生,丁金玲下崗後,就選擇了這條艱難的創業之路,她找來了一個親戚、一個鄰居,三個女人一台戲,開始了最初的創業之路,每天天不亮,她們三個女人頂著刺骨的寒風趕到掛麵作坊開始一天的勞作,每天晚上六七點鐘才能遲遲收工回家,做為廠長,她每天還要比另外兩位員工早去半個小時兌料,每天下班後晚半個小時用人力平板車往家拉掛麵,經過一個冬天的辛勤緊張勞作,由於劉氏手工空心掛麵產品牌子正,面柔韌,味可口,特別適合老年人、兒童食用,適宜做春節探望親友之禮品,掛麵銷售情況看好,當年盈利2000餘元。看到自己的勞動所得,丁金玲十分高興,父母也誇她:“中,能顧住自己,這就行,比上班強”。丁金玲第一次品嘗到了創業的甜頭。
創業中期
2004年春天,丁金玲迎來了她事業發展史一次難得機遇,她用自己的住房作抵押從信用社貸款10萬元,又籌資60多萬元,創建安陽市萬盛源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占地1200平方米,廠房40餘間,400多平方米,員工從過去6人增加到20餘人,年生產能力達到40萬斤,不僅擴大了生產規模,她還引進了掛麵中低溫烘乾設備,從此結束了過去陰雨天不能生產掛麵的歷史。2010年,她又投入資金500餘萬元,新上500畝有機強筋小麥種植基地,石磨麵粉加工項目,生豬養殖項目等,進一步拉長了產業鏈條,帶動了更多農民增收致富。在注重生產的同時,丁金玲還十分關注村裡的老人,每年春節還為村里80歲以上老人送去一份長壽麵,以表達空心掛麵人的實心和愛心。2007年萬盛源手工空心掛麵被評為河南省首批“老字號”,2008年被列入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被評為湯陰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2010年來,她本人也多次被評為湯陰“十佳優秀農民”,市縣三八紅旗手。其事跡先後被新華社、河南電視台、河南日報、安陽日報、安陽電視台、湯陰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報導,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丁金玲信心很足,她正在籌劃推出新的制面項目,向著她既定的“面王”目標逐步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