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莊李家大院景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創建,由五個院落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莊李家大院
- 地理位置: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
景區規格,創建歷史,
景區規格
丁莊李家大院坐南向北,由一條東西巷道把整座大院分為南北兩排,南排由東院基址、一號院、二號院、三號院、四號院、五號院組成;巷道自東向西設巷門和三道門;北排由六號院、七號院、護院、八號院、九號院、西院組成;整座大院共有十二座獨立的四合院組成,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89.4米,南北寬34.5米,占地面積3084平方米。整體布局完整,這是稷山縣現存民居中體量較大,保存較好的一處民居建築群,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晉商大院的繁華景象,是研究晉商大院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
護院位於七號院與八號院之間,坐南向北,大門面寬一間,深三椽,單檐硬山頂。前檐下通雀替平雕雙龍團壽,中辟板門,鼓式柱礎,線刻卷草圖案。大門兩側各跨耳房一間,深二椽,單檐硬山頂。穿過大門,正南設二進門,屋頂為磚雕仿木結構,前檐下施磚雕斗拱3攢,中辟一磚券門洞,門額上嵌“凝瑞居”磚匾額。
丁莊李家大院三號院,據梁脊板題記載,由宅主李枝秀、李士秀兄弟兩人於清嘉慶二十年建。院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南北長17.6米,東西寬11.3米,占地面積192平方米。由南廈,東西廂房和南房組成,整體保存較好。東西廂房皆面寬四間,深一椽,單坡硬山頂,西廂房北盡間闢為該宅院大門。南廈面寬一間,深二椽,單檐硬山頂,東、西、南三面檐下露明。南房為主房,面寬三間,進深二椽,單檐硬山頂。屋內梁架結構為三檁無廊式架構,大梁前出頭,無斗拱裝飾。明間和東次間皆裝六抹六扇隔扇門,西次間隔扇門已改制,現砌檐牆破格子窗。明間走馬板楷書“溫柔敦厚”字樣,明間金柱柱礎為八稜體,線刻團壽和祥雲圖案。天井上方設鐵罩封護整個內院。
創建歷史
丁莊李家大院四號院,據梁脊板題記載,由宅主李枝秀、李士秀兄弟兩人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創建。院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南北長17.6米,東西寬14.2米,占地面積250平方米。大門設於北牆正中,面寬一間,深二椽,單檐硬山頂,前檐下施垂花柱二根,通雀替平雕纏枝蓮紋,中辟板門二扇,兩側置門枕石獅一對。後檐兩金柱間裝六抹四扇隔扇門,走馬板上楷書“最樂堂”字樣。東西廂房皆面寬三間,進深一椽,單坡硬山頂,明間辟板門,前設涼門,兩次間破格子窗。南房為主房,面寬四間,進深二椽,單檐懸山頂,灰筒瓦覆蓋,菊花雕飾脊筒。屋內梁架結構為三檁無廊式架構,頂部設木隔層,用於庋藏雜物,東盡間闢為便門。天井上方設鐵罩封護整個內院。
丁莊李家大院五號院,據梁脊板題記載,建於清鹹豐五年(1855)。院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南北長17.6米,東西寬13.7米,占地面積241平方米。由大門,東西廂房和南房組成,整體保存較好。大門設於北牆正中,面寬一間,深二椽,單檐硬山頂。前檐為磚雕仿木構,後檐為木架構。中辟板門,門額上嵌“敦本”石匾額,板門兩側嵌石楹聯一幅,上聯“遵東魯雅言詩書執禮”、下聯“法西漢明詔孝弟力田”,後檐兩金柱間裝六抹四扇隔扇門,走馬板上陽刻“慶有餘”字樣。東西廂房皆面寬四間,深一椽,單坡硬山頂。南房為主房,面寬五間,進深二椽,單檐硬山頂。屋內梁架結構為三檁無廊式架構,大梁前出頭,前檐平身科施裝飾性斗拱3攢,檐柱柱頭均有砍斜。明間設板門,次間破檻窗,兩梢間闢為東西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