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蔭(清末民國初學者)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丁祖蔭(1871-1930),原名祖德,字芝孫,一作之孫,號初我,初園居士,又號一行。江蘇省常熟縣(今市)城區人。少年就讀江陰南箐書院,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庠生。中國近代知名官吏、學者、藏書家、文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祖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介紹,著作,評鑑,

介紹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與曾樸、張鴻、徐念慈、殷崇亮等成立中西學社。1897年創辦中西蒙學史,首開縣內新學,並任教數年。1903年創辦《女子世界》月刊 ,兼主編,伸張女權。宣統中被選為江蘇省咨議局議員,並在常熟獨自出資開辦丁氏國小。1904年在滬創辦《小說林》社。後歷任常昭勸學所總董、海虞市自治公所總董、江蘇省咨議局議員等職。1911年辛亥革命後,任常熟民政長、知事(均為今縣長)。辛亥初秋常熟、昭文兩縣遭受嚴重水災,殃及27鄉鎮,20餘萬人遭災,災情延至次年即民國元年(1912年)。時鄉區發生農民聯合抗租鬥爭,遂主張“彈壓”,捕殺大義地保李同、王莊千人會領袖周天寶。民國二年(1913年)調任吳江縣知事,亦以“嚴治”著稱。對兩縣水利、教育、漕賦、司法等,多有興革。國民政府當局頒給金鶴獎章,保升道尹,後因病辭歸。素擅文翰,家富藏書,藏書處名“緗素樓”。收善本古籍數萬卷。所得多來自於趙氏“舊山樓”、莫氏 “銅井文房”舊藏,其中精品頗多,如明刻《古今雜劇》,該書經趙琦美手抄,歷錢謙益、季振宜、黃丕烈、錢大昕等人收藏過,為海內孤本。還有顧千里校勘本、黃丕烈點校本、趙琦美手抄本等;家藏抄本頗多,見於文獻記載的達20多種,稿本也有近50種。

著作

編纂《丁氏書目》2冊。刻書多種,有《虞山叢刻》14種、《虞陽說苑》32種、《松陵文牘》、《虞陽說匯》、《逸史》等。過世後,藏書陸續散出,當代藏書家潘景鄭得其書不少。撰目錄書籍有《常熟藝文志》、《常熟金石志》、《常熟舊志列傳目稿》等。民國六年(1917年)參與重修《常昭合志》(清雍正四年(1726年)將常熟縣析為常熟、昭文兩縣,辛亥革命後兩縣合併,仍為常熟縣),出任總編纂,但未竟而歿。
1930年12月因病在蘇州逝世,終年僅59歲。畢生從事常熟地方文獻的蒐集整理,著有《丁芝孫日記》、《一行小集》、《松陵文陵》、《河東君軼事》、《初我日記》等。

評鑑

附:丁祖蔭《春初視察東南鄉災況有感》詩:
兵荒民瘼兩顛連,患難家鄉一系肩。
歲在初元多世變,縣猶常熟幾豐年。
青山歷歷誰為主,赤子啾啾欲問天。
休羨河陽花滿樹,東郊尚有未耕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